千倍百倍幣,居然收益都比不上它?

千倍百倍幣,居然收益都比不上它?

在幣圈流傳著各樣的造富神話,其實最掙錢的並不是個人。虛擬幣交易所才是最掙錢的存在,以前我只知道交易所掙錢,直到我搞清楚另一件事後,我才發現交易所真特麼掙錢!

千倍百倍幣,居然收益都比不上它?

用過錢包轉賬的朋友都知道,每次轉賬需要扣除一定的礦工費,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手續費,這筆錢也是保證礦工會維護好系統安全的基礎。

每次轉賬根據Gas(小費)的不同,轉賬速度會有差異,一般轉賬會收取0.01%-0.5%之間不等,當你轉賬越多,礦工費就會達到一個臨界點,比如轉賬10個BTC需要0.001BTC,轉賬超過10BTC後,手續費一樣也是0.001個BTC。

>>>>在交易所的買賣,也有臨界點嗎?

答案並不是,交易所只有一個固定手續費,比如火幣是0.2%,OK是0.2%,幣安是0.1%,B1也是0.1%。

當我們用錢包轉賬1000個BTC,手續是0.001個,但是在交易所買賣1000個BTC,手續費卻是1個,手續費相差了1000倍,如果買得更多,那手續費相差就更大了。

這也是我當初一個鬱悶的點,難道交易所的幣幣交易,和錢包的交易不同?答案還真是不一樣。

錢包一般分為3種:

1、全節點錢包

2、輕節點錢包

3、中心化錢包

全節點錢包保存了所有完整交易信息,需要電腦花費100多G來儲存。很像電腦的硬盤,必須一直插在電腦上,隨時和電腦數據互通。

輕節點錢包只保存了與自己相關信息的錢包,只需要30MB,就和一個APP大小差不多,但是要使用輕節點錢包,必須聯網後鏈接到全節點錢包與系統數據互通。

就像U盤,攜帶方便,體積也小,但是要使用的話,就得插在電腦上,單獨存在是沒辦法互通數據。

而交易所的錢包是中心化錢包,也要依附在全節點錢包上與系統數據互通。整個交易所的錢包是全節點錢包,但交易所內,比如各個用戶的錢包是中心化錢包。

中心化錢包能夠秒到賬,所以我們在交易所內買賣BTC都是秒到,還不需要手續費。

那交易所收我們的手續費是什麼?其實他收的的是“運營費”或“管理費”,他作為一箇中間方幫你保管比特幣,還提供和別人交易,你是不是得意思意思?

千倍百倍幣,居然收益都比不上它?

區別就出來了,本來中心化錢包不收手續費,現在交易所要收手續費,那收到的手續費就進入了交易所的腰包。

>>>>它一天能收多少手續費呢?

這是非小號上查到的,24小時交易量排名前三的的交易所,取平均100億每天,手續費取0.1%,那麼交易所一天的利潤是100億*0.1%=1000萬

一年下來1000萬*365=36.5億

千倍百倍幣,居然收益都比不上它?

而這些錢,都是溜進自家腰包,這簡直就是造錢機器啊!是不是有點像當初國名老公的意思。

王*聰: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沒有錢,反正沒我有錢。

交易所:我不需要購買XX幣來增長財富,因為我就是財富。

當我們還在討論某某幣時,人家已經開上交易所了。不過你以為開交易所的人就快樂嗎?你錯了朋友,他的快樂~你想象不到。

千倍百倍幣,居然收益都比不上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