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萬億美元,如何正確認識中國為何持有大量美國國債?

根據美國財政部5月15日發佈的消息,3月中國繼續增持110億美元

美國國債,使持有的美債總額達1.188萬億美元,創下去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即便中美關係在貿易戰之中風雨飄搖,但是中國仍然是美國最大的海外債主。

很多朋友對這件事都不理解,甚至感到憤懣,覺得美國不是好東西,買他們那麼多國債還動不動挑釁中國。

也有很多人說可以通過減持美國國債對美國施加壓力,各種捕風捉影的陰謀論層出不窮,其實這件事情遠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複雜。

1.188萬億美元,如何正確認識中國為何持有大量美國國債?

什麼是美國國債

債券和股票、基金一樣,都是投資者最經常購買的理財產品。美國國債是由美國政府向全世界發行,大家自由認購的欠條。

這個欠條的基本條件:30年到期還本,30年內每年支付利息(也有10年和5年期的,目前30年期利息約為3.2%左右)。

幾十年來,每年都有新債券發行,已經發行並被買家認購了的,則在世界證劵市場上流通。

由於自從發行以來,美國政府嚴格地執行了按月付息和到期還本的承諾,這個債券在全世界有極高的信用。

在投資界,要論收益和風險的平衡,無疑是美國國債更具優勢,和股票、基金比風險要低得多,和銀行存款比利息則要高的多。

廣義上說,債券任何人都可以發行,私人間借錢也寫一個字據,那也是債券。

伊拉克政府沒錢了、津巴布韋政府沒錢了,都可以發行債券,只是這些債券的價值無法保證,被稱為垃圾債券。

那為什麼單單美國的債券受到大家的青睞,都願意持有呢?

除了信用良好收益還不錯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美國是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對象,美元也是主要的國際貿易和金融計算貨幣,所以各國的收支盈餘也必然是美元,使用美元購買美國國債則顯得順理成章。

美國債券是全世界流通的,可在金融市場上出售給任何願意接手的人,當然售價由當時的市場決定。

中國累計購入的美國債券,一部分是從美國直接購入,很大一部分是市場上其他持有人再出售的。

中國出售債券,也不是賣給美國,而是在市場上標售,價高者得。

1.188萬億美元,如何正確認識中國為何持有大量美國國債?

世界各國持有美債的情況

根據2015年的數據,美國國債共計18.15萬億美元,相當於過去12個月GDP的102%。

其中,6.2萬億(約47%)的國債由外國投資者持有,其餘12萬億由美國人(含機構)持有。

很多美國人的投資組合中都包含債券,越保守的人,債券所佔的百分比越大,老年人的養老金投資有很大的債券成分。

買美國國債的錢從哪來

1.188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那就是實打實的1.188萬億美元,這麼一大筆錢都是從哪來的?

第一、出口。

那些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企業,在中國商人和工人的辛勤勞作之下,中國保持了幾十年越來越旺的出口規模,也維持了大量的就業人口。

我國長期出口增長強勁,出口到外國的商品都是以外幣(主要是以美元為主)結算,這就造成廠商用商品換來的都是美元。

廠商回到國內肯定還要重新買原料組織生產,給工人發工資,或者擴大再生產,而美元在國內是不流通的,於是廠商就找到了銀行,用手裡的美元把人民幣換出來。

這裡的“廠商找到銀行”, 更準確的說,是國家要求廠商把收到的外匯“賣給”國家,稱作強制結匯。

國家不容許廠商手裡持有外國錢,這個涉及國家金融安全問題(其實國家實行外匯管制,廠商手裡即便有美元,沒有進出口權也沒法花)。

1.188萬億美元,如何正確認識中國為何持有大量美國國債?

