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變成“晒穀場”,究竟誰之過?


嗨,大家好,這裡是頭條號:新圖報,用圖片講述有深度的故事,本期,我們頭條號:新圖報將通過一組實拍鏡頭,帶大家一起看看最近幾年出現的農村公路變成“曬穀場”的現象。 話說,最近,正好趕上麥收,部分地區的道路,搖身一變,成了“曬穀場”和“打穀場”,圖為安徽省淮北市某地一條道路上的實拍照片,小中巴在農村公路上緩慢行駛。

不僅僅是安徽淮北,在河南鄭州某地的農村地區,公路兩邊的村民將剛剛從田裡收穫玉米直接拉到公路上進行撥皮、脫粒、晾曬。雖然過往行人多有怨言,但是大家都從農村出來的,知道收點糧食不容易,也就沒說什麼。

去年秋天,在江蘇金湖一帶,我們見到部分農村地區農民正在路上晾曬水稲。

在貴州凱里市,去年秋天,一些農民把稻穀直接倒在了公路的水泥路面上,把公路變成了“曬穀場”。

圖為貴州黔東南一處鄉村公路,這裡的路上,滿滿的都是金燦燦的稻穀,因為天氣潮溼,收上來的水稻,如果不賣,存放在家裡,過一段時間就要拿出來曬一曬。

在浙江省紹興市某地的馬路上,一位村民將大量稻穀攤曬在寬闊的馬路上,使得一側的車輛全部只能逆向行駛。當地的農民說,我們也沒辦法,以前的打穀場被徵收了,只能在這裡曬了。

因為馬路平整,所以全國許多地方都出現了農村公路變成“曬穀場”的現象。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你認為這究竟是誰之過?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也歡迎訂閱頭條號:新圖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