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從世界老大滑落到老二嗎?

毅飛沖天

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美國不可能永遠坐在世界老大的寶座之上。美國從1900成為世界第一,到現在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挑戰者。當年的蘇聯也只達到了美國GDP的70%,可是1991年美國這個最大的對手覆滅了。美國可以說是一超獨大,利用手中的資源,牢牢的把握世界的控制權。



美國2017年的GDP為19.36萬億美元,仍然保持著世界第一的位置。甩開第三位的日本4.88萬億美元近5倍,只是與第二位的我們12.24萬億美元差距較小,但是仍然有7萬億美元差距。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最少還要10年以上才能與美國在GDP上持平。


我們這裡為什麼要提GDP呢?主要原因在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才會有更有財富和盈餘,這樣才有更多資金去發展科技,培育人才,發展軍事。也就是說美國是通過強大的經濟能力,來為美國強大軍事開支做支撐,才讓美國通過強大的軍事控制著世界重要的16條貿易通道。掌握著世界各種話語權。

那麼我們看看美國的經濟是用什麼支撐的?除了美國像,谷歌,蘋果,洛馬,波音等大型公司給美國創造了5萬億美元的GDP只佔20%多一點,而美國的金融業也同樣佔GDP的20%以上,並且美國的製造業很多也得益於美國強大的金融優勢。美國金融業的核心就是美元的國際貿易貨幣結算地位。



自從美國在70年代初結束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美元徹底擺脫了1盎司黃金只限制在38美元。美聯儲可以利用美元的世界貿易結算地位,不斷的進行量化寬鬆,釋放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是轉嫁危機給世界,讓美國國內經濟保持穩定。


等量化寬鬆到一定程度之後,美國通過加息收緊貨幣政策,讓流通在世界上的美元迴流美國,從而讓世界很多國家在美元短缺的情況下貨幣匯率暴跌,美國以較低的價格收購世界各國優良的資產。日後再高價賣出,從而達到減世界羊毛的目的。

而目前的美元已經開啟了加息的階段,委內瑞拉,阿根廷等國已經嚐到了美元加息的痛苦。美國正是利用這樣的一個美元循環,來榨取世界的血液,從而為美國的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那麼美元貿易結算地位就是美國霸權的根基。目前在國際貨幣一攬子協議(DSR)中依然佔有53%以上的份額。美國在面對新興國家的貨幣,表面上歡迎,背後卻在打壓。美國利用各種手段,對世界上凡是能夠挑戰美元地位的貨幣,乃至國家會使用各種手段進行迫害。


這就是為什麼總是在歐洲周邊爆發什麼烏克蘭危機,敘利亞危機,伊朗核危機的重要原因。還有就是特朗普針對我們的500億美元,乃至1000億美元的貿易制裁大單。並且在南海不斷的進行窮兵黷武的行徑,鼓搗小國跳出來找事。這些全是因為只有這兩個地區的貨幣才有挑戰美元的潛力和能力。

所以美國就利用美元的強大經濟能力,來控制著世界金融的秩序,世界商品的定價權,世界信用體系的評級權,國際輿論的話語權,世界科技的領先權,通過這樣的權利又為美國帶來了更多的利益。從而來維持強大的軍事裝備的巨大消耗,反過來,強大的軍事能力又維持了美國以上全部的權利,尤其是美元的霸權。



美國未來霸權的消失成為了一種必然,特朗普採取的貿易自由保護主義,美國優先的政策。已經讓全世界嚐到了美國的單邊主義所帶來的傷痛。包括美國的盟友都有拋棄美國的念頭。


淡然小司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老二會取代美國成為老大嗎?此外,還有一個更根本性的問題——誰是老二?

問誰是老二,很多國人可能會笑而不語——這還用說嗎?其實還真得掰扯掰扯。在我看來,如果美國還勉強算個老大的話,這世界上還真不存在老二。我國的GDP總量的確位列世界第二,但其他方面恐怕還不能這麼說吧?軍事上,論核武,前面有俄羅斯,論常規,俄英法日各有千秋,論對外用兵打仗經驗,俄英法遠勝於我。科研上,亞洲的日韓,歐洲的德英法荷意瑞都有自己居優的領域。產業鏈上,我明顯處於中下游。政治影響力上,東亞之外鮮有我發揮作用的空間和機會。規則的制定上,我基本是適應接受而非塑造。總之,我國固然強大了,但很難說我們是美國之外這世界上無可爭議的二把手。中俄日歐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老二的頭銜,於我國名不符其實。

找不到老二其實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固然已風光不再,但尚未出現一個足以匹敵美國、挑戰美國主導地位的國家。也就是說,其他國家與美國的權勢差距仍然是明顯的,以致不能確切地說誰是老二誰可以取代美國的老大地位。

