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領袖囑託 決戰深度貧困

牢记领袖嘱托 决战深度贫困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忻州一年來全市踐行領袖囑託決戰深度貧困工作綜述(下)

牢记领袖嘱托 决战深度贫困

時尚的衣服,開心的笑臉,脫貧後的神池縣東湖鄉婦女談起如今的生活滿臉愜意。

牢记领袖嘱托 决战深度贫困

岢嵐縣貧困戶受聘林業專業合作社在嵐漪鎮東街村東山種植油松,辛勤織綠,美化家鄉增創收。

宮清華 攝

攻堅擊浪從茲始,東風鼓滿萬里帆。

跳出忻州看忻州,市委以非常之力,下恆久之功,強化責任擔當,踐行“四個意識”,恪守履職奉獻,對標前行奮進,讓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在忻州持續生根開花結果,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打贏轉型升級翻身仗,以實際行動和更大成效回報總書記對忻州人民的關懷和厚愛,以良好的成效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賬交卷。

2017 年以來,市委市政府聚焦深度貧困,集中力量攻堅,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在資金投入、工程項目、幫扶力量等方面向深度貧困縣傾斜支持,全市攻堅深度貧困取得階段性成效。

交賬交卷 提升決戰新境界

向人民交卷,向總書記彙報。忻州幹部群眾的共同心聲是“習近平總書記是國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習近平總書記引領山西進入新時代”;流露出來的是對全市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自信自豪;展現的是牢記囑託、不負人民重託的新時代風采。

忻州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巨大成效,根本在於習近平扶貧思想指導,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巨大鼓舞,在於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在於市委、市政府強力領導、精心組織,在於全市廣大幹部群眾的艱苦努力、堅強拼搏。這是忻州決戰深度貧困、決勝全面小康的根本保障,也是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動力。一年來,成績多多,亮點多多,體會也多多。

——打贏脫貧攻堅戰,提高站位是核心。脫貧攻堅作為實現全面小康的底線任務,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民生性和嚴肅性,必須牢記責任使命,強化歷史擔當,以旗幟鮮明講政治的態度,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以求真務實的作風,提高政治站位,上下同心攻堅。

——打贏脫貧攻堅戰,統籌統攬是關鍵。要始終堅持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動搖,以統籌抓攻堅,以統攬破難題。要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動員各方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支持脫貧攻堅、助推脫貧攻堅,要始終不渝地激發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凝聚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精準施策是遵循。一年來,全市堅持統籌考慮、精準施策、分類幫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重點幫扶,保障脫貧;對邊緣貧困戶結對幫扶,幫助發展;對脫貧戶鞏固提升,增收致富;對中等戶大力支持,做大做強;對富裕戶給予尊重,帶動發展;對幹部戶從嚴要求,帶動引領,全市“主動告別貧困、自覺向富裕看齊”的良好導向正在確立。實踐證明,統籌兼顧、精準施策、分類幫扶,既是做好工作的基礎,更是推動工作的遵循。

——打贏脫貧攻堅戰,壓實責任是保證。脫貧攻堅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是各級黨委、政府共同肩負的重要使命和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必須層層壓實主體責任、包聯責任、幫扶責任和督查巡查責任,壓實責任保證脫貧攻堅工作務實、過程紮實、結果真實。

——打贏脫貧攻堅戰,提振作風是重點。2017 年10 月以來忻州在全省率先開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發現問題7680 個,整改7553 個,整改率98.3%。隨著脫貧攻堅進入攻城拔寨的“衝刺期”,剩下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和“硬任務”,需要各級幹部群眾繼續發揚忠誠擔當、廉潔為民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狠勁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不斷把脫貧攻堅向前推進。

——打贏脫貧攻堅戰,質量成色是根本。到2020 年,在現行標準下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實現全面脫貧、全面小康,確保“不落一人、不漏一戶”,必須做足脫貧攻堅的質量成色。要把脫貧質量放在首位,特別是要全面落實兌現貧困人口“三保障”政策,切實兜牢貧困群眾最低生活保障線,實現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同時市委、市政府定期開展扶貧專項督查,建立穩定的脫貧長效機制和政策支撐體系,防止“被脫貧”、“數字脫貧”,嚴防新的致貧返貧和“虛假脫貧”。貧困地區發展產業缺什麼?除了缺資金、缺技術,更缺人才,尤其是肯撲下身子,一心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雁”。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市委市政府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考察識別幹部的“賽場”,採取領導幹部包聯幫扶、“三支隊伍”駐村幫扶、縣際結對幫扶,企村合作幫扶、社會力量幫扶的改革創新幫扶機制,強化“三基建設”,“選、育、管、用”四環聯動,著重選拔出想幹事、能幹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幹部,市委著力鍛造拉得出、衝得上、挺得住、打得贏的脫貧攻堅鐵軍隊伍,並形成“好乾部到脫貧一線去,好乾部從脫貧一線來”的鮮明導向,提拔重用張尚富等一批優秀第一書記,表彰“一獎雙模雙先”脫貧攻堅先進集體131 個、先進個人441 人。

