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看完這篇文章,你會對滅霸式的“理想主義”有一個全新認識。

《復聯3》中滅霸在觀眾心中留下一個驚歎號。身為一個心繫宇宙、人類的未來的反派,他的人口滅絕計劃既瘋狂又“救贖”: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他堅信,生命體的過度增長,導致宇宙資源危機,如果隨機消滅一半人口,人均資源翻倍,人們(生命體)就能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不得不說,電影中的滅霸之所以令人動容,原因就在於他戳中了當前全球資源短缺、環境汙染的痛點。滅霸之問,其實早就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心中,因此才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其實,滅霸的這種思想在好萊塢電影中並不少見

2016年上映的《但丁密碼》中的反派也有著幾乎同樣的理想:為了防止資源枯竭,反派往水裡投入病毒,阻斷人類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生育能力。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更早些的《生化危機》系列電影也包含類似的構思,精英為了防止人類的過度繁殖毀掉地球,放出T病毒,給人類種群進行一次大清洗。而眾多精英則冷凍藏於地下,準備清理多餘人口後再造世界。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電影《人類清除計劃》的背景則是:由於地球人口過多,美國政府展開了一個12小時內允許所有犯罪行為的計劃,讓民眾自相殘殺,來減少一定人類數量。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都說電影是對現實的折射與昇華,那麼在真實世界中,這種人口滅絕是真實存在的嗎?

答案是,人口滅絕不但真實存在,而且在歷史中反覆出現!

甚至負責任的說,本文讀者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會在有生之年,目睹一次超十億規模的人口大滅絕事件!

這絕非危言聳聽,我們先從歷史逐一說起。

1

愛爾蘭大饑荒

早在十八世紀,英國人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曾轟動一時,他指出:

人口以幾何級數增長,而生活資源只能按算術級數增長,所以不可避免會出現饑饉、戰爭和疾病;他呼籲採取果斷措施,遏制人口出生率。

《人口論》的思想影響了英國政府,它學著變“壞”了。

先是在1834年,英國立法部門修改了一部向窮人提供資金的法律。

而當局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馬爾薩斯理論相信,幫助窮人只會鼓勵他們生育更多的孩子,從而加劇貧困。

然後,在馬爾薩斯《人口論》書成後的半個世紀,英國果真完美執行了一次現實版的“人類清除計劃”。

那是在19世紀80年代,愛爾蘭因土豆染病而產量大減,造成餓殍遍野。絕望的饑民希望中央政府——英國能向愛爾蘭提供糧食救援(當時愛爾蘭還未獨立,還是英國的一部分),結果英國政客卻拒絕了。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而英國忍心置饑荒中的災民於不顧,並非因為沒有救助的能力。

當時英國處於維多利亞時期,坐擁龐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國”。國力處於歷史巔峰、居世界翹楚。最有諷刺意義的是,愛爾蘭饑荒發生的同時,英國還正在籌辦人類歷史上的首屆世博會。

明眼人都看出來,無論從法律上還是道義上,英國都應當救助愛爾蘭。但現實的殘酷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災難發生後,英國採取了消極放任的態度,反而繼續讓愛爾蘭的小麥向英格蘭本土出產。不僅自己不賑災,還阻止其他國家的人道救援!

那麼,英國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英格蘭精英也許是早期的滅霸原型,他們認為,愛爾蘭的垃圾人口太多了,需要通過饑荒來控制。

而最終,他們的目的也實現了,結果就是愛爾蘭四分之一人口死於饑荒,大批人口流亡海外。

因為這件事,英格蘭和愛爾蘭也結下了樑子,愛爾蘭人從心底裡記恨英格蘭,埋下了日後英帝國解體的種子。甚至二戰期間,愛爾蘭與納粹德國關係曖昧,都與這一事件有關。

2

飢餓的英屬印度

英國不但對於自家兄弟這樣,對待自家殖民地更是冷酷到了極點。

為了榨乾殖民地的利潤,英國不惜把英屬印度的大片農田開闢為種植園,種植茶葉、罌粟等經濟作物。這客觀上導致印度人口的饑荒。

廣大的印度平原,本來是僅次於北美的肥沃良園,卻在英國統治期間遭受了25次大規模饑荒。

其中,最著名的是1770年孟加拉大饑荒(彼時孟加拉還未從印度分出去),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種族滅絕。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直到1943年,很多印度人還過著吃不上飯的地獄般生活。

而對此,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卻說,“我討厭印度人。他們是殘忍的民族,有著野蠻的宗教。饑荒是他們自己的錯,他們繁殖起來像兔子。”

從某種角度來說,馬爾薩斯《人口論》沾滿了鮮血,它為英國在印度進行滅絕人性的殖民統治提供了理論基礎,還為英國政府在道義上找藉口進行開脫。

3

從《人口論》看中西文化差異

顯然,滅霸這一角色的思想就源自馬爾薩斯《人口論》。

《人口論》的問題在哪裡呢?

