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

旬陽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秦巴山區東段,居東經103°58′至109°48′,北緯32°29′至33°13′之間。東鄰白河縣、湖北省鄖西縣,南接平利縣和湖北省竹山縣、竹溪縣,西連漢濱區;北與鎮安縣、湖北省鄖西縣相壤。縣境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寬約79公里,周長約390公里。縣城位於漢江、旬河交匯處,新城區沿旬河西岸向上擴展延綿幾公里,北段為縣城老城區,因旬河入漢江處呈“S”形,故今又稱“太極城”。

襄渝鐵路在縣城西北劉灣社區設站,由此經襄陽、鄭州、石家莊至北京西全程1518公里,西經安康、達州至成都全程799公里,至重慶562公里,至漢中284公里;西康(西安至安康)鐵路貫旬陽北區,在城北白柳鎮設旬陽北站,由北經鎮安、柞水至省會西安213公里,向西至安康46公里;西康高速公路橫穿旬北,在小河鎮設出入口,由此至西安158.9公里;十天(十堰至天水)高速縱貫旬陽南部,在呂河鎮設出入接口。

全縣總面積3554平方公里,轄21個鎮,是陝西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區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國文明村鎮建設示範縣,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省級治安模範縣。

2017年12月,入選首批陝西省全民健身示範縣。

  • 中文名稱

  • 旬陽

  • 外文名稱

  • Xunyang County

  • 別 名

  • 太極城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縣

  • 所屬地區

  • 陝西省安康市

  • 下轄地區

  • 城關鎮、關口鎮、蜀河鎮等22個鎮

  • 政府駐地

  • 城關鎮

  • 電話區號

  • 0915

  • 郵政區碼

  • 725700

  • 地理位置

  • 陝西省東南部

  • 面 積

  • 3554平方公里

  • 人 口

  • 45.82萬(2016年戶籍人口)

  • 方 言

  • 中原官話-關中片(秦語)-旬陽話、江淮官話-竹柞片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

  • 著名景點

  • 旬陽文廟、靈崖寺省級森林公園、孟達墓、文星塔、羊山、蜀河古鎮

  • 機 場

  • 安康五里鋪機場、安康富強機場

  • 火車站

  • 旬陽北站、旬陽站

  • 車牌代碼

  • 陝G

  • 現任領導

  • 縣委書記:梁濤 縣長:陳紅星

  • 知名院校

  • 旬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知名人

  • 郭家學

建制沿革

商朝末年,武王伐紂之時,其聯軍中的“庸”人,就活動在今湖北省鄖陽西部的堵水盆地及包括今旬陽縣在內的陝西省安康地區。

春秋時期,庸人一度為大巴山區先進的族落之一,之後,隨著熊繹受封,楚國日益強盛,庸人逐漸衰弱。公元前611年楚國大飢,庸人叛逃,楚人依蒍賈之計,聯合秦人、巴人,攻滅了庸國。從此,旬陽地區歸屬楚國。

公元前312年,秦楚戰于丹陽,楚敗,秦乘機奪楚漢水上游之地,新置漢中郡,旬陽地區遂歸於秦。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二年)秦楚和好,第二年,楚懷王與秦昭王結盟,秦歸還原屬於楚國的上庸六縣,旬陽地區又重歸於楚。公元前280年,秦伐楚,楚敗,割上庸及漢水以北之地予秦,此後,旬陽地區復歸於秦。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旬陽地區屬漢中郡。

公元前209年,劉邦部下酈商遣將攻克旬關,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始置旬陽縣。公元8年,新都侯王莽代漢立新,曾改漢中郡為新成郡,旬陽屬之。

公元25年,東漢建立,今安康地區為公孫述勢力範圍。30年,光武帝劉秀遣李通攻克西城縣(今安康市),旬陽地區歸於東漢。東漢時期,廢旬陽縣,以其地併入西城縣,隸於漢中郡(治今漢中市)。191年,張魯攻取漢中郡,旬陽地區歸屬張魯。211年,曹操打敗張魯,於西城縣治置西城郡,旬陽地區屬之。219年,旬陽地區為益州牧劉備所有。

220年(東漢延康元年),關羽兵敗身死和孟達投降曹魏,西城郡歸屬曹魏。三國時期,旬陽地區一直屬於曹魏。魏文帝曹丕即位初,並西城、上庸諸郡置上庸郡(治今湖北省竹山縣上庸故城),由孟達任郡太守。不久復於原西城郡地設魏興郡,移治洵口(今旬陽縣城)。魏興郡在三國時,隸屬於魏之荊州(治今河南省新野縣)。

