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口第三多的地级市

漳州,福建省地级市,地处“闽南金三角”,陆域南北长187公里,东西宽127公里, 面积12607平方公里。博平岭横亘于西北,戴云山余脉深入北部境内。平和县的大芹山主峰海拔1544.5米,为全市第一高峰。九龙江全长1923公里,为福建第二大河。流域面积14741平方公里, 在漳州境内流域面积7586平方公里。此外还有鹿溪、漳江、东溪等主要河流。九龙江中下游平原面积720平方公里,是省内最大平原。 海域面积略大于陆域面积。大陆岸线519公里,岛屿岸线112公里,正面宽约128公里,呈北东走向。零米高程以上滩涂面积285.5平方公里, 可利用水产养殖面积117.2平方公里。

福建省人口第三多的地级市

漳州系历史文化名城,早于一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列入秦中央版图,属闽中郡。汉代,以梁山(今地名)为界,分属南越、闽越,延至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归于一统。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将军请建漳州获准,始设漳州州治,后又改称漳州郡、漳州府等,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福建省第六行政区,又叫龙溪专区,1969年改为龙溪地区,1985年改为漳州市。1985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沿海经济开放区,是全国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

福建省人口第三多的地级市

漳州市总面积12607平方公里,下辖2个市辖区(芗城区、龙文区)、1个县级市(龙海市)、8个县(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5个开发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台商投资区、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05万人、户籍人口508.19万人,是福建省人口第三多的地级市(仅次于泉州、福州)。

福建省人口第三多的地级市

漳州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盛产“五大名花”,水仙花、茶花、兰花、红梅、腊梅;“十大名果”,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枇杷、杨梅、桃、番石榴;主要海珍品,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红蟳、扇贝、牡蛎、泥蚶、鱿鱼等;木偶雕刻、珍贝漆画、九龙璧玉雕等旅游工艺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福建省人口第三多的地级市

漳州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南靖土楼;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号称“闽南碑林”,朱熹题称“溪山第一”的云洞岩;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天下第一奇石美誉的东山风动石;国家4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三平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涉台文物白礁慈济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史学界和建筑界的专家学者称为“国之瑰宝”、载入了《中国旅游名胜大辞典》的赵家堡;保存着53座完整的土楼的云水谣古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等旅游景区景点;明代旅游家徐霞客二度漂游的九龙江北溪;被誉为“东方的夏威夷”的东山岛;黄道周赞誉其“与黄山相似,当无不及或有过之”的灵通岩;此外,还有长泰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山乌礁湾国家海滨森林公园,南靖乐土亚热带原始雨林保护区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