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吉爾吉斯斯坦」愛的共鳴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吉爾吉斯斯坦的電影產業

歷經兩個“黃金”時期:

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

世界電影屏幕

上演了“吉爾吉斯電影奇蹟”;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

吉爾吉斯斯坦的電影產業重煥青春,

以純電影形式拍攝的影片,

在最負盛名的電影節上,

讓眼光挑剔的觀眾都興奮不己。

如今,吉爾吉斯斯坦電影產業

開始恢復其優良傳統,

吉爾吉斯斯坦的影院蓬勃發展。

聚焦吉爾吉斯斯坦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王培珂/攝

今日下午,

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

聚焦單元“聚焦吉爾吉斯斯坦

文化交流活動在萬達茂影城舉行。

來自該國的參賽參展主創代表

與媒體、觀眾見面,

向大家介紹了

此次電影節參賽參展影片內容。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王培珂/攝

此次電影節,

吉爾吉斯斯坦帶來了

《夜間故事》《父親的遺願》

兩部參賽電影和

《天堂之下》《納濟克公主》《找媽媽》

三部展映電影,

展現了吉爾吉斯斯坦電影製作者

對愛、善、救贖等主題的思考。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競賽影片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夜間事故》

一位 70 歲的老人駕駛汽車撞倒了一個年輕女孩。自此,兩個人之間開始產生感情。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導演:捷米爾別克•比爾那扎諾夫

1965 年 8 月 22 日在納倫市出生。1987 年至 1988 年期間,在納倫州音樂戲劇學院工作。1988 年,考入阿拉木圖茹爾格諾夫國立戲劇藝術學院導演系。1993 年捷米爾別克 • 比爾那扎諾夫完成學業,開始在“吉爾吉斯電影”國家電影製片廠工作。2001 年,成立了塔扎爾電影公司;2006 年,與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薩德克·舍爾-尼亞茲一起成立了Aitysh電影公司。自 2010 年起,捷米爾別克依託塔扎爾電影公司,開設導演培訓班。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父親的遺願

作為一名移民在美國生活了 15 年後,阿扎特飛往吉爾吉斯斯坦去老家所在的村子。他的父親穆拉特一年之前在美國去世。臨終前唯一的心願就是還給他欠村民的錢。穆拉特的弟弟喬羅以及他們的親戚很久以前就離開了村子。一天,因為穆拉特而坐牢的喬羅回到了村子,關於穆拉特的遺願最重要的問題被發現……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導演:巴基特•穆庫爾 & 達斯坦•扎帕爾•烏盧

巴基特·穆庫爾是吉爾吉斯斯坦演員和電影導演。吉爾吉斯共和國電影工作者聯盟成員。吉爾吉斯共和國榮譽藝術家、澳大利亞亞太銀幕學會成員。

達斯坦·扎帕爾·烏盧是吉爾吉斯斯坦電影工作者。曾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授予榮譽證書,是澳大利亞亞太銀幕學會成員。

《父親的遺願》由巴基特·穆庫爾和達斯坦·扎帕爾·烏盧共同執導,這是他們的導演處女作,該影片入圍亞太影展最佳電影劇本獎。

展映影片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天堂之下

克里姆和阿曼兩兄弟在採石場採石做墓碑。哥哥克里姆靠毒品交易輕鬆掙錢;弟弟阿曼想要建一座房子和溫順的薩爾塔娜特生活在一起。然而,薩爾塔娜特卻和哥哥克里姆相愛,但克里姆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她去了城市。兩兄弟的父親去世了,薩爾塔娜特因為懷了克里姆的孩子想要自殺。阿曼埋葬了父親,他救了因為羞恥而尋死的薩爾塔娜特,並向她求婚。從城市過來的克里姆接受不了這些變化,他非常嫉妒和憤怒……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導演:達爾米哈•蒂勒普伯根

1967 年出生于吉爾吉斯斯坦。她從事的工作包括詩歌、新聞業、紀錄片和電影。她最新執導的故事片《天堂之下》在加拿大、俄羅斯、孟加拉國、哈薩克斯坦及印度的電影節上展映,並獲得印度電影節“最佳亞洲影片”和“最佳男演員”兩個獎項。2015 年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天堂之下》獲得評委會的讚賞,被評為“最佳故事片處女作”。蒂勒普伯根還是中亞 PEN 組織的現任會長。她積極通過寫作和電影展現未被聽到的聲音。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納濟克公主

在風景如畫的伊塞克湖岸坐落著一個小村莊。七歲的女孩納濟克和她的媽媽魯米亞生活在這裡。在蘇維埃帝國土崩瓦解之後,大家在這個遙遠的山區艱難生存。只有納濟克繼續生活在自己創造的虛幻的童話世界裡。這從她的繪畫中可以反映出來。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導演:薩利耶夫•葉爾金

吉爾吉斯共和國畫家以及榮譽文化活動家。1975 年,畢業於伏龍芝藝術學院;1981 年,畢業於蘇聯國立電影學院。1988 年,獲得蘇聯美術家協會獎學金。1988 年起,成為蘇聯美術家協會會員。擔任一系列電影:《白輪船》、《陷阱》、《暴雨》、《邁梅爾》,以及電影雜誌《克列格奇》的藝術指導,並擔任很多動畫片、短片和電視電影的藝術指導。他很多優秀的作品保存在吉爾吉斯斯坦艾季耶夫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獨聯體國家博物館,以及國外各個國家的私人畫廊。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找媽媽

影片講述了孤兒院長大的男孩阿扎馬特去美國尋找他母親的故事。阿扎馬特是一個很有天賦的小孩。他有超強的記憶力,能記住和利用複雜的信息。矛盾的是,儘管他擁有如此厲害的記憶和智慧,他卻記不清他母親長什麼樣。在阿扎馬特到達洛杉磯的時候,他偶遇了達尼亞爾。等待主人公的是一次扣人心絃的冒險之旅。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導演:魯斯蘭•阿昆

吉爾吉斯電影和電視節目導演、製片和編劇。他導演的最著名的作品有《你好,紐約》(2013)、《放牧》(2014)以及《女朋友的英雄》(2015)。

阿昆執導的短片《放牧》入圍 50 多個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包括法國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電影節、巴西聖保羅國際電影節以及比利時布魯塞爾電影節。

關於愛的共鳴,

沒有年齡、地域的差異,

關於愛的理解,

沒有自私、沒有仇恨的牽絆。

在吉爾吉斯斯坦的五部電影中,

我們能看到人類對自然之愛、

人文之愛、純美之愛的追求。

如果感興趣,大家

可到指定影院進行觀看,

詳情點擊

可在淘票票和貓眼APP購票。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吉爾吉斯斯坦影片主創代表在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特製T恤上簽名,將作為中印友誼的象徵永久保存在青島電影博物館。(王培珂/攝)

「聚焦吉尔吉斯斯坦」爱的共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