265年,晉王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280年(太康元年),復置洵陽縣,並於洧溪口(今蜀河鎮)置興晉縣,洧溪(蜀河)以西屬旬陽縣,淯溪以東屬興晉縣。旬陽、興晉二縣,在西晉時,先屬荊州(治今湖北省江陵縣),繼屬涼州(治今陝西省漢中市),一直隸於魏興郡(治今湖北省鄖西縣上津)。西晉末年,巴氐族豪強李特率領蜀地流民起義,佔據益、涼二州,旬陽地區一度歸屬李特及其子李雄的成國(十六國之一)。

317年,東晉建立。東晉時期,旬陽、興晉二縣,仍屬晉魏興郡(移治西城縣)。379年,前秦(十六國之一)帝苻堅大將韋鍾攻陷魏興郡,旬陽地區歸屬前秦漢中郡。384年,東晉車騎將軍桓衝部將郭寶北伐,收復魏興郡。旬陽地區重歸於晉。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改國號為宋。不久,北魏統一北方,中國出現了南北兩個政權對峙的局面,即所謂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旬陽地區歸屬多變,沿革紛繁。

420~479年(宋),旬陽的南區、中西區、北區為旬陽縣,東區屬興晉縣,均隸於魏興郡(治西城縣)。

479~502年(齊),旬陽境內的旬陽縣和興晉縣仍隸於魏興郡。

502年,蕭衍乘齊內亂,奪取帝位,改國號為梁。自宋至梁,旬陽地區一直歸屬南朝的梁州(治南鄭縣,即今漢中市)。503年(梁天監二年),梁州刺史翟遠投降北魏,旬陽地區改歸北朝,屬北魏之東梁州(以安康郡治置,治今石泉縣東南石泉嘴)。535年(梁大同元年),北魏東梁州刺史元羅降梁,旬陽地區又歸於南朝。梁不久改東梁州為南梁州。552年(梁承聖元年),西魏大冢宰宇文泰遣大將王雄侵略山南(秦嶺以南),攻陷魏興郡(治西城縣),以其地置東梁州,旬陽地區復歸北朝。

552年,西魏於洧溪口置洧陽縣,又以洧陽縣置洧陽郡,並於淯陽縣西16公里之漢江南岸黃土山西置黃土縣。同時,以洵州為洵陽縣,並以洵陽縣治置洵陽郡。554年(西魏廢帝三年)改東梁州為金州(州治及西城縣治由今安康市漢江北岸移至南岸今址)。洵陽郡及洧陽郡均屬之。

556年(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氏代西魏稱天王,建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北周初,改洧陽郡為長岡郡,並改洧陽縣為長岡縣,翌年廢長岡郡及長岡縣,將赤石縣、甲縣、臨江縣(均在今湖北省鄖西縣及陝西省白河縣之間)併入黃土縣,移黃土縣治於原長岡郡地,隸於甲郡(治今鄖西縣甲河關)。北周時期,洵陽郡所轄之洵陽縣及甲郡所轄之黃土縣,均隸於新置之金州總管府(治金州)。

581年隋朝建立,罷天下郡,洵陽郡和甲郡俱廢。607年,以郡統縣,洵陽、黃土二縣分隸於西城郡、上津郡。

617年底,唐王李淵遣李孝恭為山南遭招慰使,佔領西城郡。618年,李淵逼恭帝楊侑讓位,建立唐朝,當年(武德元年)改西城郡為金州,洵陽縣屬之,改上津郡為上州,黃土縣屬之。624年,廢洵州,其地隸屬金州。

925年,後唐中宗滅蜀,洵陽、淯陽二縣歸於後唐,隸屬金州戎昭軍節度使。936年,石敬瑭滅後唐,建號為晉,洵陽、洧陽二縣改屬後晉。947年,劉知遠代後晉稱帝,建號為漢,洵陽、洧陽二縣歸於後漢。951年,劉知遠部將郭威代漢,建號為周,洵陽、清陽二縣又歸於後周。後晉、後漢、後周時,洵陽、淯陽二縣均隸屬金州懷德軍節度使。

960年(後周顯德七年),掌握兵權的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策動“陳橋兵變”,代周稱帝,建立宋朝,是為北宋。966年,省洧陽縣入洵陽縣,今旬陽縣境域蓋從此略定。北宋時期,洵陽縣一直隸於金州,屬京西南路,改昭化軍節度。