岢嵐縣趙家窪村第一書記陳福慶一年時間寫下了三本厚厚的扶貧日記。在2017 年的最後一篇日記中寫道:幸福的生活不會從天而降,脫貧致富終歸要靠貧困群眾自己的雙手來實現。“志智雙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久久為功,才能見到實效。這一年,趙家窪村18戶人家全部整村移民搬遷。陳福慶和扶貧工作隊員們也跟著鄉親們一起搬進了移民小區的工作站。陳福慶說,“只要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們就一天不離開。”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在忻州,有2112 名駐村第一書記在扶貧一線建功立業,這是一支飛得高遠的“領頭雁”隊伍。扶貧路上,正是這些身先士卒的“領頭雁”在引領和帶動忻州群眾攻克一座座深度貧困堡壘。

鼓點聲聲急,催人步步緊。脫貧攻堅,不僅要層層傳導外部壓力,還得處處激發內生動力。為了讓貧困戶真正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全市選樹和開展向全國脫貧攻堅模範人物、代縣段家灣村黨支部書記劉桂珍學習活動,表彰“一獎雙模雙先”脫貧攻堅先進集體131 個、先進個人441 人。讓典型以親身經歷談脫貧,讓貧困戶對比感悟增動力,主動學習致富技術,並持續開展“傳承好家風,爭當文明戶”活動,宣傳表彰最美家庭102 戶,讓脫貧路上新時代的“村風”傾情相伴,家風、民風相得益彰。

持續奮戰 攻城拔寨再出發

2018年是全面脫貧、全面小康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攻城拔寨的衝刺之年。非常之事,需要非常之舉。“一縣一策”,著眼解決關鍵突出問題,來自實踐,來自基層,既是全市攻堅深度貧困的超常舉措,也是對基層實際工作中普遍關切問題的具體應對,可以說是忻州集中攻堅深度貧困的2018版。

完成繁峙、神池、五寨、岢嵐、河曲、保德6 個縣摘帽、679 個村退出、12.1 萬人脫貧、近30 萬人鞏固提升的任務。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要求嚴,是市委市政府首當其衝的重頭戲,是全市“三大攻堅戰”的硬堡壘。全市上下正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踐行領袖囑託決戰深度貧困”為主題,進一步強化領導責任、全面對錶對標、激活統攬效能、健全政策支撐、加大資金投入、激發內生動力。

在忻州,市、縣、鄉、村四級書記齊上陣,簽下軍令狀,形成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統攬體系正在全面發力。

在忻州,小康路上,不落一人。面對艱鉅任務,全市上下一心,全力動員,層層推進,立體攻堅戰猶酣。

——眾志成城,在整村搬遷上當好全省排頭兵。把整村搬遷作為破解深度貧困的有效辦法持續推進,對標高位,緊緊圍繞“人、錢、地、房、樹、村、穩”7 個問題,實施“6 環聯動”,實現“2 個全部目標”:即“十三五”剩餘的整村搬遷村今年全部開工建設,年底竣工率達到65%以上;今年6 個摘帽縣整村搬遷村確保全部入住。

同時,通過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建房住房有效銜接、培育發展後續產業、維護社區治理穩定等工作,完成今年整村搬遷203個村,5772 戶、13791 人。

從住了幾十年的土坯房到現代化小區的六層樓房,從燒菜燒炭到燃氣做飯,位於五臺縣東雷村的移民新區,讓即將入住的每一戶住戶對今後的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齊心協力,在生態扶貧上下功夫。在一個戰場打贏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兩場戰役。未來三年建設三個一百生態項目,即百萬畝水源地生態工程,打造三晉水塔;百萬畝沙棘林改造工程,構建富民產業;百強生態園林村綠化,奠基鄉村振興。今年重點實施好4.6 萬畝退耕還林項目,34.23 萬畝林業生態治理項目,全市森林護林員穩定在6984人,30 萬畝經濟林提質增效項目,22.2 萬畝特色林產業項目,帶動全市36%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

