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化”帶來經濟增長

“資本化”帶來經濟增長

市場化改革只是縮短了“財富”跟“錢”之間的距離,而“資本化”改革則是過去十幾年中國“錢”越來越多的更重要原因。也就是說,第二階段改革的直接效果是將以下四大類“財富”轉換成“資本”,使中國的金融資本大增。第一是土地和自然資源,第二是企業財產和未來收入流,第三是社會個人和家庭的未來勞動收入,第四是政府未來財政收入。——這四類財富是任何國家的核心資本源。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把這些資產、未來收入流轉變成資本,能這樣做的前提條件是這些資本源的產權被明確界定、能被買賣,最好是能以產權契約的形式自由買賣。

“資本化”帶來經濟增長

前面談到,1978年時,中國所有土地和自然資源是國有,不能交易買賣,所以,那時的土地、自然資源沒有資本價值。企業基本全是國有或集體所有,它們的資產和未來收入流當然也不可以買賣,更何況這些產權也沒清楚界定過。那時,老百姓的未來勞動收入流是否能被“資本化”呢?當然不可能,作為社會主義大機器中的“螺絲釘”,老百姓換工作、結婚都沒有自我決定的自由,都要領導批准,個人的雙手、大腦也屬於國有財產,個人的未來勞動收入不可能被金融票據化。所以,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是一個有財富但沒有資本的社會。

雖然在第一階段改革中商品交易自由、勞動力交易自由在中國慢慢恢復,人們可以選擇辭職換工作,也可以選擇以自我創業的形式使用自己的勞動力,但還不等於有資源資本化、企業資本化、收入流資本化、人力資本化了!正如前面所說,在財富、資產、未來收入能資本化之前,它們首先必須被產權化,產權的範圍和歸屬要清晰,而且這些產權必須可以通過票據化形式自由交易、流通起來才變成資本。

從80年代末開始,首先是股份制企業形式的恢復,在一片爭論中股票市場於1990年推出。對此後的資本化改革來說,當時圍繞股份制和產權的討論是非常基礎性的鋪墊工作,沒有那些討論,就沒有後來資本化改革所需要的認知儲備和法律制度上的深化。當然,在明晰了產權制度的同時,企業產權還必須從國有轉變成可以私有,否則,明晰後的產權只要還是國有,就不能真正做市場化的交易,從而就不能被資本化。好在從90年代初到現在,一方面是國有企業不斷民營化,私有經濟不斷髮展,另一方面是股市也在發展,包括境內股市和境外股市。這兩方面的發展大大強化了中國經濟資本化的能力,到今天A股市值達到17萬億元,境外上市公司市值近1.5萬億美元,相當於11萬多億元,境內外股市共為中國經濟提供了超過28萬億元的資本!上市後的公司股票本身就是新的資本供給,新資本供給量等於股票價格。

這28萬億元的金融資本代表的是什麼呢?其中一部分是這些公司有形資產的價值,比如廠房、設備等等,相當於公司的賬面值或說淨資產,反映公司過去的投入,但這只是公司市值很小的一部分,更大部分是公司未來收入的折現,是對未來收入的資本化。以無錫尚德為例,它的市值是53億美元,但其淨資產只有6.6億美元,是公司總市值的八分之一,所以,有46.4億美元是無錫尚德未來收益的貼現值。如果沒有股市這種未來收入折現機器,今天這46.4億美元的資本供給是沒有的,中國的“錢”就會少46.4億美元!中國銀行A股價格是每股淨資產的3.8倍,其中2.8倍是未來收入預期的貼現,因此中國銀行近四分之三的市值是未來收入資本化的結果!

也就是說,一個國家可以有千千萬萬個無錫尚德公司,但是,如果沒有股市這種未來收入折現機器,這些公司的未來收入流再多,這個國家也不見得有多少金融資本。比如,在80年代中國還沒有股市,中國企業也不少,只是不能在境內或到境外上市,所以中國當時沒有能力將未來收入流轉化成資本,中國就很缺資本,只好靠引進外資。

除股市之外,各類企業債也是將企業未來收入流做證券資本化的方式,可惜中國企業債市場規模還只有2千億元左右,僅為GDP的1%。當然,企業的短期銀行貸款和商業票據也是對企業未來收入的資本化,只是期限往往較短,資本屬性相對較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