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侍郎韓愈居士

吏部侍郎韓愈居士

人們只知道韓愈反佛,卻不知道他是一位佛教居士。人們之所以將他列入反佛之類,緣由如下。

元和十三年戊戌歲,憲宗皇帝焚香頂禮,迎請佛舍利,百官大臣,悉見五彩光,皆雲是佛光,百官大臣,鹹說皇上聖恩,感得佛光。唯有侍郎韓愈一人言不是佛光,不肯拜賀聖德。皇帝問曰:“不是佛光,當是何光?”韓愈不知,當時無語。因此,韓愈被貶至潮州。

若就實際而論,韓愈不是反對佛教,而是用自己的儒教迷信,反對他人的佛教迷信,是以迷信反迷信,終歸還是迷信。

韓愈被貶至潮州,問左右的人:“這裡有大德禪僧否?”左右的人告訴他:“有一位大顛禪師,是石頭希遷禪師的得道弟子,今在此地住持道場。”

韓愈令人持書,三請大顛禪師,大顛禪師皆不赴請。後來,大顛禪師得知韓愈是為“佛光”而來,故不請而自赴。

韓愈心中有氣,不肯相見,令人問曰:“三請不赴,何以不請自來?”大顛禪師雲:“三請不赴,不為侍郎。不請自來,只為佛光。”[1]韓愈聞說大顛禪師專為“佛光”而來,便問道:“弟子當時說不是佛光,正確嗎?”大顛禪師雲:“正確。”韓愈雲:“既然不是佛光,那是什麼光?”侍郎韓愈,果然不識佛光,以為佛光是個天外來的神秘現象。豈不知,這佛光正是自家心光。若就實際而言,舉目望去,形形色色,皆是佛光。舉耳聞去,動靜兩相,皆是佛光。在我們的覺性心光之中,無量萬相,皆是佛光,皆是這覺性心光的現相,皆是這覺性心光的化現。

除此心光外,哪裡有佛光?心即是佛,心光即是佛光。一切萬相,皆是心光的現相,皆是心光。猶如海中波浪,皆是大海水的現相,皆是大海水。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色一香,森羅萬象,皆是佛光。佛光非他,正是自家的覺性心光。自家的覺性心光,方是真正的佛光。

天相,是我們心中的現相。地相,是我們心中的相。雷鳴,是我們心中的相。一草一木,一聲一響,十方世界,無量萬相,鹹是妙明真心的現相,鹹是妙明真心中的物。猶如波波皆水,鹹是大海中的物,鹹是大海水的現相。

既然韓愈不識自家心光,大顛禪師便以神道設教,以接引之,曰:“此是天龍八部助化之光。”天龍八部,包括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乾闥婆,緊那羅,摩侯羅迦,守護佛法,有大力量。八部之中,天、龍為首,舉首標全,稱作天龍八部。

一心具足十法界,天龍八部豈在一心之外?心外無物,心外豈有天龍八部?天是諸人心中的天,龍是諸人心中的龍,八部所表,盡在諸人心中。天龍八部,正是諸人的自性心光,正是諸人的自性佛光。韓愈不知自心,錯認定盤星,雲:“京城當時若有一人如師所說,我就不會被貶到潮州了。”侍郎韓愈,如此說話,早已是辜負了被貶至潮州的因緣了。

韓愈又問:“到底有佛光嗎?”大顛禪師答雲:“有。”韓愈問:“既然有佛光,那麼,如何是佛光?”大顛禪師呼喚韓愈一聲:“侍郎。”韓愈應諾。大顛和尚雲:“這是什麼?”韓愈曰:“弟子到這裡便不會了。”大顛禪師雲:“這裡若會,是真佛光。”這個佛光,眼不能見其形,故曰大相無形。耳不能聞其聲,故曰大音希聲。圓照十方,故曰圓覺。永恆不壞,故名金剛。能現十方恆沙萬相,故曰圓明寶鏡。若能識得這個,便能與三世諸佛直下相見也。大顛和尚歸山,留一偈雲:

辭君莫怪歸山早,為憶松蘿對月宮。

臺殿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2]

若人悟得自心,千里只在目前,萬古不隔毫端。若人昧卻自心,目前則成千裡,不隔則成萬古。松蘿月宮,白雲金鎖,只是自家的覺性光明,只是自家的淨土莊嚴。

韓愈參訪大顛禪師。韓愈問曰:“和尚春秋多少?”大顛禪師提起數珠,曰:“會麼?”韓愈曰:“不會。”大顛禪師曰:“晝夜一百八。”愈不曉。[3]