它僅僅看到資源短缺的負面影響,而沒有意識到資源短缺會倒逼技術進步。

而且,就算為了避免撞向資源陷阱,滅霸的做法,也大有問題。

無差別的消滅一半人口,它看似“公平”,其實非常愚蠢。

因為,即使不進行強制干預,“自由”的人類社會,資源分配也一定會形成冪次規律,簡單地說,就是“二八定律”。

20%的人口占有了80%的資源,而剩下80%的人口則爭搶剩下20%的資源。資源分佈是不均衡的。

(這也是《道德經》中所說的“人之道”。這與道德無關,與人性無關,甚至與人的能力差異都沒什麼關係。)

因此,如果一定要通過消滅人口來解決問題的話,顯然最有效率的做法,是從那20%的“gao端人口”身上打主意。

在現實世界中,甚至不用消滅他們,只要將富人佔有的一部分資源奪過來分配給窮人就是了。

也就是“劫富濟貧”!或者《道德經》中所說的“天之道”。

強制干預這種動作由誰來做呢?自然是掌握了暴力工具的政府。

從古到今,凡是能持久存在的政權,必然是一個“劫富濟貧”做得比較好的政權,而這四個字,幾乎牢牢寫在華夏文明的基因中。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中央集權的皇帝制度,本質上就是一種劫富濟貧的制度,因此客觀上,中國在資源約束下長期穩定存在,並保持當時技術水平下的高水平繁榮。反中央集權的西方文明,本質上還從來沒有經受過長期資源約束的考驗。

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是衡量農耕文明發展水平最好的指標。據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的數據:

漢代人口已經超過了五千萬,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生活在黃河流域,關中平原1000平方公里範圍內,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一千人(相當於現代孟加拉的平均人口密度,孟加拉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菏澤定陶一帶,人口密度達到了261人/平方公里(相當於現代英國的平均人口密度)。

相形之下,西方文明的解決方案則是,通過宗教洗腦的方式,讓di端人口(也包括一部分“gao端人口”)自動抑制對生存資源的追求,甚至消滅這些人口。

亞伯拉罕諸教的教義中,教徒一定要保持對神的絕對信仰,那麼在某個時刻,神會降下災難,清除那些不信教的異端,讓信徒們繼續生活下去。例如《創世紀》中的“大洪水”以及彌賽亞信仰,都是如此。然而實際情況是,被消滅的正是信徒自己(至少其物質需求)。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在宗教影響下,人們自然地放棄一切積極反抗,順從想象中的超自然力量的安排,從而使得整個社會處於低水平的均衡狀態,成為“亞伯拉罕廢物”。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比如英格蘭宗教統治下的中世紀,人口長期保持在150萬至300萬之間,可以想象其生產能力有多低下。

正是這樣的宗教文化,使得當年的英國殖民政府執行人口清除計劃時,心安理得,冷血無情。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這種方式實現了最大限度的資源汲取,避免背上沉重的福利包袱,反而使得英國可以率先跨越農業到工業的壁壘,實現工業革命。

也正是這樣的文化,才能造就滅霸這樣的大反派。

4

滅世危機電影不斷湧現

背後的深層心理根源

在歐洲歷史上,突破低水平均衡首要因素是黑死病,也就是無差別的隨機死亡,跟滅霸的做法幾乎完全一致。歐美觀眾接受滅霸毫無心理障礙,因為歷史上就是這樣的。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在華夏傳統文化中,神仙英雄一定是為人民謀福利,皇帝得為天下黎民負責,鬧了災就要下罪己詔,組織賑災。至於滅霸?不存在的。

至於現代中國人的文化,已經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結果,並且隨著美國文化的持續洗腦,大多數中國人對於滅霸這一角色,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反感。

