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源守護者:兩代人紮根深山23年只為那一泓清水

今年36歲的餘勤方和妻子施紅梅作為珠江源的第二代守護者,已經在這裡守護了整整11年。11年下來,12.5萬平方公里的保護區的各個角落他都走遍了,他笑稱自己“眼睛閉著也能在其中轉一圈”。如今,珠江源的水質常年能達到I類。廣東人能喝上清澈的珠江水,離不開珠江源兩代人的辛勤付出。

因為常年在大山中暴曬,餘勤方皮膚黝黑粗糙,但一雙大手卻像鐵鉗一般有勁。每次巡山雖然辛苦,但他卻似乎很快活,還哼著小曲。林海茫茫,泉水叮咚。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馬雄山,海拔2444米,是珠江正源。雖然已經是6月,山中的馬纓花依然怒放,香氣襲人。

夫妻倆11守護珠江源頭

珠江源守護者:兩代人紮根深山23年只為那一泓清水

餘勤方

馬雄山是滇中壩子上的一個平緩的山丘。走近看,馬雄山似乎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比周圍的小山丘也高不了多少。餘勤方笑著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誰讓它是珠江正源呢。”

在馬雄山的山腳下,在有一個寬20餘米、高六七米的山洞,洞口上方寫著“珠江源”3個大字。海拔2145米的這個崖洞,便是1942年和1952年兩次查勘認定的珠江源。廣東人所喝的珠江水,便是從這個崖洞發源,涓涓細流,綿延2200多公里,最終分成各個支流,匯入珠江。不過由於當前比較乾旱,洞口的水量較小,只剩下幾根像珠簾一般的泉水滴滴答答。餘勤方說,每年七八月份的雨季,山上的雨水跟著向下傾瀉,地下泉眼也向外冒水,洞口的1/3全部被流水覆蓋,會形成波濤震天的大瀑布,站在百米開外都能聽到。

1985年馬雄山所在地就被勘定為珠江源頭,整個珠江源保護區則是從1995年開始建設,其中核心保護區有12.5平方公里(約2萬畝),加上試驗區和緩衝區在一起,面積有100平方公里。而在這100平方公里內,沒有一家工業企業,尤其是核心保護區,更是全封閉,與周圍的村莊完全隔開。餘勤方和30多名管理員就常年守護在這2萬畝深山中。

既然是珠江源,水肯定是少不了的。餘勤方表示,整個珠江源保護區的水域面積大約有30萬平方米,主要分為3個區域。第一部分是崖洞及四周水域,大概有2萬平方米。第二部分是距崖洞直線距離1公里處有個滴水湖,面積約有20萬平方米。滴水湖再往上兩公里,有一個大沖水庫,水域面積有滴水湖的2/3。

珠江源的水源由三部分構成,第一塊是地下水。因為這邊是卡斯特地貌,水通過溶洞滲出來。第二部分是地表徑流水,雨季的時候,雨水蓄積下來流進水域。第三,水面以下有很多泉眼,彙集到洞口的湖中。因為水面下有很多泉眼,幾百年來珠江源從來沒有斷流過,哪怕在旱季。

在珠江源保護區駐守了十多年,對於保護區的各種典故,餘勤方也信手拈來。他介紹說,馬雄山山頂上若是落下一滴雨水,會有“一水滴三江”的奇觀。可別小看了這座小山丘,是重要的大江水系分水嶺。落在山上的水,向西向東向北,分別流入長江水系的牛欄江,以及珠江水系的南盤江、北盤江。

