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人和瀋陽人,誰說話的東北味重?

為你踮起腳尖

我是瀋陽人,但實實在在講,東北幾個城市裡,哈爾濱的普通話更標準,瀋陽話東北味更重。

瀋陽話有兩個特點比較明顯:

第一就是平捲舌不分,這對於學中文的我,到現在為止仍然深惡痛絕,平時學習,包括小學初中高中,這道題基本丟分,後來就死記硬背,沒辦法,一張嘴肯定露餡。

《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一句話就暴露出這是瀋陽話,翠花,上酸菜。翠和酸和菜都是平舌音,但特意讀成翹舌音,所以很有效果,也暴露地域。

第二是瀋陽話有很多自創的成語,東北懂,而南方很多人不懂,有些詞只在口語裡,文字是很難寫出來的,只能諧音。

曲裡拐彎,肥粗老胖”、“虎了八幾”、“迷拉馬虎兒”、“胡謅八扯、楊了二怔,扣逼颼颼、等,

有人編了一套嗑:在東北,有一種白痴,叫揚了二正; 在東北, 有一種反覆,叫吐了反仗; 在東北,有一種發火,叫急眼; 在東北,有一種直爽,叫敞亮; 在東北,有一種癢癢,叫刺撓; 在東北,有一種喜歡,叫稀罕; 在東北,有一種討厭,叫各應; 在東北,有一種醜,叫磕磣; 在東北,有一種美,叫帶勁; 在東北,有一種回答,叫嗯哪; 在東北,有一種不耐煩,叫滾犢子; 在東北,有一種傻,叫虎了吧唧; 在東北,有一種腦殘,叫山炮; 在東北,有一種可能,叫備不住; 在東北,有一種不可能,叫夠嗆; 在東北,有一種另類,叫隔路; 在東北,有一種髒,叫埋汰; 在東北,有一種閒侃,叫扯犢子; 在東北,有一種聊天,叫嘮嗑; 在東北,有一種開始,叫原先; 在東北,有一種不著急,叫趕趟; 在東北,有一種嘮叨,叫磨嘰; 在東北,有一種錯誤,叫岔劈; 在東北,有一種顯擺,叫得瑟; 在東北,有一種舒服,叫得勁; 在東北,有一種能耐,叫尿性; 在東北,有一種口吃,叫磕巴; 在東北,有一種費勁,叫吭哧癟肚; 在東北,有一種角落,叫旮旯; 在東北,有一種地方,叫那嘎達; 在東北,有一種農村,叫屯子; 在東北,有一種挑逗,叫撩哧; 在東北,有一種堅強,叫皮實; 在東北,有一種趕緊,叫殺楞的; 在東北,有一種尋找,叫撒摸; 在東北,有一種口水,叫哈喇子.

普通話是中國不同民族間進行溝通交流的通用語言,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從普通話角度看,北方的方言為基礎方言,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但北京話並不是普通話的代表,相比之下,哈爾濱的普通話更標準。


韓東言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哈爾濱人,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瀋陽人說話的東北口味重,特別重!其實我覺得東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說話的東北口味個有不同吧!但是黑龍江尤其是哈爾濱人說話的口味其實沒有那麼重,而且是最為接近普通話的!雖然偶爾也有點大碴子味,經常會說幹啥呢?咋了?啥的?類似於這些話語,但是除了這些話平時說的真的沒有口音的!

而且哈爾濱人並沒有像電視上演的那種比如趙本山老師說話那種大東北的味的!趙本山老師模仿的應該是遼寧那邊的東北話,因為在我的印象中吉林長春那邊的人說話稍微有點屯,總願意說嗯呢,就是類似於東北農村的話語,但是其餘的也還好了!但是更為嚴重的則是遼寧人,遼甯越往南說話的口音就會有所不同,即使是瀋陽人和大連人說話的口音都會有所不同的,就如找本少老師在鄉村愛情裡面的口音來講,應該是仿照錦州人說話的口音,畢竟趙本山老師是鐵嶺人嗎,所以說話的口音出自瀋陽、錦州也是沒毛病的!所以如果要問哈爾濱人和瀋陽人說話誰的東北味更重的話,我覺得肯定是瀋陽人了!而且我的印象也別深刻,因為瀋陽的美女也很多,有時在街上看到,但是一張嘴說話就會覺得特別的垮,所以要是對比起來,真的還是瀋陽了!