——眾擎易舉,在產業扶貧上見實效。繼續實施9+9 產業扶貧工程,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著力打造10 億斤優質雜糧生產和加工基地,組織貧困戶積極參與建設中國雜糧之都產業融合園區、中國雜糧產業特色優勢區、中國雜糧產地交易市場、好糧油示範市和“三品一標”區域公用品牌工程,把忻州建成中國雜糧產業核心區。鞏固完善4 個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成果,爭取再有2 個國家級貧困縣列入示範縣,力爭全市年銷售額突破5 億元。全市村級光伏扶貧電站1439痤,總規模36.576 萬千瓦,規模佔全省121.35萬千瓦的30.14%,容量位列全省第一;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共計12 個,總規模38.5 萬千瓦,規模佔全省120 萬千瓦的32.08%,容量位列全省第一。加快光伏扶貧工程建設進度,確保8 個集中式電站和1350 個村級電站在6月底前全部投入運營,並做好運營維護和收入分配工作。黃河、長城、太行山三大旅遊板塊開發項目優先向貧困縣傾斜,切實提高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在旅遊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水平。

——戮力同心,在統籌統攬上再聚力。繼續堅持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動搖,實行舉市體制,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和各級各部門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職責、第一標準。市級統攬強化“職能”轉變,縣鄉下沉強化“勢能”轉移,綜合生成強化“效能”轉換,健全完善脫貧統攬的責任、工作、政策、投入、幫扶、動員、監督、考評八大體系,實現橫向同頻、縱向共振,統攬無遺漏、統籌無死角。

——同舟共濟,在政策落實上出實招。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危房改造、社保兜底等扶貧政策,把政策兌現作為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的核心舉措,建立健全“113”政策落實推進機制(建立政策任務清單,建立定期報告制度,建立責任、督查、評估三個體系),解決貧困群眾政策知曉率低和政策落實不準不細不到位等問題,把“三農”普惠政策、部門優惠政策和扶貧特惠政策落實到村到戶到人到位,讓群眾在政策落實中得實惠、見實效。

——聚沙成塔,在整村提升上求突破。以2016 年、2017 年退出的貧困村和2018 年計劃退出的貧困村為重點,依託投融資平臺,整合各類資源,加快完善水、電、路、網、房及環境整治等6 個方面的基礎設施短板,提升貧困村學校、衛生室、文化站等公共服務。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實施貧困村電力改造提升工程;投資30 億元建設農村公路2900 公里;努力實現通信網絡全覆蓋;完成10個貧困縣9739 戶危房改造任務;完成150 個村特色風貌整治工程。

——同心同德,在激發內生動力上謀創新。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扶德相結合,市委出臺的《關於進一步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打好精神扶貧主動戰的實施意見》,通過創新幫扶方式、加強教育引導、發揮村規民約作用、加強典型示範引領、激發廣大幹部幹事創業活力等方式,激發幹部“ 三立”:即立下軍令狀、立下愚公志、立下千秋業。推動“三個轉變”:即由注重外因向內因與外因並重轉變;由注重物質扶貧向物質扶貧與精神扶貧並重轉變;由注重幹部幫扶向幹部幫扶與群眾自主脫貧並重轉變。實現“三個精準”:即幫扶對象精準;幫扶措施精準;幫扶力量精準。逐步增強貧困群眾自主脫貧的信念和能力,引導貧困群眾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脫貧,提升脫貧攻堅的質量和成色,在全市範圍內營造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社會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擺脫貧困,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幸福,是我們黨和國家發展的根本目的。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唯有實幹,方能決勝。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忻州正以愚公移山的意志和艱苦奮鬥、顧全大局、自強不息、勇於創新的精神,下好“繡花”功夫、做好“精準”文章,幹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交出一份漂亮的“忻州答卷”。

行百里者半九十。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徵程,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市委、市政府立足擔當新使命、完成新任務、譜寫新篇章,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決心、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焦點不散、靶心不變,真抓實幹、埋頭苦幹,帶領全市幹部群眾投身到實現偉大夢想的奮鬥中。

一年回眸,一組組喜人數據,昭示著忻州脫貧攻堅斐然成績。“關懷之光”標註新方位,“囑託之光”注入新動能,“奮進之光”開啟新未來。脫貧攻堅“第一民生工程”正在托起貧困人口的新夢想。迎著東昇旭日,承載夢想航船,駛過波瀾壯闊的一年,幹部群眾滿懷豪情駛向新航程。

展望未來,忻州,在新的一年繼續打贏脫貧攻堅這場輸不起的戰役中信心滿滿,一幅壯美的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