對於現代政府來說,累進制所得稅、高額的遺產稅,傾向於底層的福利,都是“劫富濟貧”的工具。古典自由主義到二戰走到盡頭,隨後歐美各國都開始大規模以劫富濟貧的“凱恩斯經濟學”為指導,迎來了增長高峰。

然而,凱恩斯經濟學用政府負債的方式,用貨幣工具隱形地劫富濟貧,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倡導資本自由流動,因此資本流動到綜合成本較低的亞洲地區,繞開了本國政府的強制措施,使得資本的力量進一步強大的同時,也使得歐美社會的資源不均衡性不斷拉大。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亞洲地區隨著技術進步,經濟增長,不斷拓展自身的資源邊界,自身的資源分配不均衡性也在不斷拉大。

當前全球經濟停滯,實際也就是技術發展再次遇到階段性瓶頸。被經濟增長掩蓋的資源分配不平衡矛盾再次暴露出來,全世界再一次掉進資源陷阱的可能性在不斷升高。

根據中國的歷史經驗,即使是中央集權政府,到了後期也基本是被權貴階層(資本)控制或架空。如果政府被資本的力量控制或架空,那麼貧富差距就會迅速拉大到極限,“di端人口”活不下去的時候,會爆發革命,用暴力消滅gao端人口,釋放大量資源——也就是“替天行道”!

維持本國社會穩定,爭奪資源,將禍水引到其他國家身上,這就是世界各國正在做的事情。

全世界的人們,其實都或多或少地隱約感受到“凜冬將至”的狀況。這才是最近十年來,各種滅世危機類電影不斷湧現,並大受歡迎的深層心理根源。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反映在現實中,多國

右翼勢力普遍抬頭,強力人物上臺,貿易爭端加劇,中東戰爭跡象抬頭,實際上都是大國在摩拳擦掌,為本國爭取更多資源而進行準備。中國的一系列反腐,金融監管動作,全力進行產業升級,實際上也是服務於同一目的。

“死道友不死貧道”(兄弟你死吧,我不死),這是大危機到來時,人們的普遍心理傾向。

之所以目前人口滅絕還沒有出現,那是因為經濟紅利還沒有耗盡。

由於國際間的資源不平衡,更甚於一國之內的經濟不平衡,隨著時間的推移,滅霸式的人口滅絕,可能首先在某些人口爆炸的貧困國家出現——這是列寧所說的“革命在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薄弱環節率先爆發”的另一種表述方式。

據聯合國的月測數據顯示,全球目前有73億人口。而這個數字預計將於2050年和2100年分別達到97億和112億。

聯合國預計,21世紀中葉,地球新增人口的一半將集中來自於9個國家:

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剛果、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美國、印度尼西亞和烏干達。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其中,除了美國和印尼之外,其他七個國家都是不發達的農業國。

目前,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尼、埃及、剛果、也門、印度、尼日利亞等國都處於人口危機的邊緣,或者說已經在經歷人口危機。

無論是擠了1.5億人的爪哇島,近2億人的恆河三角洲,1億多人的印度河沿岸、幾億人的幾內亞灣,簡直就是孕育動亂的火藥桶,但人口依然在暴增。甚至大餅漲價導致埃及動盪後,人口增長速率也沒有降下來。

也許大家都在影視或圖片中見過印度或巴西的貧民窟,但是跟尼日利亞的貧民窟一比,那已經算是條件好的了。由於沒有排汙系統,疾病肆虐。其中,威脅居民最大的並不是可傳染性疾病,而是不可傳染性疾病——瘧疾、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營養不良。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糧食都不能自給,主要的糧食出口國是美國、加拿大、俄羅斯、阿根廷、歐盟,美國又佔了其中的大頭。

美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也是最大的糧食援助國。美國用兩大手段操縱糧價:一是推行糧食自由貿易,二是通過糧食援助控制發展中國家的農業。

美國政府對糧食生產予以高額補貼,再加上機械化生產普及,因此糧價比一般國家低。通過糧食自由貿易,摧毀其他國家的農業,使其淪為附庸。

在諸多非洲國家,接受糧食援助的條件之一就是要為美國生產香蕉、可可等經濟作物,這些國家的糧食生產因此荒廢,國民的生死操控於美國糧商之手,實際上也就等於政府受到操控。

