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股擴容與百股破淨就是底部?老黃曆翻不得了!

白菜股擴容與百股破淨就是底部?老黃曆翻不得了!

最近,A股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一邊是藥明康德、工業富聯、寧德時代等獨角獸上市狂歡,小米CDR估值千億美元的討論,一眾新經濟公司、中概股躍躍欲試A股上市,一邊是部分小盤股閃崩、“白菜股”大擴容、百股破淨。

在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市場行情中,不少市場人士認為目前已經處於熊市後期,市場底部特徵更加明顯,對於價值投資者是非常難得的佈局時期。但投資者看到百倍市盈率的獨角獸新經濟公司、股價800元的貴州茅臺,也不禁迷惑:如何看待這種結構性行情?A股市場底部真到了嗎?什麼時候可以抄底?

伴隨著市場下跌,A股再度出現市值低於10億元個股。端午節前,A股直逼3000點關口,創2016年10月以來新低。伴隨著股票下跌, 除去進入退市整理期的退市昆機外, A股又多出一家市值低於10億元的股票,而且是非退市股票。

6月15日,*ST皇臺報收5.58元,總市值9.9億元,正式跌破10億。*ST皇臺是甘肅的一家白酒公司,近年來內訌不斷,公司治理混亂,甚至一度計劃出售白酒資產並轉型。2013年以來*ST皇臺基本處於虧損狀態。2018年一季度公司又已經虧損1308萬元。此前,公司庫存酒離奇失蹤曾經震驚市場。2018年1月底,皇臺酒業稱在進行年終存貨盤點中發現,成品酒存在庫虧約6700萬元的嚴重問題,約100萬瓶庫存酒“失蹤”。

除了*ST皇臺和退市昆機兩家公司最新總市值低於10億元以外,還有一批公司市值也正逼近10億元。目前,共有9只股票總市值低於12億元,32只股票總市值低於15億元,193家公司總市值低於20億元。

不但低市值個股增多,“仙股”也開始出現。早在今年2月,*ST海潤就以0.87元成為A股唯一一隻“仙股”。目前,A股股價低於1元的公司數量有1家,低於2元的公司數量有19家,低於5元的公司數量有536家。

在低市值白菜股、仙股出現的同時,A股再現“百股破淨”。目前,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的破淨股數量達到135家,創下近5年新高。從破淨股所處行業來看,房地產、銀行、交運設備、採掘等板塊成為此輪破淨潮主力。當前A股破淨股占上市公司總量的3.83%。這一數據比2008年1月時的14.28%、2013年6月的6.53%要小,但比2016年1月熔斷時的1.89%和2012年1月的2.77%略高。

白菜股擴容與百股破淨就是底部?老黃曆翻不得了!

歷史數據顯示,當上證綜指處於低位時往往伴隨著破淨股的大面積湧現,破淨股數量常被用來衡量市場見底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市場已經處於熊市後期,底部特徵已經更加明顯。那麼,破淨股與白菜股大增、仙股出現,意味著A股真的到底部了嗎?

除了資金面因素以外,目前的這種破淨股與白菜股大增、仙股出現,與A股底部關聯性越來越低,並不能得出A股到底部的市場結論。原因在於,目前的市場生態與以往已經大不相同,投資邏輯也已經生變。於無聲處聽驚雷,A股已經不再是過去的A股,市場正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革。繼續套用過去破淨意味底部的公式就是刻舟求劍,以破淨股和白菜股數量衡量市場底部的老黃曆翻不得了。

近年來,嚴監管、IPO常態化、外資及國內機構投資者比例的不斷抬升,使A股市場的投資風格逐漸變化,過去“散戶市”的題材投機風格開始讓位於藍籌成長主導的價值投資。2017年或許可以稱為A股進入“機構市”新時代的開端,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於無聲處悄悄變化,機構主導市場時代已經到來。機構投資者漸成A股市場主力軍,由此帶來了市場行情、投資風格的顯著改變。

白菜股擴容與百股破淨就是底部?老黃曆翻不得了!

A股市場進入“機構市”新時代的大背景,是近幾年日益明顯的金融全球化和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的加速。6月12日,央行、國家外匯局發佈新規,宣佈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實施新一輪外匯管理改革,以進一步簡化管理、便利操作,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在A股成功入摩之後,證監會目前已著手研究新的制度與工具安排,以便儘快將目前的A股納入MSCI的因子從5%提高到15%左右。而早在去年,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的境內人民幣股票資產已經超過1萬億元大關。在深港通和滬港通的南北向成交量不斷擴大的同時,滬倫通也有望年內正式推出。

外資及國內機構投資者比例的不斷抬升,使A股市場的投資風格逐漸變化,過去“散戶市”的題材投機風格開始讓位於藍籌成長主導的價值投資。A股市場呈現機構化、國際化趨勢,股價結構劇烈調整,市場生態開始重塑。相對應的是,相當數量的無業績支撐的、靠“講故事”的中小市值股票開始邊緣化,每天成交量寥寥無幾,這些股票將越來越邊緣化甚至將來淪為“仙股”。

一個新的市場正在醞釀成型,新的市場投資機會也在來臨。在市場過渡期,估值虛高的無業績支撐的公司上演閃崩一點也不意外,這只不過是新市場誕生的陣痛。面對市場的變化,投資者需要及早轉變,儘快脫離侵染多年的過度投機文化。

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的白菜股、仙股、破淨股大增,正是A股結構性行情的特徵,是市場生態重塑的一部分。上市公司股價將按業績重新排隊,無業績支撐的題材垃圾股跌回白菜價,正是價值投資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