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丨端午養生注意事項,健康一夏

端午的端是端正,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所以,端為始。午是正中,“一縱一橫為午”,縱橫交錯才正中,交錯為陰陽爭,由此,陰陽交錯立正,才是端午節的原意。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謂五月五日也。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而《歲時廣記》記載:“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五”與“午”通,所以端午亦稱重午或重五。

端午安康丨端午養生注意事項,健康一夏

飲食強身防病

古代過端午還有飲雄黃酒的風俗。在“本草”中對雄黃的藥性早有記載,雄黃性辛溫,具有解蟲蛇毒、燥溼、殺蟲功效。因為端午節後即進入炎熱季節,各種病菌隨氣溫升高而滋生,此時用雄黃殺蟲解毒防病最為適時。

端午安康丨端午養生注意事項,健康一夏

中草藥避毒祛邪

說端午不得不話艾草。它是一種藥用植物,艾葉味苦,微溫無毒,有溫氣血、逐寒溼之功,又有芳香避穢之能。據說,民間有“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燻艾葉”的民俗。有的人家在堂屋、床頭等處也掛上艾草。端午時節空氣潮溼,而艾葉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氣,除汙濁,淨化空氣,保持室內清潔衛生,起到消毒預防疾病的作用。民間有種說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掛在門上可以祛除各種毒物,使人身體健康。所以古人稱“艾”可以“避邪”,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之說。

端午安康丨端午養生注意事項,健康一夏

吃粽子要注意

中醫認為,端午節後,便進入了夏季最熱的月份。由於苦夏難耐,有些人會有上火、中暑現象發生,而此時常吃粽子,確實是藥食同源的解暑良“藥”。然而,糯米黏度高、難以消化,消化功能差的人吃了會肚腹悶脹,有人甚至一吃就“滯”。加上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澱粉,熱量高,升糖指數高,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老人、小孩等消化能力弱的人也不宜多吃。如果在粽子中添加了五花肉、蛋黃等食材,脂肪、蛋白等含量較高,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病人,心血管疾病病人,胃腸道疾病病人等亦應少食。

端午安康丨端午養生注意事項,健康一夏

端午養生四要點

善於防暑:夏季氣溫高,炎熱難耐,防暑避暑是必要的,但也不要過分怕熱,也不要過分怕曬。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天地的一個循環,人體要順應這個循環,如果熱天總呆在涼的地方,自身的“防暑系統”就得不到鍛鍊,長此以往功能就會逐漸退化,反而不利於健康。

適量運動:過端午節,體育娛樂活動無疑是重要內容,龍舟競渡的盛況、水中搶鴨的野趣、遠足登山的壯景等,都在昭示大家:熱天也需要運動。雖然不必有“夏練三伏”的強度,但適度動一動,出出汗,對機體是大有好處的。

端午安康丨端午養生注意事項,健康一夏

心要清淨:夏日多溼多熱,陽氣也足。此時,神宜安,心宜靜。心底清涼,沒有過多雜念,行為就會不急不躁。宜夜臥早起,中午安排一定的睡眠時間,以充沛精力,增強體力。飲食要清淡。

驅除邪毒:端午節在芒種和夏至之間,此時天氣由暖而熱,萬物生長,枝葉繁茂,同時,蚊蟲、蒼蠅、疫氣等也大量孳生。民謠曰:“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將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有的用艾葉、菖蒲燒水洗澡,並噴灑在房前屋後;有的飲雄黃酒解毒或直接將酒塗在毒蟲叮咬之處。辦法還有許多,不一一枚舉,目的都是為了除害祛病、吉利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