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初中時就敢挑戰上海灘乒乓高手的少年,後來成了世界冠軍

那個初中時就敢挑戰上海灘乒乓高手的少年,後來成了世界冠軍

每個人都曾經青春年少過,上面這張照片中躊躇滿志、意氣奔放的五個年輕人也不例外。他們是上海乒乓球隊第一批隊員,那一年,他們風華正茂。

今天我們給您講述的是照片裡五個人最中間的那位。

此人參加過4屆世乒賽,是第26、27和28屆世乒賽男團冠軍主力成員之一,他和莊則棟還在第28屆世乒賽上獲得男雙金牌,他是中國乒乓球隊第一任總教練,他還當過國家體委副主任和國際乒聯主席……他就是徐寅生。

那個初中時就敢挑戰上海灘乒乓高手的少年,後來成了世界冠軍

很多朋友對當年徐寅生十二大板戰星野的一幕仍然記憶由新,今年的6月14日,是他80週歲生日,這裡我們祝徐老前輩健康長壽。

徐寅生的童年是在艱苦環境中度過的,他出生的那年上海正處於日寇的殖民統治時期, 徐寅生的父親當時沒有固定職業,為謀生四處奔走,家裡經常揭不開鍋。在徐寅生之前,他的母親已經生了8個孩子,5個哥哥,3個姐姐,其中1個哥哥因為撫養不起,從小就被送給了親戚,徐寅生出生後,就成了家裡的“老八”。

在徐寅生還沒出生母親懷他的時候,父母曾想著也把他送人,但最後還是狠下心來決定把這個“老疙瘩”撫養大,這樣總算避免了一場骨肉分離之苦。徐寅生出生的1938年是寅虎年,所以父母給他取名徐寅生。

那個初中時就敢挑戰上海灘乒乓高手的少年,後來成了世界冠軍

徐寅生的哥哥姐姐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走上社會找工作掙錢了,大姐還在一家紡織廠裡當過童工,因為是老小,家裡人省吃儉用,對徐寅生十分照顧,7歲那年,父母把他送到浙江路的明惠小學上學。徐寅生的母親希望孩子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少受苦。

雖然日子過得艱苦,但童年的徐寅生在學校裡還是找到一點點樂趣,抽陀螺、捉迷藏、鬥蟋蟀、刮香菸牌子、彈玻璃球、畫畫……最終吸引小徐寅生的,還是打起來“乒乒乓乓”響的白色賽璐珞球。五年級的時候,在上海的弄堂裡,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起了乒乓球。

那個初中時就敢挑戰上海灘乒乓高手的少年,後來成了世界冠軍

沒有球檯,他們就在水泥地上畫一個長方形的“球場”,或者用門板放在磚上壘個球桌,兩塊半頭磚架起一根竹竿,就是球網。他們用零花錢積攢下來,買球拍,買球,然後開始乒乒乓乓戰鬥在一起。他們推來擋去,玩得熱火朝天,興高采烈,鬥智鬥勇,小徐被乒乓球深深迷住了。

球壞了,小徐捨不得扔掉,用膠布粘,用開水燙。有一次不小心踩扁了一個球,開水燙也沒鼓起來,小徐以為溫度不夠,就捏著球在爐子旁邊烤,沒想到球一下被點著了,火苗躥得老高,他一撒手,結果點燃了牆角的雜物……幸虧二哥在,及時把火撲滅。

小徐捱了二哥一頓訓,他也因此曉得了乒乓球是易燃物品。

解放後,人們翻身當家做主人,小徐家裡的生活條件有了改善。少年時代的徐寅生,終於第一次見到真正的乒乓球桌,那是1950年的國慶節的晚上,四哥帶他去自己的單位參加聯歡會,在上海永安報貨公司的俱樂部大廳裡,小徐見到了墨綠色的乒乓球檯,在燈光的照射下,檯面閃閃發光。

那個初中時就敢挑戰上海灘乒乓高手的少年,後來成了世界冠軍

小徐發現,乒乓球在木桌上彈跳的聲音,比在水泥地上美妙得多,悅耳得多。要是能在這樣的球檯上打球,該多好啊!小徐一時浮想聯翩。

四哥知道老弟喜歡乒乓球,過了沒多久,就帶小徐去南京路上的上海精武體育會看乒乓球比賽,這是徐寅生第一次觀看乒乓球比賽。那天的比賽雖然不是上海最高水平,但在小徐眼裡打得非常精彩,有快攻打法,有削球打法,小徐沒有想到,小小的乒乓球竟然如此迷人,他看得眼花繚亂。

那天,有一個人的打法最讓小徐歎服,他球速快,變化多,特別是發球花樣繁多。這個人就是劉國璋,上海早期和傅其芳齊名的乒乓名將,曾參加過第26屆世乒賽,是上海第一個獲得運動健將稱號的乒乓選手;他擔任教練期間,曾率上海隊在第二屆全運會上奪得男團冠軍。