而且如今很多電視上大家所說的東北話,所謂的東北話,也都是仿照錦州啊!或是一些東北農村的話語,真的不是城市裡大家都這麼說的,瀋陽還差一些,講真哈爾濱人真的不會這麼說話,也沒有說的那麼邪乎,如果你來哈爾濱溜達溜達就知道了,哈爾濱人說話還是很洋氣的!


生活報

哈哈,作為一個資深東北人,這個問題我得好好嘮嘮。。。。。。

東北是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的統稱,其實也包括內蒙古的東部區域。外地人其實聽東北口音都一個味道,聽不出什麼太多的區別。大家最熟悉的東北口音多數是來自於電視劇、小品,主要是以趙家班為主。他們的口音是遼寧口音,當然,小品裡的東北口音是被放大過的。

單單一個遼寧省,各地市口音皆不相同,最特色的是大連話,大連話比較垮,也有說“海蠣子味”的,前兩年比較火的一個短視頻“倒鴨子”就是地道的大連話,錦州話的特色就是尾音上揚,這個比較有意思,像“鄉村愛情”裡趙本山說的就是錦州話。

至於哈爾濱和瀋陽,可以這麼說,哈爾濱的東北口音最正宗,瀋陽的口音屬於正宗偏重!

東北口音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相當容易拐帶人,現在我身邊的好多南方朋友說的東北話比我還地道。

總之,東北口音給人的感覺就是親切,熱情,好爽,正如東北人的性格一樣!


高鐵易遊

其實啊,這是一道不問自有答案的問題。首先澄清,科長是哈爾濱人沒錯,但科長不搞地域黑,東北從來都是一家親,所以不分黑白,不分好壞,就是親。

至於說東北話,還是瀋陽人的口味明顯中了一些。秋褲男神李健曾經這樣為大家解釋如何區分東北人,一聽就是東北話的,那是遼寧人;聽不出東北話非說自己是東北人的,那是黑龍江人;剩下的呢?全是吉林人。

那麼同理類推,東北話也是這樣的。哈爾濱作為最接近普通話的,是很難分辨出來的,除非你蹦出兩個“嘎哈”“啥玩意”,顯得東北一點。再說說瀋陽話,其實科長去過遼寧幾個城市,遼寧各地的方言和發音,有時候都快趕上兩廣一帶了。因為剛上車,車上學會幾句盤錦話,下車就是錦州話了,咋了大哥(注意,哥是二聲),捂臉笑……

其實口音輕重,不過是長時間養成的習慣,一點不耽誤我們東北人在一起嘮家常,你說對吧,老妹兒,哈~


哈爾濱百科

一位對哈爾濱懷有濃厚情感的芬蘭客人請上臺後,客人用漢語說了句“我愛哈爾濱”,歐陽夏丹又教了他說了一句東北話:“哈爾濱市老好了!

”全聲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友好的歡笑…… 哈爾濱“老好了”,“老好了”不是“很好”和“非常好”,而是“相當的好”。雖然哈爾濱人都懂這句話,但在日賞會話中,還真不說“老好了”這類話。“傾國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紹的中國名城”大型電視節目活動,已經向世界推介了幾個城市,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當地話。

哈爾濱的當地話是什麼呢?歐陽夏丹區分得很準確,哈爾濱話不是東北話,東北話不等於哈爾濱話。瀋陽話、長春話,人們一下子就能聽出來,是東北話。有些翹舌音發了平舌音,有特有的土語,句未往往還帶拖腔…… 特別是近些年來東北生活題材、東北籍演員表演的小品、電視劇,把東北話挖掘得淋漓盡致。

