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當媽時,誰還不是個傲嬌小公主!可當媽後,孩子一定會改變你!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去年我寫了一篇給我的媽媽,今年我想給自己寫一篇,畢竟我也當媽9年了。


回想懷孕前,那時的我真是個任性、傲嬌的小公舉,現在想想當時的一些事兒都不禁啞然失笑。

後來開始備孕,調整作息、調整飲食、鍛鍊健身,那是我第一次,為了一個目標,全方位調整自己,簡直脫胎換骨。

成功懷孕後,還沒開心幾天,便迎來了長時間的孕吐反應,持續了5個半月,別人懷孕都是胖了,而我瘦了20斤。

第一次覺得“瘦“真不是什麼好事。

沒當媽時,誰還不是個傲嬌小公主!可當媽後,孩子一定會改變你!

隨著孕吐而來的,除了瘦,還有壞脾氣,反正現在身邊人回憶,都說那時的我把他們折騰的不輕。

順利度過了很不好過的孕期,我終於迎來了我的兒子,當醫生抱著剛擦乾羊水的寶寶,讓我親一下時,我心裡的激動、感動、高興、傷感……一股腦兒都湧上來,要不是醫生事先和我打招呼,讓我儘量別哭,我想我大概會泣不成聲,不能自已。

看到小小的,好像只有一個熱水壺大小的攖而後,我的當媽生涯也正式展開了。

月子裡,為了出奶,我受了大罪,按摩——比生孩子還痛;中藥——苦到反胃;補湯——喝到暈眩,更艱辛的是:為了刺激乳腺不停分泌乳汁,我必須3小時排空一次母乳。定好鬧鐘,不分晝夜,堅持三小時擠一次奶,努力到黑眼圈氾濫、走路打飄,還是不夠寶寶喝,只能讓奶粉隆重登場了。

沒當媽時,誰還不是個傲嬌小公主!可當媽後,孩子一定會改變你!

孕期,為了胎教,為了今後更好的育兒,我開始學心理學,並考出了二級心理諮詢師證書。

我這個磕磕跘跘成長起來的媽媽,在書本的影響下,開始探索科學育兒。

但一開始,哪兒那麼容易啊,畢竟第一次當媽,理論知道的再多,到了真正實踐時,還是不停犯錯,幸好,我夠敏感,對孩子給的反饋信號基本上都能及時接收到。

正如《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所說:我生了7個孩子,我在和孩子相處中成長,並不斷完善我的育兒理念,但即使是今天的我,在和孩子相處中仍在不斷犯錯,但沒關係,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一直在路上,一直在進步,就可以了。

確實如此,犯錯不可怕,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犯錯了,然後及時學習、調整,重新來過,一切都還來得及。

沒當媽時,誰還不是個傲嬌小公主!可當媽後,孩子一定會改變你!

怎麼知道自己犯錯了呢?挺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敏感度,同時要關注孩子。

在母親和孩子互動中,有個特別重要的相處方式,便是“鏡印“,即孩子在母親眼中看到自己,以此來自我評價。

因此一個滿眼欣賞、喜歡、讚揚孩子的母親,會收穫一個自信、熱情、樂觀的孩子。

同樣,如果媽媽關注孩子,並保持一定的敏感度,便也能在孩子眼中的鏡印裡看到自己的問題。

我自己就有體會,某一句話令孩子的眼神瞬間灰暗了,讓孩子眼中噙滿了淚水,這不就是提醒我們反省的時刻到了嘛。

但如果都不去看孩子,那是一定感覺不到了的。

沒當媽時,誰還不是個傲嬌小公主!可當媽後,孩子一定會改變你!

現在,我兒子已經讀小學2年級了,但我知道,無論他多大,母親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永遠是最重要,而且影響孩子最深遠。

又到一年母親節,收到孩子自制禮物的時候,我告訴自己:育兒路上,終身學習,唯有和孩子一起成長,才能收穫最好的自己和孩子。

—End—


我是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對青少年及兒童心理問題諮詢,有長達10年的諮詢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