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变成“晒谷场”,究竟谁之过?


嗨,大家好,这里是头条号:新图报,用图片讲述有深度的故事,本期,我们头条号:新图报将通过一组实拍镜头,带大家一起看看最近几年出现的农村公路变成“晒谷场”的现象。 话说,最近,正好赶上麦收,部分地区的道路,摇身一变,成了“晒谷场”和“打谷场”,图为安徽省淮北市某地一条道路上的实拍照片,小中巴在农村公路上缓慢行驶。

不仅仅是安徽淮北,在河南郑州某地的农村地区,公路两边的村民将刚刚从田里收获玉米直接拉到公路上进行拨皮、脱粒、晾晒。虽然过往行人多有怨言,但是大家都从农村出来的,知道收点粮食不容易,也就没说什么。

去年秋天,在江苏金湖一带,我们见到部分农村地区农民正在路上晾晒水稲。

在贵州凯里市,去年秋天,一些农民把稻谷直接倒在了公路的水泥路面上,把公路变成了“晒谷场”。

图为贵州黔东南一处乡村公路,这里的路上,满满的都是金灿灿的稻谷,因为天气潮湿,收上来的水稻,如果不卖,存放在家里,过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晒一晒。

在浙江省绍兴市某地的马路上,一位村民将大量稻谷摊晒在宽阔的马路上,使得一侧的车辆全部只能逆向行驶。当地的农民说,我们也没办法,以前的打谷场被征收了,只能在这里晒了。

因为马路平整,所以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农村公路变成“晒谷场”的现象。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你认为这究竟是谁之过?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也欢迎订阅头条号:新图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