人們也容易識別什麼是東北話,而且也發現同樣地處東北的,唯獨哈爾濱人說的話不是完全的東北話。 筆者所說的哈爾濱話,是指在哈爾濱市區內(不包括現在行政區劃所轄各縣)日常通用的主體語言。當然,居住在市區內的70歲以上的少部分老人,說話仍保留著原籍的山東話或河北話,這也是個例。

黑龍江省的除哈爾濱之外的各市縣,說的是與遼寧、吉林有區別的東北話。除了一些翹舌音的字也發平舌音、有些方言通用之外,區別在於句尾沒有拖腔,沒有“苣蕒菜味”。

在東北話中,有一句使用頻率最高的通用應答語——“嗯哪”,它所表達的意思,相當於普通話中的“是的”、“好的”、 “可以”、“對”、“行”……而且,在說這兩個字時重音在前或在後,以及是否有拖腔,也還表達了對於對方的認同的態度和情緒。哈爾濱人懂得“嗯哪”,但是在日常會話中不用這個詞……東北話不等於哈爾濱話,哈爾濱人聽得懂東北話,哈爾濱人不說東北話。

作為原始華夏語淵源之一的幽燕方言,在經歷了自身發展以及與阿爾泰語系接觸融合的漫長歲月後逐漸分化出了東北官話和北京官話,瀋陽方言是東北方言通溪片的方言之一,從語音方面來說,無論是聲母、韻母還是聲調都有其自身的特點。

對瀋陽方言的語音從共時和歷時兩個角度進行描寫和比較,以期為整個東北方言的系統研究以及語音史的研究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丫丫說八卦

這個事大家應該已經有所瞭解了吧,瀋陽人的口音更重一些,現在有很多電視都會估計誇張的說東北話,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東北人說話味都那麼重,哈爾濱人的普通話可以說很標準了,偶爾冒出幾句東北話也很正常。像一些明星孫紅雷、李冰冰、李健他們的普通話都很標準,但他們也是黑龍江人啊。而且我記得在看看天天向上的時候李健也對東北話做出了一個區分,直接上圖啊!

當時看完我還覺得李健說的蠻有道理的,我身邊的瀋陽人不多,但是之前在電視上也看過趙本山說過一回瀋陽人是如何說話的,一般時候音調會上揚,也有可能在電視上的表演會誇張一點,但是普通人聽的時候遼寧口音確實有點垮。例句:幹啥?欠收拾啊?

標準遼普:gà há? Qiàn sóu si ao?

瀋陽話:gà-á~? Qiàn sóu-sào~?

哈爾濱話:gà há? Qiàn shóu(r) shi ya?

所以說哈爾濱的話還是接近普通話的,你在電視裡聽的東北話,基本就是遼寧口音了,不過東北話是一個地域標誌,並不是一個貶義詞,東北人有他的可愛之處,也並沒有像電視裡演繹的那麼野蠻霸道,也希望大家今後對東北人不要有誤區。


東北網

我在去年十一的時候去的瀋陽那邊旅遊,當時感覺都是東北應該普通話都比較好沒有口音,但是沒想到瀋陽的口音那麼重,應該算是東北三省裡東北口音最重的一個地方。


哈爾濱的東北口音相對來說輕很多,可以說是最接近普通話的,不過在外地旅遊當地人一聽就是東北的,雖然自己感受不到...應該是在外地會不自覺的帶出一些東北方言,比如說:幹啥呀?咋的啦?為啥啊?這類的,還有一些比較好玩的地方方言。



那麼為什麼都在東北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那是因為所謂的東北話其實是不斷演變的,應該是山東地區的人民在闖關東時逐漸形成的一種口音,遼寧省是比較靠近山東省的,所以在不斷髮展過程中東北口音會比較濃,可能會有一種海蠣子味兒。



