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

平利縣,隸屬於陝西省安康市,介於北緯31°37′—32°39分、東經109°—109°33′之間,東鄰湖北竹溪縣,南接重慶市城口縣, 西連陝西省安康市嵐皋縣,北靠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旬陽縣、居陝、鄂、渝三省交界處,屬典型的省際邊關縣。縣城距安康市中心城區60千米, 距省會西安市263千米。

平利縣是“女媧故里”。平利是西北知名的茶鄉,全縣擁有生態茶園15萬畝,絞股藍3.8萬畝,是全國絞股藍生產第一縣和西北名茶大縣。

截至2016年,平利縣下轄11個鎮,全縣戶籍人口23.27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7.29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5027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2.5945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0958億元。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為14:68:18。

  • 中文名稱

  • 平利縣

  • 外文名稱

  • Pingli County

  • 別 名

  • 女媧故里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

  • 陝西省安康市

  • 下轄地區

  • 11個鎮

  • 政府駐地

  • 城關鎮新正街395號

  • 電話區號

  • 0915

  • 郵政區碼

  • 725500

  • 地理位置

  • 陝西南部

  • 面 積

  • 2627平方千米

  • 人 口

  • 23.27萬(2016年戶籍人口)

  • 方 言

  • 江淮官話-竹柞片-平利話、中原官話-關中片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大陸溼潤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女媧山風景區

  • 車牌代碼

  • 陝G

歷史沿革

石器時代,平利縣境內已有先民活動;

夏代,平利屬梁州;

商周屬庸國;

春秋先屬巴國,後屬楚國;

戰國先屬楚後屬秦西城縣(縣治在今安康市漢濱區);

秦屬西城縣;

西漢屬漢中郡長利縣;

東漢光武六年(30年),廢長利縣,先後併入鍚縣(今白河縣)、西城縣;

三國屬蜀鍚縣;魏屬鍚地上庸郡;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以上廉水為名置上廉縣,此為平利縣置縣之始,屬荊州上庸郡,

東晉廢上庸郡;南朝宋齊分設上廉、吉陽縣,屬上庸郡。北朝名吉安縣屬安康郡;

隋改吉安為金川縣,屬金州西城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以平利川名置平利縣,屬金州。武德八年(626年)縣城遷移到古聲口南部;

五代屬金州;

宋先設平利縣,後併入西城縣,後再復置;

元屬金州設巡檢司;

明覆設平利縣,先屬大寧州(今重慶市巫溪縣)後屬興安州;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興安升州為府,平利遂屬興安府。嘉慶十年(1805年)縣治由老縣移治現縣城;

中華民國初年沿用清制,民國二年(1913年)撤府設道,平利屬漢中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陝西省撤道後為省直屬,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起屬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5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解放平利縣城。7月10日,再次解放後建立人民政權。12月20日,平利縣全境解放。至1950年1月1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屬陝南行政主任公署安康專署領導。此後屬安康專員公署、安康地區行政公署。縣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老正街。1989年9月縣政府機關由城關鎮老正街遷至城關鎮新正街。2000年12月,安康撤地設市,改安康地區為安康市,平利縣遂屬安康市管轄。

風景名勝

天書峽景區

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

天書峽景區

位於平利縣八仙鎮和正陽鄉境內,與安康市鎮坪縣、嵐皋縣及重慶市城口縣接壤。總面積200餘平方千米,包括天書峽、龍洞河和太陽坪草甸三個景點。天書峽景區屬自然封閉的原始森林區,獨特的冰川及喀斯特地貌造就了眾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優美的傳說賦予景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陝南地區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優勢品牌景區。天書峽景區位於安康-平利-神農架-武當山黃金旅遊線上,207省道橫貫景區全境,景區內原始森林、峽谷瀑布、高山草甸、天池、石林、溶洞獨具特色,有陝南“九寨溝”之美譽。

女媧山景區

女媧山景區位於平利縣中部的女媧山,西距安康市30千米,東

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

女媧山景區

距縣城15千米,景區面積62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達95%。專家考證此山是女媧聖母的治所,有女媧墓、女媧廟、玉皇宮、火神廟、舍利塔群、武皇太子墳等古遺蹟尚存。女媧山自然風光秀美,“女媧雲海、女媧日出、中皇晴雪、松林聽濤”等生態自然風光交相輝映。景區的自然價值、文化價值都很高,加之交通便利,是規劃中平利縣生態旅遊的核心景區,也是安康市範圍內的一座始母聖山和文化名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