珠江源守護者:兩代人紮根深山23年只為那一泓清水

馬雄山山麓的這個巖洞是珠江正源,水面下有很多泉眼

每天巡山20公里

餘勤方到保護11年了,但還不是最“資深”的,不少管理員在這裡守護了20年。他時常聽一批老隊員們講起保護區剛建時的崢嶸歲月。那時,保護區沒有水,也沒有電,一到晚上,深山老林就是漆黑一片,就只能點蠟燭。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後來,條件改善了一些,上級給保護區這邊配了一臺柴油發電機,因為有時遇到緊急情況,黑燈瞎火的也不行。山大溝深,交通偏遠,是隊員們面臨的首個考驗。保護區距離沾益縣城有50公里,但在20年前,大約有40公里都沒有路,剩下的10公里是爛泥路,到了距保護區最近的花山鎮,全靠徒步,25公里的山路,通常要走上六七個小時。遇到下雨天,隊員們只好拄一根竹竿當柺杖,順著爛泥路往山上爬。所以,當時的第一代保護區隊員,基本上常年都守在山上,與外界完全隔絕,只有過春節的時候,才會回家一趟。

直到2010年之後,景區的條件才算有所改善,守護在這裡的工作人員才能看上電視,才算告別了與世隔絕的狀態。由於地勢偏遠,並且在保護區範圍內禁止開荒種地,20多年來,守護在這裡的人們吃的糧食、蔬菜都是從外面運進來的。肉類偶爾還能儲存一些臘肉,但新鮮蔬菜,在山中卻是極為稀缺。尤其是冬天,大雪封山,補給進不來,大夥可能連續一個星期都吃不上新鮮蔬菜。

雖然山中的日子苦了點,但對餘勤方來說,這片山林是他和妻子相識、相愛的地方,也是一家人幸福的起點。施紅梅是2008年從旅遊學校畢業,到珠江源保護區這邊實習當導遊,當時只有18歲,從那時起,兩人便擦出了愛的火花。如今,她是這裡的一名售票員。

說起珠江源保護區,餘勤方言語中充滿自豪。“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省共飲一江水,大家喝的珠江水,都來自我們這裡。我們紮根在這裡,其實是在替這四個省的老百姓守護著一泓清水。”

珠江源守護者:兩代人紮根深山23年只為那一泓清水

位於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馬雄山的珠江源頭

23年來沒砍過一棵樹

“保護區內還建有近20公里圍牆,森林覆蓋率達98%,植物達1800種以上。珠江源保護區屬大型溼地類型保護區,每年可直接儲水兩億多立方米。”說起珠江源的威水史,餘勤方停不下來。據他介紹,珠江源雲南松(伏地松)、元江栲、杜鵑花(馬纓花)、灰背櫟比較多,其它樹種不容易成活,因為這裡氣候惡劣,冬天最冷有零下10度,風很大,只有耐旱樹種才能活下去。

而對植物爛熟於心,得益於他每天20公里的巡山。山中毒蛇、蜜蜂到處都是,野豬也經常能見到,被蛇咬、被蜜蜂叮,那是家常便飯。有一次,他在巡山時,踩在一塊滑坡的石頭上,腳下打滑,他的腳骨折了。他只好忍著疼痛,用野草擰成草繩,將骨折的地方先固定住,然後,拄著一根樹枝,一瘸一拐地從山裡“匍匐”了出來。

讓餘勤方引以為豪的是,自從建立保護區以來,珠江源頭的山林裡就沒有主動砍過一棵樹,始終保持著原生林狀態。如今,樹林中落葉、腐殖質覆蓋層的厚度達到30釐米。餘勤方剛來的時候,還能看見保護區裡蜿蜒逶迤的城牆,像微縮長城一般頗為壯觀。現在保護區裡的樹木都長高成林了,也就看不到城牆了。餘勤方說,看不到圍牆是好事情,說明樹木長得茂盛,沒有遭到破壞和砍伐。

珠江源守護者:兩代人紮根深山23年只為那一泓清水

珠江源的水質清澈

珠江源頭常年I類水

每年12月到次年5月底是森林防火期,這是餘勤方最忙碌的時節。每年有近20萬人到保護區來參觀,一點火星都不能冒,是他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曲靖市沾益區每年都要派一個專業撲火隊進駐到景區,協助收繳貨源。周圍5個村委會也要跟保護區鑑定防火責任書,而保護區的護林員則要24小時巡山。餘勤山和同伴們還準備了風力滅火機、滅火彈、高壓水槍,還配有消防車,隊員們個個都會滅火,算得上一支“準專業”的消防隊。幾年前,上級投入30多萬元在馬雄山山頂建了視頻監控系統,方圓5公里範圍內有煙、火星點,都會報警。從建保護區到現在,沒發生過一起山火。