糧食和石油,是美國控制世界的兩大秘密武器。

然而,對於實力正在衰退的美國來說,相對於當世界警察掌控世界,不如首先解決國內的貧富差距問題避免爆發革命更加緊迫。因此,美國對於提供糧食援助的興趣在減退,同時正在致力於將農產品賣給能夠支付更高價格的國家。

其實這個買主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就是中國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在剛剛結束的中美貿易爭端談判中,雙方已經達成了從美國大量進口農產品(主要是牛肉)和油氣的初步協議。

中國人由於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類消費水平也在不斷增長,本國的農業資源只能勉強保持糧食安全,對於更多的要求無法滿足。因此無論中美農產品貿易到底是誰的城下之盟,中國從美國大量進口農產品,是符合雙方利益的選擇。

這樣一來,就驅使更多的美國農場主調整農產品結構,減少糧食生產,增加更多的肉類,來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30卡路里熱量的飼料,才能夠生產1卡路里熱量的牛肉,雞肉和豬肉與飼料的比例則是1卡路里比7或8卡路里。僅僅是中國人少吃雞肉豬肉、多吃牛肉,都會使得地球少養活數以億計的人口。

而龐大的中國市場,不僅阻斷了工業化浪潮進一步轉移的勢頭,還將阻斷食物從美國流向非洲的渠道——哪怕中國想拒絕都不行。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不少國家,例如尼日利亞,就是依靠石油換食品維持國民生存。中國的肉類採購,不僅大量擠佔了美國的糧食供給,而且還不得不將石油的訂單更多地轉移到美國。

對於中國來說,只是應美國的要求,減少對美國的順差,對於尼日利亞這樣的國家來說,都是生存和毀滅的區別。

很多人戲稱,中美貿易戰的結果是,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死了。然而在世界一體化的今天,老大和老二打架,可能會死掉一票國家。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另一方面,由於AI技術和自動化的進展,勞動生產率不斷提升,主導世界貿易的工業國,可能並不需要這些低素質人口——光是解決本國富餘人口的問題,就已經足夠頭大了。

即使是技術革命取得重大突破(比如熱核技術),人類總體的資源邊界得到顯著擴大,但是反而會使得這些多餘人口更顯得多餘——新技術抬高了競爭門檻,需要的是素質更高的腦力勞動者,需要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顯然饑民們都無法達到要求。

接下來的幾十年,世界上可能有數十億計的人口,處於絕對的多餘狀態。

糧食是典型的剛性需求產品。十億人口的糧食缺口,就會精確餓死十億人。哪怕十億人中產生10%的糧食缺口,就會使得數億人捲入糧食危機,動盪和殺戮會殺死數億人口後,才會重新取得平衡。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指望工業國的當權者大發慈悲?

讓本國民眾勒緊褲腰帶,冒著引發國內動盪的風險,節省下來糧食支援這些掙扎在飢餓邊緣的人口?

他們沒那麼聖母心,到時候能保證國內穩定,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我們還沒有拯救地球的能力。”

因此,在未來一代人的時間裡,我們會看到有史以來最令人驚駭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分佈之廣、規模之大,會讓20世紀的世界大戰乃至有史以來所有的人口滅絕事件相形見絀,與滅霸打響指相比也不遑多讓。

與之相比,納粹黨的集中營只不過是“歷史的細枝末節”(老勒龐語)。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在數年之內,在不使用核武器甚至沒有重武器參戰的情況下,由於資源危機,十幾億人口會死於各種各樣的戰爭、騷亂、饑饉、瘟疫、屠殺之中。

更可怕的是,這種滅絕事件一旦起了頭,可能就不限於貧窮的農業國,而是會蔓延到更廣闊的範圍。

難民的大規模移動,恐怖主義活動,戰火的蔓延都會跨越國境,引發更加廣泛的災難。大規模頻發的災難,會改變社會的心理預期,顛覆現有的道德與法律,使得整個世界更加瘋狂和嗜血。

什麼,你說這個世界明明是和平的,哪有什麼瘋狂和嗜血?