釋迦拈花,百萬人天,無量菩薩,悉皆罔措,唯迦葉尊者,會心地微笑,笑他釋迦,老婆心切,笑他釋迦,原來只是這個。這個是誰?只是諸人“本真的自己”。即今大顛拈起數珠,百萬人天,無量菩薩,悉皆罔措,唯迦葉尊者,會心地微笑。畢竟釋迦是誰?大顛又是誰?迦葉又是誰?試看當下,唯我獨尊。還見得這個“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麼?若也不見,百萬人天,無量菩薩,悉皆罔措。若也見得,釋迦、迦葉、百萬人天、無量菩薩,亦非他人人,皆是諸人自己的功德幻化。

韓愈雖不曉,然而,畢竟誰曉,誰不曉?這曉的是誰?這不曉的又是誰?洪州廉使問馬祖道一:“吃酒肉即是,不吃即是?”馬祖道一曰:“若吃是中丞祿,不吃是中丞福。”[4]吃的是你,不是的也是你,吃與不吃,皆是你。曉的是你,不曉的也是你,曉與不曉,皆是你。

韓愈再參大顛,問曰:“弟子軍州事繁,佛法省要處,乞師一語。”和尚默然,良久,問曰:“是什麼?”韓愈罔措。侍者在旁,敲禪床三下。和尚雲:“作麼?”侍者對曰:“先以定動,然後智拔。”韓愈向侍者道:“和尚門風高峻,弟子於侍者邊得個入處。”[5]

經雲:“諦聽,諦聽,當為汝說。”正於此時,世尊默然。良久,雲:“諸菩薩摩訶薩,當如是降伏其心。”大顛默然,良久,雲:“是什麼?”全體顯露了也。見即當下見,不見永乖疏。韓愈不見。侍者敲禪床三下。觀音妙智力,善應諸方所。這個靈靈明明、普應十方的是個什麼?這裡會得,千里對面。這裡不會,對面千里。

一日,韓愈又上山參禮。大顛禪師睡覺,見韓愈來,不起。稍時,大顛禪師問:“為遊山來,為禮拜老僧來?”對曰:“為禮拜和尚來。”大顛禪師曰:“此時不禮,更待何時?”韓愈便禮拜。[6]

“此時不禮,更待何時?”韓愈聞言,即刻禮拜。韓愈如此,早已是隨他老和尚舌頭轉了也,早已是於他老和尚隔山隔水了也。若是個大居士,一立立定,也是禮拜了也。是者自是,非者自非,切莫依葫蘆畫瓢。若是依葫蘆畫瓢,還未動手,早已是三門外了。若真大丈夫,行空花佛事,坐水月道場,哪裡有他老和尚下手處?棒下有眼,只打瞎漢。

後一日,韓愈又上山。大顛禪師問曰:“為遊山來,為禮拜老僧來?”韓愈曰:“為遊山來。”大顛禪師曰:“帶來遊山杖了麼?”對曰:“未帶來。”大顛禪師曰:“未帶遊山杖,遊山有何益?”[7]

如何是遊山杖?禪師默然,良久,舉起拂子,問曰:“是什麼?”若從這裡會得,則見遊山杖,原是自家本有的物,舍也舍不去,攬也攬不來。若也不會,即使帶來個皇帝御賜的錫杖,那也是個牽人輪迴的繩索。

又一日,韓愈再參。大顛禪師用自己的悟道因緣啟發韓愈,曰:“老僧當年見石頭希遷禪師。希遷禪師問:‘哪個是你的心?’對曰:‘即今說話的便是。’希遷喝之。經數日,又問:‘我前日的回答,不對嗎?'希遷雲:‘除卻揚眉瞬目,除卻一切作用,直接將心呈來。’覓心,良久,了不可得,對曰:‘無心可呈來。’石頭曰:‘昨日有心,今日何得無心?有心無心,盡同謾我。’我於此時,言下契入。石頭雲:‘真物不可得,舍亦舍不去。汝既如此,切須護持。’”[8]

未見性時,皆屬盲修瞎練,見性之後,方為正修。過去諸佛,悉皆如此。歷代祖師,悉皆如此。未來諸佛,悉皆如此。口說無憑,親證為真。見了未?還修麼?如何修?

世人皆說韓愈反佛,仔細查閱古代典籍,則見韓愈卻是個信仰佛法的人,是個向大顛禪師行弟子禮的人。既行弟子禮,便是佛門人。雖然未透過,也是有心人。


[1] 參《居士分燈錄》。《卍續藏》第八十六冊,第五八二頁中。

[2] 以上內容,參《祖堂集》卷五。

[3] 參《居士分燈錄》捲上。《卍續藏》第八十六冊,第五八二頁中。

[4] 參《景德傳燈錄》卷六。《大正藏》第五十一冊,第二四六頁中。

[5] 參《五燈會元》。《卍續藏》第八十冊,第一一二頁上中。

[6] 參《祖堂集》卷五。

[7] 參《祖堂集》卷五。

[8] 參《祖堂集》卷五。

吏部侍郎韓愈居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