珠江源崖洞,30年前還讓人爬進去鑽洞玩,建保護區之後就隔離起來,禁止進去 。如今,只要不是雨季,湖中水都清澈見底,可以直接飲用,達到I類水標準。“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珠江源。” 餘勤方說。

珠江源頭會一直清澈下去

從保護區到縣城要50公里,初來時餘勤方也很不習慣,覺得太艱苦、太偏僻了。當時保護區只有10來個人,也沒有配車,員工個人也買不起車,要出去一趟,必須要走8公里,到外面的大路上,再在外面等小火車到沾益縣城,而火車則沒個準點,有時要等上一個多小時。

孤獨也是常年駐守在這裡的人們最大的敵人。山中實在沒有什麼娛樂活動,餘勤方來的前兩年,每天晚上都覺得閒得發慌,到山中看看樹木的長勢、聽聽鳥叫,成了他最大的樂趣。說起父母,餘勤方一臉愧疚,駐守深山,一年下來他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不超過半個月。但和其他人相比,餘勤方兩口子算幸福的了,保護區的30多名管理員中像他們這樣兩口子在一起的並不多。很多人都常年與家人分離,哪怕是春節也不能與家人團聚。因為越是節假日,保護區就越忙,越不能休息。

但幾年下來,他的心也平靜下來了。能把珠江源頭這2萬畝山林和30萬平方米水域保護好,別人一來看,誇讚他把珠江源頭保護得這麼好,水這麼清澈,山林這麼茂密,就讓他很有成就感,能樂上好幾天。“靠著這個信念,我才撐了這麼多年。”

因為待遇低,位置偏僻,招人也很困難,很多人來了一年就走了,尤其是一聽離城區幾十公里,節假日都不能休息,就把很多人嚇跑了。“我們有時需要一些專業素質過硬的人,但苦於條件所限,留不住人,只好自己培養人才,我們的有些導遊就是有護林員轉行過去的。”餘勤方時常跟新來的員工說,要懂得感恩、奉獻。他常拿自己的經歷教育新員工。2007年剛來時,他的工資只有600元,現在工資則有四五千元。剛來時,山裡連路都沒有,電視都不能看。“現在條件比過去已經好得多了,已經有人買車了,出去吃個夜宵也是有可能的。網絡了也有了。當時宿舍都是5個人一起住,我們馬上就要分配職工宿舍,每人一套。”

2008年的那場冰凍災害,是他最難忘的經歷。2008年的冰凍災害,雲南處於極度低溫,整個珠江源也遭遇“冰封”。那時他剛來才1年多,8公里的爛泥路還沒有硬化,進山的公路全部結著厚厚的冰層,外面的車進不來。餘勤方和在山裡值守的30多名同伴,斷電、斷糧、斷菜,手機也沒有信號,完全與外界失去聯繫。“當時沒辦法,能吃的都吃掉了,到最後只能吃土豆,最後吃了一個星期土豆,見到土豆就反胃。“直到大年初八,天氣暖和一點了,上面才派了一輛越野車過來,給他們送來了一些物資。

餘勤方上山一看,很多百年大樹上面都掛著冰凌,冰凌實在太重,把大樹都壓倒了,有些倒伏的大樹把路全都堵上了。據他粗略統計,光連根倒下的都有上千棵,局部受損的估計都有上萬棵,很多都是名貴樹種。“當時真是心疼啊,感覺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了一樣。”他連續多日組織除冰隊,上山將樹上的冰凌清除,然後將倒伏的樹木扶正,建起保護支架。

這些年下來,餘勤方逐漸感覺到自己愛上了這裡的一草一木和這一泓清水。他已經習慣了呼吸這裡新鮮的空氣,每次到城裡感覺呼吸都沒有那麼順暢。“習近平主席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更有幹勁了。請廣東的父老鄉親放心,我們一定會守護好珠江源,讓這裡的水一直清澈下去。”餘勤方語調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