從那之後,徐寅生開始千方百計找有乒乓球桌的地方打球,在臨時搭起的木板上打球已經無法吸引他了。當時徐寅生已經在大光中學讀書,學校裡有一張沒有油漆的乒乓球檯,小徐技高一籌,成為同學中的“球王”。

為了提高水平,徐寅生開始闖蕩上海灘,起初是到一家皮革廠的廠工會,和看門的老伯混熟後,一放學他就到那裡和大人們切磋;後來,徐寅生聽說工人文化宮也有乒乓球檯,就想法設法搞了張學徒證明,“混”進去打球;此外,徐寅生還常去一些私人開的乒乓球房去打球,因為球技高超,徐寅生每次去了不用花錢。

那個初中時就敢挑戰上海灘乒乓高手的少年,後來成了世界冠軍

在與各路球友交手中,少年徐寅生的球技也逐漸提高,他知道了如何去使球產生各種旋轉,學會了使用手腕用力,懂得了擊球落點的變化……就這樣,徐寅生像著了魔一般,對乒乓球越來越迷戀。

1953年,由姜永寧、王傳耀等組成中國乒乓球隊第一次參加世乒賽,這讓徐寅生大開眼界,原來乒乓球打好了,可以當國家選手,還可以出國打比賽……從此,徐寅生對打乒乓球更上心了,他廢寢忘食地“鑽”到了乒乓球裡,一發不可收拾,他像一匹野馬,四處找高手挑戰。

在與不同的高手過招切磋中,徐寅生仔細觀察高手們的動作和戰術,學習並模仿。就這樣,雖然不是科班出身,沒有受過專業教練系統正規訓練,但悟性極高的徐寅生從觀摩中向高手們“批發”了很多技術,同時,也培養了他獨立思考的能力。

1955年,徐寅生進入了上海市體委組織的上海學生乒乓球代表隊,逐步開始接受正規訓練。那年上海市組織了一次選拔賽,優勝者可以代表上海去參加全國比賽,徐寅生用借來的日本產海綿球拍打進了半決賽,但關鍵的一場比賽前,球拍被主人拿回去了,對再借來的新球拍不適應,結果那次比賽徐寅生只得了第三名。

當時水平和徐寅生差不多的上海汽輪機廠工人楊瑞華獲得了第一名,並在當年入選了國家隊,1956年,楊瑞華參加了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乒賽。

這次打擊讓徐寅生有點心灰意冷,但上海市體委以及一些老教練和老運動員們對徐寅生非常關心,為了鼓勵他,國家隊參加世乒賽之前來上海進行的熱身賽上,徐寅生被派上場,戰勝了兩名國家隊隊員後,觀眾的掌聲讓徐寅生重燃希望之火。

由於打球耽誤了學習,初中畢業後,徐寅生沒有考上高中,被分配到一所技校學習,那期間,他打球的時間少了。1956年4月,東京世乒賽結束後,羅馬尼亞隊於四月下旬返回途中經過上海,順便與上海隊進行友誼賽,技工學校學生徐寅生被上海體委選調到上海隊迎戰客隊。

那是世界強隊第一次訪問上海,本著培養新人的原則,上海市體委安排徐寅生一共上場了兩次。

經過三天的臨陣磨槍,第一場,徐寅生面對羅馬尼亞一號主力、曾經戰勝過世界冠軍荻村的乒壇名將馬泰·甘特納,雖然0:2敗下陣來,但初次與世界強手接觸給徐寅生一個強烈的感覺,那就是世界一流選手並非想象中那麼可怕,他相信,自己如果能再系統訓練一段時間,就能擊敗對手。

接下來,徐寅生和隊友配合,贏了兩場雙打,一時間,轟動上海灘,這也讓徐寅生備受鼓舞,他開始憧憬著有一天中國運動員高舉世界冠軍的獎盃,觀眾們歡呼雀躍的場面。

從那之後,徐寅生萌發了進專業隊繼續深造的念頭,但那時上海還沒有專業的乒乓球隊,參加過世乒賽後返回上海汽輪機廠的楊瑞華也在尋找出路,他們先後與廣州體院取得了聯繫,雙雙通過了考試。正當二人準備南下廣州時,上海市體委得知了廣州來上海挖人的消息,為了不讓人才外流,領導當機立斷,在上海體育學院增設乒乓球隊。

就這樣,徐寅生成了上海體育學院的一名學生,正式開始了他的乒乓球生涯。

憑藉著國內和國際比賽的優異成績,1959年,徐寅生入選國家乒乓球集訓隊,同年,他成為了當年世乒賽中國男團主力陣容(另外四人是容國團、王傳耀、楊瑞華、胡炳權)中的一員,開始成為挑大樑的人物。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