第二,境外對中國投資。

隨著中國發展的越來越好,外資希望進入中國投資,那麼外資手裡的外幣,也要通過中國人民銀行轉變為人民幣,這些也都會轉化成外匯儲備。

以上這兩點其實就是我們總在媒體上看到的“我國經常賬戶(外貿往來)和資本賬戶(外國投資)的雙順差”——是造成外匯儲備持續高增長最主要的因素。

但是,這些新增的外匯儲備歸根結底都是用人民幣兌換出來的,銀行一手收入美元,另一手就要把等額的人民幣“換”出去。

這裡用於兌換美元的人民幣,是央行先發行的央票(可以理解為一種債券),然後再換成新印製發行的錢。

那麼問題來了,因為貿易或者外資進入,就要發“新”錢,是不是就造成了所謂的“輸入型通脹”?

這就是央票的作用了,央票已經吸收了一部分流動性,這時發新錢不過是補償了因為央票喪失掉的流動性。

但是,當貿易或外商投資增速過猛,發行央票的速度趕不上這一增速的時候,就成為“輸入型通脹”的原因之一,當然這是後話。

說到這裡咱們就能看出來,中國擁有的龐大外匯儲備並不“欠誰的”,流入的外幣我們都用人民幣還了。

而且,維持一定量的外儲是維繫匯率的工具之一。

1.188萬億美元,如何正確認識中國為何持有大量美國國債?

為什麼一定要買美國國債

國家手裡有了如此巨大的外匯儲備(閒錢),其去向當然是關係到國家甚至世界的經濟金融發展。

那麼為什麼不去做其他投資,一定要買美國國債呢?

其實中國每年也會在國外買很多東西(飛機啊什麼的),也會花一大筆,但是對於龐大的外匯儲備來說,這些都是九牛一毛。

而且中國不是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比如高科技的一些技術、設備、武器等,外國對中國有出口限制。

而且中國的外匯也不是隻買了美國國債,也有部分是做其他投資的,比如買黃金什麼的。

但是這麼一筆鉅額的外匯資金,只做些小投資是消化不了的,放著不用更不切實際。

買外國股票?可能真買了一些,但是不可能大批量,一是不安全(跌了誰負責),二是沒那麼多專家天天盯著市場。

買別國國債?俄羅斯、伊拉克、津巴布韋都發行了債券,但是肯定不會買的,為什麼大家都懂。

選來選去,只有買美國國債比較合適:有保障、賣的掉(市面上供不應求)、回報率尚可。

有一個觀點經常誤導大家,就是有人說中國人辛辛苦苦賺的錢卻拿去養美國人,這句話漏洞百出,不值一駁。

其實這一個完全商業的行為,沒有誰逼誰,購銷雙方完全自願的行為。

當然也有人會問,要是美國國債貶值怎麼辦?美國故意印鈔票怎麼辦?美國不想還怎麼辦?

中國雖然購買美國國債的量比較大,但在美國國債的總體量裡也只是冰山一角(大概佔比5.5%)。

美國國債最大的買主是美國國內的銀行、機構和美國人民,美國如果要賴賬,要故意貶值,沒等中國不同意,他們自己國內的公司和老百姓就先鬧開了。

1.188萬億美元,如何正確認識中國為何持有大量美國國債?

那至於有人說的,減持美國國債增加貿易戰的砝碼又有沒有可行性呢?

其實2016年全年,中國美債的持有量就下降了差不多2000億美元,但是這一規模不超過美債市場的1%,而想用1%來威脅美國經濟太不現實,事實也證明,這2000億的減持對市場幾乎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而美國國債過去平均5年的認購比例是2.58倍,也就是說需求遠遠大於供給。

隨著美國利率的逐步提升,認購比例可能繼續提升,中國如果在二級市場拋售美債,會有買單迅速接盤。

且不說中國如果用這種方式操作,會不利於自己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更現實的問題是,即便拋售美債後,還能有什麼提供3%左右無風險利率的資產可以投資?

日債和歐洲都在零利率附近,如果疊加日元和歐元升值,淨投資收益會是負數。

說到底,中國購買美國國債是一個商業的行為,不是說沒有目的的白白給美國錢花。

中國大量的外匯儲備,歸根結底是一個錢放在哪裡更好、更安全的問題。

今年1月有外媒傳消息說“中國高層官員認為美國國債吸引力減弱,建議減緩或暫停增持美國國債”時,中國外管局官員曾對此予以駁斥,表示:“我國投資美債是市場行為,而中國是負責任的投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