其實從絕對實力上看,美國並未衰落,美國的絕對實力一直在增長。我們之所以有美國衰落的感覺,那是因為中國發展太快了,以中國的速度衡量,所有的國家都是衰落的。中國的高速增長縮小了中美之間的差距,但是說到超越,恐怕還是為時太早。美國能成為老大,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有的因素則無法複製,如一戰二戰對歐洲的消耗和摧毀,得天獨厚的地緣環境。這裡我只講一件事。在上世紀30年代之前,美國的科學技術落後於歐洲,30年代希特勒迫害猶太人,一大批德國和東歐的猶太科學家移民美國,一些非猶太科學家也因為歐洲的動盪去了美國,這對於美國在科學上趕超歐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美國搞原子彈氫彈的科學家——泰勒,費米,西拉德等——幾乎都來自歐洲。這樣的條件,其他國家比不了。

我更傾向於認為,未來這個世界恐怕沒有什麼老大了,幾個重要國家——美俄中歐盟(或德),次一個層次的英法日印巴西南非,共同構成一個多級化的世界。此外,非國家行為體也將扮演重要角色。


進擊的女武神

除非美元不再霸權,就是說美元不再是世界通用貨幣,否則的話美國不會從老大滑落到老二的位置。
我們現在看美國的經濟、軍事、科技如此強大,都是美元霸權在支撐著。至今美國的GDP將近20萬億美元,實際上像蘋果、波音、微軟等給美國的GDP也就是5萬億美元,那些GDP都是從美元霸權得來的。通俗點講就是美國用美元收購其它國家優質且低價的產品(定價美國說的算),然後加價出售得來的GDP。

美國在1971年對外宣佈美元和黃金脫鉤後,就真正形成了美元霸權。美國便把國內的製造業搬移到其它國家,本國只保留一些軍工企業和高科技企業。其實美國現在是虛擬經濟,全部依賴國債、證券、期貨。
美國通過美元輸出,然後再通過戰爭和他國的經濟危機,再把美元縮緊、減稅、增息,使美元快速回流,掠奪世界各國的財富,美國就大賺了一把,美國稱之為市場經濟。

美國用賺來的錢大量投入軍事和科技領域,始終保持軍事和科技引領世界。


美國之所以擁有這麼強大的軍事力量,就是維護美元霸權,誰不用美元貿易結算就打誰。但是人們漸漸明白了美國在“剪羊毛”,開始聯合起來進行抵禦,美國要維持龐大的支出,導致外債猛增。美國外債增至一定界限,將會極大地降低美元的信用度,那麼美元就會失去世界貨幣的地位,這個時候美國不想滑落到第二也是不可能了。


適情雅趣

貨幣天然不是黃金,黃金天然是貨幣。

美國在一戰中是贏家,在二戰中是大贏家。儘管人們對美國參加二戰的初衷褒貶不一,但客觀上由於美國參戰,世界人民得以擺脫了德國納粹、日本軍國主義的蹂躪,因此保護了全球人民的生存、自由及人權。

美國在道義上贏了,在綜合國力有效增強上贏了;雙贏合一,它當了全球名正言順的老大。

本來另一個體積比美國更大綜合國力雖比不上美國卻相差不算遠的國家蘇聯是有能力和美國爭老大的,並且一直和美國抗衡。

美國對此非常清楚,且早就有了應對策略。美國總統胡佛早在1931年就說過,"我的一生的目的就是要消滅蘇聯。"看人家的動機、目標何等鮮明,何等明確!

想做世界的國家多了,蒙古做過老大,英國做過老大。德國發動一戰、二戰,目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想做老大。

怎麼想是自己的事,能否把願景轉化為事實,得由歷史作抉擇。

一個國家能否做大做強,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這三大要素中,人和是決定性因素。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國家者全民之國家。國家的核心是人民,沒有人民,哪有什麼國家?!

先有人,人成家,若干個小家聚集在一塊土地上,在此大前下"國家"才應運而生。就即是說人權先於主權,沒有樹木哪有森林可言?!

美國自建國之日起,就把人權寫進莊嚴的憲法。民主自此成為美國政治體制堅不可摧的基石,民心成為美國政治的靈魂。

許多人對制度力的認識只是小學生水準,甚至不知什麼叫制度力。但美國卻是靠自己全球獨一無二的制度力做大做強的。它的政治制度最大化凝聚人心,最大化的激發了人民的想象力、創造力。

人們往往看到的是現象:美國政治強硬,經濟實力雄厚、軍事力量強大、科技處在全球前列……

但卻忽視這是制度力在源源不斷為各個領域輸送動力這個根本。完全可以說,沒有制度力,美國不會呈現經濟、軍事、教育、科技齊頭並進領先全球的勢頭!

