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昨晚,球迷期盼已久的俄羅斯世界盃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館盛大開幕,西班牙前傳奇球員卡西利亞斯手捧大力神杯進入現場,由此拉開世界盃序幕。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伴隨著英國歌手羅比·威廉姆斯與俄羅斯女高音歌唱家阿依達·嘉麗弗莉娜傾情演唱的世界盃主題曲,現場氣氛進入高潮。值得一提的是,威廉姆斯在唱歌間隙豎起中指,給開幕式帶來小插曲的同時,也在微妙的俄英關係下顯得尤為特殊。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此外親臨現場的巴西名將羅納爾多也為簡短的開幕式助力不少。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最後,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分別致辭,稱世界盃是屬於全世界的偉大的盛宴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而在接下來的重頭戲俄羅斯對沙特的揭幕戰中,作為東道主的俄羅斯更是以5:0完勝沙特隊,首戰告捷,球迷難掩興奮之情,紛紛走上街頭,歡慶勝利。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雖然在揭幕戰中獲勝,但回顧俄羅斯世界盃之路,卻是一波三折。8年前俄羅斯力壓群雄,在多個勁敵中脫穎而出,拿到18年世界盃主辦權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2015年,時任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被爆涉嫌貪汙,這件原本是國際足聯內部的貪腐案,卻被西方國家別出心裁地做了一把文章,有西方國家指出2010年選出的俄羅斯和卡塔爾世界盃舉辦國資格應該被取消,理由是兩國的舉辦權競選可能與貪腐案有染。但好在貪腐醜聞最終只以布拉特辭職結束,並未取消俄羅斯舉辦資格。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雙面間諜斯克裡帕爾和他的女兒

英國警方隨後在二人當天用餐的餐廳內發現有微量神經毒劑殘留。英國將俄羅斯列為本次事件的主要嫌疑人,13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向俄羅斯下達“最後通牒”,要求俄羅斯在24小時內解釋前特工中毒事件,否則將採取“更為廣泛的措施”。俄羅斯對此態度強硬,英國開始驅逐俄外交人員,由此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驅逐潮”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間諜風波在大國博弈中並不罕見,但這次間諜中毒案的事發時間卻尤為特殊,三個月後,世界盃將在俄羅斯開幕,作為東道主的俄羅斯被再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後,特蕾莎·梅稱,內閣大臣以及皇室成員將不會前往俄羅斯觀看世界盃。隨後,澳大利亞和烏克蘭公開表示抵制俄羅斯世界盃,德國總理默克爾等西方領導人也將不出席開幕式,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如果法國隊打進世界盃決賽將赴俄觀看,屆時可能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再次會晤

像這種抵制,俄羅斯已歷經多次。世界盃的開幕,實際上已是國際體育盛會第三次花落俄羅斯,早在1980年的蘇聯時期,第2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就在莫斯科舉行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這是奧運會首次在社會主義國家舉辦,勃列日涅夫認為這不僅是一次體育盛會,更是蘇聯展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大好機會,即使經濟狀況不如人意,但他還是不惜花費鉅額財力來還整飾城市建築,改善交通運輸網,

蘇聯為此耗費高達90億美元,這在奧運史上是創紀錄的數字。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但當運動員入場時,會場上只飄起了80個參賽國的國旗,面對美國、日本、西徳等64個國家的聯合抵制,勃列日涅夫顏面盡失,以至於他以生病為由缺席了之後的閉幕式。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勃列日涅夫在開幕式上致辭

而在這之前的1979年,勃列日涅夫一意孤行,悍然發兵阿富汗,將其在世界的侵略和干涉內政推向高潮,最終招致各國對莫斯科奧運會的抵制。並在一系列的軍備競賽中拖垮蘇聯。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蘇聯解體後的葉利欽時代,俄羅斯重拾彼得大帝衣缽,大力開展“西化”改革,從私有化浪潮到外交領域的向西一邊倒政策

,西方的制度和文化在剛褪去紅色政權的俄羅斯得到空前的狂熱推崇,對於當時的俄羅斯人來說,他們的世界就是“西方”,但小政府的“休克療法”帶來經濟的衰退卻給俄羅斯人潑了一盆涼水,普京上臺後,俄羅斯開始理性思考自己的道路,一位俄羅斯寡頭曾對普京說:“俄羅斯不在亞歐邊緣,亞歐分別在俄羅斯左右”,這句話形象的描述了當時的外交政策,即東西並重

但東西並重並不等於放棄或忽視西方,由烏克蘭入歐進程受阻而引發的烏克蘭危機,使得烏克蘭進行了一場親歐還是親俄的全民大討論。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俄羅斯在馬航被擊毀於烏東部後,備受西方指責,克里米亞居民公投脫烏入俄,普京雖獲得了國內民眾的支持,但在國際上卻引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一輪又一輪的經濟制裁,這使得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加之俄羅斯通過反同性戀法案和包庇斯諾登等,引起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不滿,在這種情況下,索契冬奧會如期開幕,美國等西方國家聯合抵制就可想而知了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歷史事件總是會重複出現,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回想當年莫斯科奧運會,俄塔社引用黑格爾的名言形容西方對索契冬奧會的抵制。

體育盛會與政治本無關係,但在現實中卻多有交集,莫斯科奧運會和索契冬奧會背後的外交風雲似乎也暗示著本屆世界盃負有的使命,俄羅斯不惜鉅額開支,為世界提供體育盛宴的同時,也是俄羅斯新面貌的展示和普京新任期的起點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普京在之前的就職典禮中曾表示:本屆政府將更注重經濟發展,力爭俄羅斯在2024年前成為全球五大經濟體之一,但如果沒有良好的國際環境,再好聽的夢想也會成為泡影,受國內改革影響,俄羅斯投資環境一直不好,因此為了加入世貿付出了十二年的談判心血。而現在,曾經領先的科技和經濟實力已不復存在,從俄羅斯進出口商品結構來看,石油礦產等初級產品佔比很高,這說明多年來俄羅斯一直運行著原油礦產換先進設備的模式,而鮮有知名的品牌和高新的技術,俄羅斯似乎正在被世界遺忘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自2014年起,歷史將步入新的、長短未卜的‘2014+’時代,俄羅斯將迎來上百年的地緣政治孤獨。”這是前不久俄羅斯前副總理、現任總統助理蘇爾科夫在《混血者的孤獨》中關於俄羅斯外交的論斷。此外,他還認為,俄羅斯曾有4個世紀向東行,4個世紀朝西走,但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沒有生根,所以作為混血文明的俄羅斯需要探索第三條道路。此文準確地道明瞭俄羅斯的過去和現狀,不論是向西還是向東抑或是現在的東西並重,都只會造成其地緣孤立和混血無主,而需要探索的第三條道路就是平等融入

它不同於蘇聯的非友即敵,也有異於葉利欽的狂熱西化,並且與現在東西並重的外交政策也有著微妙的差異,在全球化浪潮下,每一個國家都成為工業流水線上的一員,東西並重暗含著以我為主的舊式外交思維,不利於俄羅斯真正融入世界潮流,而各國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合作與競爭才是俄羅斯打破成規的第三條道路,如果要實現普京就職承諾,良好的外部環境不可或缺,而要想互利共贏,平等融入世界的這第三條道路是不二的選擇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接下來世界盃將會在俄羅斯11座城市裡激烈進行,作為具有廣泛影響力世界體育盛會,世界盃共融的體育理念將會深刻影響人們的思維,我們雖然很難從一場球賽中定格國際風雲,但俄羅斯融入世界變化的腳步已悄然走遠。

世界盃下的俄羅斯“世界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