只能說,單純和善良,限制了你的想象。

2011年震驚全球的挪威殺人狂佈雷維克,身背幾十條人命,目前卻正好端端地呆在三室一廳、具有完善現代化設施和網絡的“牢房”裡,有跑步機可以健身,甚至還可以使用電腦玩線上遊戲。服刑期間,他甚至還攻讀了奧斯陸大學的政治學學位。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佈雷維克並不是頭腦發熱,而是花了數年時間,實現制訂了周密的計劃。襲擊案數小時前,佈雷維克在互聯網上發佈了一份多達1500頁的宣言,其中詳細闡述了他製造這兩起慘案的動機。

在這份文件中,佈雷維克揚言要發動一場保衛歐洲的“基督徒戰爭”,以抵抗“伊斯蘭人的進軍”。他主張毫無憐憫毫無甄別地殺光一切極左翼人士和穆斯林

,他的名言“我一點都不恨歐洲的穆斯林,但我必須殺光他們”,正在迅速成為極右翼民眾的座右銘。

到2025年,佈雷維克就會被假釋。被很多人視為歐洲的先知和英雄的他,將會收穫無數追隨者,而且幾乎肯定會步入政壇。

他簡直就是現實版滅霸,有木有?

自稱是“聖女貞德”化身的瑪麗·勒龐,是法國最有影響力的在野政治明星,她曾經主張驅逐一切法國穆斯林。

但是這個駭人的主張,其實在她陣營內已經相當溫和,可以理解為為了爭取中間派選民支持而做的包裝。勒龐所在的國民陣線中真正的極端分子,甚至主張“無差別處決一切法國穆斯林,因為驅逐他們相比之下會顯得麻煩。”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德國極右翼“國家社會主義地下黨”不乏高學歷高智商者,他們制定了一系列縝密的計劃。他們認為“一旦他們在德國掌權,有能力三個月內重建足夠的集中營,半年內消滅一切穆斯林。

而且根據一位有軍事經驗的黨徒建議,他們還認為“如果有必要,必須對小亞細亞和新月地帶的穆斯林進行種族清洗,建立新的十字軍屏障。這個目標可以在三年內完成,穆斯林的軍事力量不值一提。”

可以看到,歐洲的右翼群體對於屠殺的秘密準備和謀劃早已完成,只等社會心理發生變化,時機成熟就會付諸實施。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德國人在2015年拍了一部電影叫做《希特勒回來了》,影片中希特勒有一句臺詞令人印象深刻:

你殺不死我,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個我。

同樣可以說,滅霸絕不僅僅存在於電影中,而是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心裡。

你以為這只是那些貧窮的農業國的危機?不不,危機比你想象的範圍還要廣得多。

當一部分人因為技術的差距,相對於普通人獲得了近乎神的能力,那麼他們肯定會表現得像個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平均道德水準,高於滅霸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以往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還會取得妥協,那是因為還需要依靠被統治階級生產財富,而且雙方武力的差距始終沒有實質性的鴻溝。

這兩個條件在未來的AI技術和生物技術面前,都已不復存在。

技術的進步,使得勞動力在財富創造過程中越來越顯得無足輕重,那麼掌握著巨大權力的精英們,可能真的會認真考慮,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消滅多餘的人口,以淨化環境,消滅汙染,減少他們的負擔。

包括《復聯》在內的一系列宣揚滅世情節的電影,可能背後都是為了完成社會心理的轉變進行前期鋪墊。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在公元五百年左右,人類迎來了一輪新技術新思想不斷湧現的發展高峰,這段時間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的軸心時代。隨後,全世界的經濟發展逐漸步入瓶頸。到公元三世紀,世界迎來了大規模的超級動盪。這場大危機摧毀了秦漢以來的中華第一帝國,華夏人口減少了60%以上,生產力水平出現大倒退,並迎來了五胡亂華的超級亂世;這場大危機也使得羅馬帝國走向消亡,歐洲的人口減少了近八成,使得西方的文明之火近乎熄滅。

顛覆三觀!“滅霸式”人口滅絕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背後卻是……

工業時代的發展速度顯著快於農業時代。二十一世紀,恐怕會成為工業革命之後的超級動盪世紀,足以與公元三世紀的大危機相提並論。考慮到如今技術手段的破壞性威力,甚至可肯定我們面臨的動盪將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滅霸提出的問題,也是馬爾薩斯提出的問題,也正是當今世界即將面對的重大問題。

面對資源陷阱,生存還是毀滅?

面對令人戰慄的“滅霸之問”,到底是通過“亞伯拉罕式”的鬥爭和殺戮來解決問題,還是效仿東方文明結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同舟共濟,共創未來?這值得每個人認真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