有人說美國之所以稱霸全球無非是兩大因素,即蘇聯解體,美元在全球逞強。

蘇聯解體是它機制不合理運行不下去;至於美元作為全球貨幣,則另有道理。

全球共230個國家(地區),為什麼不是除美元之外的其它任何一種兩種三種貨幣作為全球流通貨幣?!

這是美元不僅僅是流通貨幣,它的背後有全球最具實力的美國!

就最近幾年全球經濟總量排名,美國穩居第一,中國次之。這就是說有可能趕上美國的非中國莫屬。因此按美國實際增長率2、5%,中國為7、7%計算得出結論,15年後中國經濟總量能與美國持平。

然而這是在常態下的樂觀主義結論,變數多多,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再看另一組數據:中國人口是美國4倍,人均GDp僅相當於美國的七分之一!

人均GDp從8000到4萬(發達國家水平)美國耗時26年,日本耗時31年。

美國從世界老大下滑為老二、老三的可能性是有的,但至少30年以後。

縱現當今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30年能夠穩穩當當崛起,充大世界老大。

貨幣天然不是黃金,黃金天然是貨幣。

想一想,這話蘊含的哲理……


北斗星2013727

首先,美國從老大滑落到老二?由誰做第一呢?讓中國來?美國的GDP是十九萬億美元左右,中國現在是十三萬億左右,美國今年的增長率是3.2%,中國是6.5%,中國達到美國的GDP也是十五年以後的事情了這裡還有一個前提,中國的房地產業一直繁榮,不會崩盤,一旦崩盤,十五年就不可能了。軍事上,美國現有十二艘核動了航母,而中國是零,中國最先進的航母,還達不到美國已經退役的小鷹號(七十年代),也就是航母的差距應該是五十年,核潛艇美國擁有全球打擊能力,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差距更在五十年以上,空軍方面,美國的轟炸機有B52B1B2,其中B52是美國五十年代的產品,中國最先進的轟20還達不到B52的水平,更何況飛機發動機還在研發階段,差距70年,戰鬥F15F16F22F35,差距也應該有五十年,航空方面,美國六十年代實現了阿波羅登月,中國還沒有具體時間表,就算六十年!所以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中國和美國的綜合差距應該在六十年以上,再加上美國二百多年的積累,達到美國的國力也是百年以後的事情了,所以美國不會由老大變成老二。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這個問題,一直是網絡上津津樂道的話題。

可以肯定的說,近年來,美國確實在衰落。但也只是相比於以前高速發展的美國而言。雖然在經濟上美國的增速已經相當緩慢,債臺高築。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美國想要從世界老大的位置上跌落,暫時還看不到任何跡象。

從經濟上來說,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有專家提出2018年,最晚2020年,中國將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就算超越了,中國也仍是發展中國家,在眾多領域仍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再說軍事上,海軍11個航母戰鬥群、空軍上萬架主力戰機,各類運輸機上千架。遙遙領先的核武器庫。毫不誇張的說,美國的戰爭機器一旦開動,足可以對抗半個地球。


人們所說的世界老大,或者老二。其實並不能只看表面的經濟發展。而應該是綜合國力的比拼。目前,美國的綜合國力,依然是所有國家在短時間內無法超越的,至少在二三十年內老大依然是老大!無人能夠撼動!


大寶視頻

一、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的過程

1.美國首先成為了世界經濟第一大國。1864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北方工業資產階級戰勝了南方種植園奴隸主階級。南北戰爭結束,擴大了美國國內市場,也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了,美國經濟迅速起飛。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國人發明了電燈、電話、飛機等等,受益頗豐。1894年,美國工業總產值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到了1913年,美國工業產值在世界38%,遠遠高於英國的14%。

2.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獲得了與英國同等的軍事地位。1914年,在英國、法國、俄國組成的協約國集團與德國、奧匈帝國組成的同盟國集團之間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初期,美國並沒有加入,而是大發戰爭財,兩頭做生意。1917年2月,德國宣佈實施“無限潛艇戰”,損害了美國的利益。1917年4月,美國宣戰,幫助英法打敗了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成立了國際聯盟,不過因為美國總統威爾遜與國會關係惡劣,最終美國沒有加入國際聯盟,錯過了政治上與英國取得同等地位的機會。不過,1922年簽訂的《美英法意日五國關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美國取得了與英國擁有同等噸位海軍的權利。

3.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老牌強國,基本都打殘了。通過“雅爾塔體系”與“佈雷頓森林體系”,美國最終取代英國成為了新的世界霸主。聯合國、北約的相繼成立,意味著美國世界霸主地位的鞏固。

