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

在烏魯木齊,有一個地方,200多年前,是從南面進入迪化城(烏魯木齊舊時稱呼)唯一一條要道,因為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在這裡,各民族商販雜處、貨棧、作坊雲集。這裡,大多數從南疆過來貨物,要南面進出迪化城,在南城門外,就自發行成了一個繁華的自由集貿市場。

這就是如今的南門至山西巷大約一公里的解放南路,舊時稱之為南關,當時,南門花壇沿解放南路到山西巷口,原是迪化城南門(肇阜門)外的關廂,自有迪化城後,南門外的南關大街一直是繁華地段。

據清嘉慶元年(1796年)《烏魯木齊事宜》記載:“南關長約二、三里……市肆繁華,儼然成都會。”商品主要有地毯、綢緞、車馬套具、手工日用雜物、乾鮮果品、藥材香料以及靴鞋、首飾等手工業作坊、貨棧較多,傳統飲食業也很發達。

在這裡,駱駝、馬、毛驢走街串坊,來往於這個自由集貿市場,駝鈴響起、車水馬龍、人流如織,一片繁花似錦。

由於商業的聚集,曾在新市路口修建了財神樓,至今民間還稱這段為“財神樓子”。新中國成立後拓寬了街道,舊貌換新顏,南關仍是傳統商業集中的地段。

現如今,所謂的難關,已然不存在。昨日中午,掃街哥對這一路段進行實地探訪發現,這裡目前正在進行道路休整,沿街的樹木已移走,馬路兩邊高樓林立,路邊多為一些商鋪和餐飲店,這一片,更多地成了一片現代化的樓宇城市,似乎,已經看不到200多年前的小攤小販的景象(如下圖)。


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
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
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

圖說:從新市路朝南門看,大約500米距離,這裡,曾是南關的核心地帶,200多年前,可謂商貿雲集,一片繁華。如今,通過城市大規模建設,已高樓林立,儼然成了一派大都市景象。
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

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
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

圖說:新市路一路向南,至山西巷、至二道橋,也是當初南關的一部分,如今車水馬龍、人來車往,與沿街的各類商鋪交叉在一起,似乎,還能看到200年繁華痕跡。
​​​​​
​​​​

沿著山西巷,一路朝南,至二道橋這一片的路邊,能看到大量的地攤和人流,以及各種叫賣聲,似乎,還能讓人想起,曾經的南關,繁花似錦、車水馬龍,似乎,從山西巷的雜亂商鋪、地攤上,可以看到200年前的繁華。

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

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城南往事:烏魯木齊南關 200年前駝鈴響起馬嘶長鳴

昨日的山西巷,貨物雲集,各種吆喝聲、叫賣聲不絕於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