南宋時,洵陽縣仍一直隸於金州,先後屬利州路金均房州鎮撫使、京西南路、西川宣撫司、金房開達宣撫使及利州路。南宋末年,洵陽縣為蒙古所有。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是為元朝。1279年,南宋滅亡。元朝滅宋之後,因洵陽縣境民居寥落,遂廢縣,設洵陽巡檢司,隸於金州,屬陝西行中書省興元路總管府。

1368年,明朝建國之後,派鄧愈率軍由均州、房州一路西進,攻下洵陽縣東部牛心石諸山寨,在蜀河迫使陳友諒“漢”政權平章張子貴投降,佔領洵陽。1370年(洪武三年),復置洵陽縣。1372年,洵陽還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漢中府金州。1376年,改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為陝西承宣布政使司。1476年,以洵陽縣白河堡析置白河縣,析洵陽縣東部漢江以北金錢河流域入新置之鄖西縣。第二年,以金州兼屬鄖陽巡撫。1583年(萬曆十一年)以水毀州城,改金州為興安州。1595年(萬曆二十三年),改興安州為直隸州,直隸於陝西承宣布政使司,不再屬漢中府。

1644年,明朝滅亡,清朝建立。明清之際,洵陽地區抗清鬥爭彼伏此起,接連不斷,直至1646年(順治三年)前後,清軍才佔領興安州及所屬的洵陽縣。1662年,興安州不再兼屬鄖陽巡撫。1673年(康熙十二年)吳三桂起兵反清。1675年,清興安遊擊王可成起兵響應,洵陽縣遂為吳三桂所有。1679年冬,侵略者清撫遠大將軍圖海率兵由商州舊縣關南下,在洵陽兩河關出其不意,一舉攻破吳三桂部將韓晉卿七營,乘勝侵略佔領了洵陽縣及興安州。興安州於1782年升為興安府,洵陽縣屬之。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清朝的最後一位洵陽縣知事白玉昆(滿族)被逐。民國初年,洵陽縣隸屬陝西省漢中道。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廢道,直隸於省。1935年設陝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改為陝西省安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洵陽縣屬之。

1934年底至1936年間,洵陽縣東北部聖駕河、竹筒河一帶,曾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開創的鄂豫陝革命遊擊根據地的一部分。1948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洵陽縣東區,中共上關縣委、上關縣政府遷至蜀河鎮。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東區蜀河、雙河一帶是共產黨和國民黨武裝力量激烈爭奪的地區。1949年5月,洵陽縣民主政府在湖北省鄖西縣境成立。7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湖北西進,再次解放洵陽縣東區,8月10日,洵陽縣民主政府由鄖西移治蜀河。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11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軍五十七師解放洵陽縣城。洵陽縣民主政府隨之遷至縣城,隸於陝甘寧邊區安康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洵陽縣改隸於陝西省安康分區專員公署。1959年改屬陝西省安康地區。“文化大革命”中,地、縣行政機構改稱革命委員會。1980年,旬陽縣革命委員會改為旬陽縣人民政府,安康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稱安康地區行政公署,旬陽縣屬之至今。

旅遊

楊泗廟

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

楊泗廟

楊泗廟位於蜀河鎮古渡口上崖,坐西向東,北依山坡,據殘碑推斷,該廟建築年代為乾隆年間,其雖名為廟實為船幫會館,因其內供奉船工始祖楊四爺,故取名“楊泗廟”。楊泗廟正門兩側有青瓷嵌貼對聯一幅,上聯是“福德庇洵州,看廟宇巍峨,雲飛雨卷巋屹立”;下聯為“威靈昭漢水,喜梯航順利,浪靜波平任遨遊”。因楊泗廟是“船幫”乞求神佑之地,故其戲樓又名“明德樓”。正殿居中原供有楊四爺神像一尊,身高丈餘,煞似威嚴。殿角左右各有石碑一通。左側字跡毀損無存,無從考證。右碑為“洵陽知縣嚴謹埠頭訛索船戶告示碑”[27]

蜀河清真寺

蜀河清真寺位於旬陽縣蜀河鎮,在小鎮的北部矗立著一座清真寺,據稱這座清真寺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後在民國5年得到擴建。整個建築佔地1.7畝,有磚木結構大殿4間120平方米,廂房、水房、經堂共18間362平方米,別具特色,是漢江流域著名的清真寺,寺院裡的一房一木都透露著古樸。