二、畢竟有新的世界霸主取代美國

縱觀美國成為老大的過程,其實是先全力發展經濟,首先成為經濟第一大國。然後,坐看當時的老大英國不斷地與德國死磕。最終,英國與德國的爭霸過程中兩敗俱傷,雙雙衰落。趁著英國、德國衰落之際,美國成為了新的老大。

今天,與當年的局勢有些類似。作為世界老大的美國,在總統特朗普的帶領下,竟然與盟友歐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都打起了貿易戰,儘管也沒有落下我們!不過,從長遠來看,特朗普可能會為美國獲得短期利益,卻損害了美國根本利益。美國的根本利益在於通過全球化實現了國家繁華,而特朗普的反全球化縱然一時得勢,也最終會給美國造成最大的傷害。當美國在傲慢中衰落下去,自然有國家取代美國,成為新老大。

歡迎大家討論,哪一個國家將會取代美國成為新老大?


美國觀察室

我來回答,到目前為止,美國還是一個世界級的超級大國,自二戰結束以後美國在短時間內,美國的經濟實力迅速超過了英國,成了世界上為一的超級大國,就平美國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還有美國的科技,航空領域都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國,美國的綜合實力就能頂得住半個世界的實力,




咱們在說說美國的經濟,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就顧自己的經濟,從來沒有考慮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處處以美國優先,就連跟隨美國的那些小夥伴歐洲和北約它都可以打壓就進日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就波及到了德國,韓國,法國,日本,等等好多的國家,這些國家以經向美國發聲了,準備開始反制裁會叫美國損失幾百億美元。



在說說美國的軍事方面,在軍事上美國那可是個最發達的國家,它的戰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還有最龐大的航母戰鬥戰鬥群共11艘航母,這11艘航母可以抵住半個世界還有航空,現在在太空飛行的衛星多一半是美國美國有世界上最多頂尖科技人才,



當今的美國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政治,都可以碾壓世界各國,美國的綜合國力包擴經濟政治軍事還有工業基礎國防力量,我認為美國從世界老大滑落到世界老二,那也不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十年八年之內美國是衰敗不了的,時間可以正明一切,也許在下去二十年和三十年,強大的美國也許會衰敗的,也許有一天美國真的會滑落到世界老二。


農叔LIFE

暫時不會。因為無論是政治、經濟、科技、軍事、文化等,至少十幾年內無國能撼動其霸主地位,它實在太強大了,最重要的是,它的國家運行體制很完善,一屆總統若讓美國過份偏離正軌倒行逆施,隨時會被彈劾,耽誤不了美國幾年。但美國的一意孤行,正在成為孤家寡國,正在被許多國家孤立。


巴山老九

這是個很大很複雜的問題,需要非常大的篇幅才能分析透。今天只是粗略分析下。

今的美國在經濟,科技,軍事,以及綜合國力都是排在世界首位。但是它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不是與生俱來的,也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美國倖免於一戰,在二戰中作為非主戰場的同盟國,它除了被日本偷襲了珍珠島,損失很小。但是藉助於兩次世界大戰大發戰爭財。從那時起,崛起成為世界老大。

從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去分析,任何一個事物都有一個產生,成長,發展,到消亡的過程。從整個世界發展歷史來看,沒有永遠稱霸世界的強國。 15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個國家藉助率先發展的航海技術先後分別開闢了穿越大西洋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線和開闢了到達美洲的航線。它們先後成為世界強國,又利用新航線和殖民掠奪在16世紀上半葉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國。

17世紀, 兩個靠掠奪強大的帝國沒有好好發展工業,被創立了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的荷蘭而取代,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國。荷蘭因為本國人口,本國面積等天然因素,發展受限,於17世紀末,失去了老大地位。

18世紀中葉起直到1894年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英國,法,德,俄等國家都先後都成為過世界第一大強國,誰都沒能長盛不衰,永霸世界。

看美國自身存在的無法根治的問題:壟斷財團,軍火商等控制著美國的國體,自身的經濟利益是核心,大肆掠奪是其手段,搶佔世界資源是其目的。 它在不斷壯大的同時,本國的根本矛盾不斷加深,經濟危機愈加頻道;在推平世界強權政治的過程中,干涉他國內政,強佔別國資源,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矛盾不斷激化。這些都會使美國經濟上受制,政治孤立無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關注世界經濟發展的人都注意到了,近幾年,雖然還是綜合實力第一的美國,經濟實力走下坡路,科技發展速度緩慢,軍事發展方面不斷被中,俄,日趕超。

由此可見,沒有永遠強大的國家,沒有永遠的第一大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