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第一個逆反期——“可怕2歲”,父母的正確應對方法

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普遍的表現就是“很難搞”,對家長橫豎都不滿意,凡事都喜歡自己拿主意,情緒不穩定,甚至有些孩子會用語言或行為和父母對抗。

而這樣讓家長頭疼的叛逆期,居然還有三個:2-3歲,“可怕的2歲”;7-8歲,“7歲8歲狗都嫌”;12-16歲,青春期。

看上去,差不多每隔4年便是一次育兒煎熬……其實沒那麼恐怖,瞭解每個叛逆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處理孩子的問題,便能和諧度過,還能增進親子關係。

面對孩子第一個逆反期——“可怕2歲”,父母的正確應對方法

雖然是三個叛逆期,但本質上是相互聯動的,前一個叛逆期,家長處理好了,後一個叛逆期相對就會平順很多。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家長表示,自己孩子沒有出現過青春期叛逆的行為,引得其他家長羨慕不已。

如果前一個叛逆期,家長沒有構建好養育關係,那麼到後一個叛逆期,便是秋後算賬,至青春期,更是會總爆發,加之青春期孩子能量增大,往往令家長措手不及。

但從另個角度來看,後一個叛逆期,也是修復之前不良養育關係的最佳時機,也就是說,孩子的叛逆期等於給了家長後悔藥,完全可以趁這機會,和孩子修補之前的養育漏洞。

面對孩子第一個逆反期——“可怕2歲”,父母的正確應對方法

由此可見,2-3歲,也就是俗稱的“可怕2歲”,是家長奠定養育關係基礎的重要時段。

那麼在此期間,家長該怎麼做呢?

心理學家艾裡克森的人格八階段裡說:在孩子1歲半到3歲期間,孩子掌握了大量的技能,比方說:趴、走、說話等等,自我意識的萌芽是這個階段孩子發展的重要特徵,他們會反覆的說“我來”,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講道理,往往顯得蒼白無力,更不宜與孩子對抗。

確實,這個階段的孩子,第一次呈現出類似“自負”的狀態,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所以經常會拒絕家長的幫助,選擇自己來,但結果,卻往往不是闖禍,就是壞事。

如果此時,家長用打罵的方式阻止孩子,那會讓孩子慢慢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但表面的順從,埋下的卻是內心的逆反,待到能力強大一點後,問題便會捲土重來。

面對孩子第一個逆反期——“可怕2歲”,父母的正確應對方法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怎樣的呢?

設定框架,告訴孩子什麼是堅決不可以做的,除此之外,可以讓孩子自由發揮。

框架要儘可能簡潔、條目清晰、數量適度、表述直白,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聽不懂太複雜的內容,也記不住太多條款,因此,只有簡潔才有效。

除此之外,還要反覆強調,越小的孩子記憶時間越短,如果只說一遍,孩子很容易忘記,要經常說,才能記憶深刻。

那麼這裡有個問題,就是生活中孩子的問題多多,如何只用簡單的幾條框架就能有效規範呢?

面對孩子第一個逆反期——“可怕2歲”,父母的正確應對方法

框架其實就是邊界,是底線,確實不能規範孩子的所有行為,如果孩子在框架範圍內,又做了有破壞性的行為,怎麼辦?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引開孩子,阻止繼續破壞行為

比如:框架是冬天不能玩冷水,因為會感冒,其他季節可以玩,那麼到了夏天,孩子要求玩水,家長可以讓他在浴室玩水,如果孩子玩的過火,打翻沐浴液,弄得浴室一塌糊塗,家長想阻止他再玩時,就可以問孩子:“寶貝,媽媽削了蘋果在桌上,去吃吧。”

關於轉移注意力,曾有人做過實驗,對2歲的孩子,只要同時打開收音機、洗衣機,這兩個電子設備發出的聲響,就足以使孩子放下手中正在玩的東西,轉頭尋找聲音源。

看,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轉移注意力就是這麼簡單。

面對孩子第一個逆反期——“可怕2歲”,父母的正確應對方法

如果孩子踩到邊框(底線)怎麼辦?原則問題堅決不妥協,但表情和語氣要溫和,做到溫柔的堅定。如果孩子已經觸犯,要有適當的懲罰,比如:罰站2分鐘、取消看電視的時間等等。

另外,在第一叛逆期中,父母向孩子全方位展示自己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和孩子一起玩耍時,要保持體力充沛、精力旺盛;和孩子一起閱讀時,要展現廣闊的知識面;和孩子外出時,全方位保護孩子,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如此,在孩子心目中,家長的權威感便樹立起來了。

面對孩子第一個逆反期——“可怕2歲”,父母的正確應對方法

用聰明的辦法,事半功倍地陪孩子度過叛逆期,讓孩子和父母更貼心,更信任,想到父母,便充滿自信和力量,這便是好的養育關係。

—End—


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對兒童及青少年、家庭、婚姻方面的心理諮詢有長達10年的工作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