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

旬陽蜀河清真寺建於明末加精年間,至今已有370多年的歷史。屬於旬陽縣最早、規模最大的清真寺,該寺位於蜀河古鎮興文橋西側(現鎮政府辦公大樓後側)依巖而建,濱水而落,整個建築佔地1.7畝,有磚木結構大殿4間120平方米,廂房、水房、經堂共18間362平方米,古樸典雅、莊重肅穆,與阿拉伯建築風格迥然不同,別具特色,是漢江流域著名的清真寺,也是本市的一大人文景觀。特別是那99階攀緣而上的青石臺階,直通宏偉的清真寺大門,格外令人神往,恰與安康市二級保護文物黃州館,楊泗廟遙相呼應,成為蜀河古鎮的八大景觀之一。幾百年來,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和呵護,該寺不斷進行維修、擴建,使它更顯示民族建築的特異風格和文化底蘊。寺管會引導全鎮回民群眾在黨和國家的法規、法令下進行規範化的教務活動,140餘戶回民群眾在寺管會的引導下愛國愛教,注重各民族之間的大團結,在民政和當地政府的大力關懷和資助下,先後投資12萬元,首創以寺院為主的房地產,搞商房開發,率先建成8間4層門面房對外出租,年收入一萬餘元,基本解決了該寺的日常開支,免除了全鎮回族群眾應奉獻的乜貼和其他經濟負擔。

羊山生態旅遊區

羊山生態旅遊區位於旬陽縣構元鄉,區內地形多變,深切峽

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

谷,植被覆蓋較好,常年溫度適宜,夏季七、八月份最高氣溫不超過30℃。羊山生態旅遊區共分為東庵八卦迷宮遊樂園、清明河峽谷探險區、八里川觀光遊覽區、羊山民俗文化村、羊山坪中心服務區、環境保育區等六大功能區。[28]

公館自然風景區

公館自然風景區位於南羊山北麓,距太極城85公里,旅遊資源豐富,不僅有美麗的自然

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

風景,也有神奇的傳說,相傳漢相張良曾隱居於此,現有張良廟、張良洞、張良飲馬谷、張良後花園、繫馬樁等遺蹟。公館自然風景區以西溝景區為核心向周邊輻射。

知名景點有:張良問卦、石虎下山、神龜向天、八仙下凡、娘娘廟、鳳凰山賞景、駱駝嶺探險、響水潭瀑布,黃龍洞、黑龍洞風格各異的十級飛瀑、大寨、小寨、二郎洞、石筍、張良飲馬谷等。

該風景區規劃總面積37.3平方公里,有前景及入門景區、中心服務區、黑龍洞觀光遊覽區、惠家溝休閒度假區、張良廟文化遊覽區。張良道探險獵奇區、飲馬谷野營度假區、羊山草甸遠足觀光區、開發後備區、生態保護區,是我縣不可多得的自然與人文複合山水型旅遊景區。

旬陽太極城

旬陽天然太極城。旬陽縣城是天然太極城,漢江和旬河在旬陽縣城交匯。由於億萬年來旬河河床不斷下切侵蝕、沉澱堆積,使河床形成“S”型圖案繞城而過,依然組成一幅天然太極圖案。陰魚島和陽魚島,首尾相逐,對稱互抱,惟妙惟肖,最為奇特的是陰陽魚眼位置分別生長著一棵千年古柏,歷經千年依然枝繁葉茂。大自然

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

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秘、神奇的天然太極城。早在清乾隆年間就有詩句這樣描述:“滿城燈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繞太極”,證明太極城的稱謂由來已久。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文人墨客作詩來描寫太極城之美:“仞望俯瞰江河流,太極突現山城秀”、“南望漢江,北鎮旬河,江河鎖鑰旬陽城;東倚靈崖,西依林園,秀麗妖媚太極城”。旬陽天然太極城是目前國內唯一世界罕見的自然奇觀,是不可再生的旅遊資源。

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

太極城內的主要景點有旬陽文廟,是陝南較大的一座縣級博物館,建築風格獨特,古色古香,館藏文物3000多件,其中以國寶級象牙算籌和北魏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為最;還有靈崖寺省級森林公園,孟達墓、文星塔等人文景觀,可在宋家嶺觀景臺欣賞天然太極城,旬河漂流也是來旬遊客必選的遊樂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