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今日|1月15日關鍵詞:大英博物館、五角大樓、原子能反應

1759年1月15日 大英博物館開館大英博物館建立於1753年,是全球首家國立公共博物館,1759年1月1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大英博物館一直自詡是人類跨文化研究的平臺,目前每年來這裡通過參觀藏品接受“啟蒙”的全球觀眾,數以百萬計。大英博物館原本以一個普通平民漢斯·斯隆的收藏品為基礎設立。當時斯隆豪邸被稱為“博物館和圖書館”,收藏了大量的博物資料和書籍、手抄本。他把博物資料分類收藏在三個房間,圖書數據則分類擺在六七個房間。博物資料有祖母綠、黃玉、紫水晶、藍寶石、石榴石、紅寶石、鑽石等寶石,種種礦石,罕見的昆蟲,各式各樣的貝殼、珊瑚類標本,以及動物標本,總共2萬件。古美術的收藏則有埃及、希臘、羅馬、英國、美國、日本等地的文物,總共數千件,各種古硬幣有32000件,繪畫和素描也有300件。

史上今日|1月15日關鍵詞:大英博物館、五角大樓、原子能反應

1753年1月,斯隆去世,3月,西敏寺召開議會討論國家是否支付2萬英鎊來接受漢斯·斯隆在遺書中交代的收藏品,並獲得議會通過。6月7日,議會向國王提出設立大英博物館的法案。大英博物館開館時,一二樓展示室只有24間。一樓部分主要是收藏漢斯·斯隆與羅伯特·科頓的書籍10萬冊。二樓則以斯隆、科頓、哈雷的手抄本為主,博物資料只有6間展示室。當時為了節省費用,有些收藏品是直接使用斯隆和科頓用過的書架或書箱來展示,而新做成的展示櫃和書櫥則是紅木製的,這傳統持續到現在。1943年1月15日 美國五角大樓竣工五角大樓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維珍尼亞州阿靈頓縣,是美國國防部所在地。由於其特殊的職能,很多時候“五角大樓”一詞不僅僅代表這座建築本身,也常用作美國國防部、甚至美國軍事當局的代名詞。五角大樓是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的單體辦公樓,其總建築面積達60.4萬平方米,其中辦公面積為34.4萬平方米,相當於5座美國國會。大約有23000名軍方人士及文職人員在五角大樓工作,另外還有約3000名非國防志願者在五角大樓服務。

史上今日|1月15日關鍵詞:大英博物館、五角大樓、原子能反應

圖為太空拍的五角大樓照片。五角大樓由美國建築師喬治·貝格斯特羅姆設計,來自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建築商約翰·麥克沙恩承建。此樓於1941年9月11日破土動工,1943年1月15日完成。工程項目負責人是布里恩·薩默維爾將軍,萊斯利·格羅夫斯上校作為軍方負責人全程監督了建設過程。五角大樓最初的圖紙於1941年10月前期繪製出來,直至1942年6月才基本完成,因此五角大樓的設計和施工可以說是同時進行的。五角大樓的地基較差,原為河邊無人居住的大片沼澤。為此,建築工人打下了41492根水泥柱,並就地取材,從附近的波拖馬可河中挖來68萬噸砂石,以壓制成30萬立方米的鋼筋混凝土建築材料。五角大樓的設計為戰爭年代節約了建造一座戰艦的鋼材。1994年10月,經美國國會批准,五角大樓建成後首次大翻修工程開工。這個“馬拉松”工程耗資45億美元,歷時17年。1981年1月15日 中國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改建成功1981年1月15日,中國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改建成功。這座反應堆是1956年5月開始興建的,兩年後正式運轉。原子能也叫核能,即原子核發生變化時釋放的能量,如重核裂變和輕核聚變時會釋放巨大的能量。根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質能變換方程E=mc2(其中E是能量,m是質量,c在數值上等於光速),原子核質量發生變化時也會伴隨著巨大的能量變化。反應堆是使原子核分裂維持鏈式反應的一種裝置,是當時利用原子核內部能量的主要形式。反應堆釋放出的熱能可以用來發電,作為輪船、火車、飛機等的動力裝置。

史上今日|1月15日關鍵詞:大英博物館、五角大樓、原子能反應

圖為中國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利用反應堆可以製造同位素和進行科學研究。“曼哈頓計劃”期間,著名物理學家費米領導的小組於1942年12月在芝加哥大學建成人類第一臺(可控)核反應堆,命名為芝加哥一號堆,該反應堆是採用鈾裂變鏈式反應,開啟了人類的原子能時代。

中國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的主要用途就是進行科學試驗和製造同位素。它用鈾做燃料,用重水作慢化劑和導熱劑,所以叫做實驗性重水型反應堆。它的建成是中國開始跨入原子能時代的標誌。

這座反應堆的熱功率是7千至1萬千瓦。反應堆經改建後運轉正常,加強功率比改建前提高了50%,最大熱中子通量增加了一倍多,反應堆的輻照空間也增加了2.6倍,仍用低濃度鈾作為燃料。

史上今日|1月15日關鍵詞:大英博物館、五角大樓、原子能反應

網址: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kjcxlcb/index.htm

史上今日|1月15日關鍵詞:大英博物館、五角大樓、原子能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