而哈爾濱比較接近東北方向,可以說距離山東比較遠,而且受地域影響,語言流動性比較差所以哈爾濱的東北口音比較輕而且最接近普通話。而且哈爾濱是東方小巴黎,對俄貿易比較突出,當時哈爾濱發展的時候來了很多外國人,所以在語言口音融合上會減輕這種東北味兒。


淼淼醬安利君

我是黑龍江人,個人認為瀋陽人說話的東北味重一些。但是都是東北的老鄉哦,而且東北話非常有意思,我錄製了一段視頻,把一些有趣的東北話做了解釋,你看看有沒有你想知道的?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e5e00021ca043beab17\

滷蛋先森的小號

我是一個生活在北京十多年的瀋陽人,這個問題可以試著回答你。首先,哈爾濱人口音肯定會更標準,或者說東北味沒那麼重。其次,一個閱歷足夠的東北人還是能夠區分出來東北三省口音之間的區別的。最容易混淆的是黑龍江和吉林之間的口音,我也常常弄錯。但是吉林省人有個標準的嗯吶,這個在吉林使用率之高遠不是其它兩省非交界部分的群眾所能匹配的。所以吉林省是嗯吶第一大省。黑龍江的口音整體偏硬,偏乾脆,發音拖長音七拐八拐的時候和遼寧比起來可以視為沒有。。。而遼寧,,,你的問題是瀋陽人是吧,但是遼寧真的有很多很多種口音,不說明一下對不起大連丹東葫蘆島本溪鐵嶺海城鞍山的父老鄉親啊!剛剛說的這些地方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啊!我去大連坐出租車聽他們在手臺裡面聊天完全聽不懂啊!青島煙臺話才是大連話的底子。去錦州葫蘆島必須在內心深處準備好拜訪全國最大的疑問句故鄉的情緒啊!只要是問句尾音必須向上啊!學習英語發音do you。。。is that。。。的時候不會使用疑問句的聲調?去錦州培訓吧。去丹東到處都是前舌音,半開半閉的音,很少把雙元音發完整的時候。別逗了,就是白逗了,而且不是白,是介於掰和杯直接的一個音。那麼我們的大瀋陽是什麼調調呢?就是小品裡面最常見的那種,只不過被誇大了一些。另外各地人民模仿東北話的平翹舌不分,其實也是瀋陽話的一個標誌性特點。我去臺灣玩曾經在旅遊大巴上看過一個張學良的訪談節目,這老先生一開口,絕對是皇姑屯的扛把子,聽他用瀋陽話講述當年的炮轟北大營,更加身臨其境。但他去美國那麼多年了,依然平翹舌不分。趙四小姐估計早聽習慣了吧!除此之外瀋陽話拐彎拐得特別厲害,哎呀我去讓同一個人說五遍完全可以不一樣的涵義啊!全靠中途的拐啊!最後說明一下,方言特點越鮮明的地方往往是交通環境更復雜的地方。十里不同音就是路不好走溝通不便的產物。黑龍江和吉林土地肥沃,都是東北平原的產糧大省,一馬平川的地方比起遼寧要多得多。遼寧地形更復雜,並且既有歷史上滿族人演化來的土話,又有沿海漁民演化來的山東話,甚至老輩裡還有日本話演化來的土話,所以個性化更加鮮明也就不足為奇了。


冬天的元旦

要說這兩個地方哪一個地方的 東北口音重?我可以告訴你,瀋陽要比哈爾濱的東北口音重,這主要是哈爾濱人說話比瀋陽人說話更接近普通話。要說哪一個東北味重?這真的沒法比較,因兩個地方的語言都屬於東北官話。雖然都是東北官話,但是還是有地方語言特色的。俗話說十里不同音,何況兩地相距550公里左右。現在大多數人瞭解東北話都是從影視和小品中獲得的,這些都是經過藝術加工了的。說白點就是挑出各地域特色加以提煉,表演時拖長音並加上點誇張。因此這是揉和了的東北話,不隸屬哪個地區。沒有必要爭誰的東北味重。重要的是東北味的影視和小品能帶給大家歡樂才是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