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線行業競爭格局現狀

1 、行業發展情況

電影院線行業競爭格局現狀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電影行業發展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景泰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製的第一部影片。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中國電影的發展經歷了110多年的歷程。中國電影的發展,大致可分為4個時期:1905年至1931年,是中國電影的拓荒時期;1932年至1949年,是中國民族電影事業的探索時期;1949年至1966年,是中國人民電影的振興時期;1979年以後是中國電影的復興時期。90年代市場經濟實行後,中國電影產業經歷了原有國家控制體系難以適應市場機制的陣痛期。2002年,國家出臺了系列行業鼓勵政策,進行院線體制改革,開放電影製作及影院投資領域。隨後的十多年,中國電影市場進入高速增長的通道,電影供給和需求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在這一時期,作為中國電影產業的重要推動力之一,中國連鎖影院市場發展迅猛,電影票房屢創新高,複合增長率超過30%,並於2012年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

經歷了15年的狂歡,16年的失意,中國影市一方面不斷消化泡沫,一方面在消費升級和市場下沉中不斷挖掘需求。2017年全國票房以559億元收官,同口徑同比增長13.45%,觀影人次達到16.2億,同比增長18%。總人口人均觀影次數為1.17,首次突破1次。長期來看,我國人均觀影人次對比韓國人均3.5次、美國人均3.8次,依然有3倍滲透空間。預計未來三年票房增速保持在10%-15%區間,其中三四五線城市票房佔比接近40%,票房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未來將成為票房增長主要驅動力。整體購票線上化率達到81.7%,城市間票價差距逐漸縮小。

近幾年中國電影的成績和進步,再次印證了中國電影產業改革15年來取得的顯著經驗和突出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電影創作質量不斷提升,主旋律旗幟更加高揚;(2)電影創作呈現多類型、多品種、多樣化格局,中國電影新力量異軍突起;(3)全國影院建設如火如荼,電影市場基礎強勢擴大;(4)電影科技和互聯網的綜合發力,助推中國電影的蓬勃發展。

數據結果,促進了電影行業的公平競爭和電影票價向合理水平迴歸;網絡社交平臺成為電影營銷的新途徑,為優秀國產電影營造良好口碑發揮了重要作用;網絡成為電影衍生品的重要銷售渠道,同時也促進了更多電影后產品的開發,豐富了電影產業的結構層次;網絡大數據為電影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持,為中國電影的發展方向、產業定位、目標制定提供了基本參照。同時,電影也為互聯網領域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大量的機遇。

2 、電影行業產業鏈

我國電影行業產業鏈主要包括製片、發行、放映和觀影四個環節,主要參與主體包括製片商、發行商、院線、影院和觀眾。其中:製片商主要負責影片製作;發行商從電影製片商方面獲取影片發行權後,主要負責影片在全國範圍內的發行和營銷;院線從發行商處獲得電影拷貝後,負責向其所屬影院進行發行,並就影片在所屬影院放映進行統一安排;影院統一按照其所屬院線的排映計劃對影片進行放映;觀眾通過購買電影票進行觀影。

目前,我國電影發行採取院線發行制度,發行商需要與院線進行合作。由院線對其下屬影院進行影片發行,發行商不能直接與影院簽署電影放映協議。在經濟利益分配方面,我國電影產業主要採用票房分賬模式。在該模式下,各方根據協議,將票房淨收入(分賬票房=實際票房-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營業稅及附加)按一定比例進行分配。

3、行業競爭格局

目前電影放映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全國影院數量增長迅速,尤其是一線城市影院數量眾多,市場競爭程度較高。我國電影放映行業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區域化特徵明顯,部分影院以區域經營為主,具有明顯的區域競爭優勢。影院選址通常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在同一商業設施中一般較少出現多家影院共存的情形,此外,影院還具有一定的服務半徑,超過服務半徑的影院之間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因此影院建成後,主要面臨同一商圈內其他商業設施中影院的競爭。

電影院線行業競爭格局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