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短信,騙了多少年?小編為你剖析常見電信詐騙!

#淨網#

電信詐騙手段中,短信詐騙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短信中的語言和內容也是日新月異。不少人就會因為不瞭解或經不住誘惑上當受騙

以前幾天接到的案例為例,6月14日,小英到派出所報案,說她被電信詐騙了6000多元。 原來是老生常談的刷單類詐騙,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手段:

針對電信詐騙案件高發,榆林警方也在加強防範電信詐騙宣傳力度

1、QQ冒充好友詐騙

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對方QQ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熟悉對方情況後,冒充該QQ賬號主人對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急需用錢”等緊急事情為由實施詐騙。

2、QQ冒充公司老總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搜索財務人員QQ群,以“會計資格考試大綱文件”等為誘餌發送木馬病毒,盜取財務人員使用的QQ號碼,並分析研判出財務人員老闆的QQ號碼,再冒充公司老闆向財務人員發送轉賬匯款指令。

6、偽基站詐騙

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向廣大群眾發送網銀升級、10086移動商城兌換現金的虛假鏈接,一旦受害人點擊後便在其手機上植入獲取銀行賬號、密碼和手機號的木馬,從而進一步實施犯罪。

7、訂票詐騙

8、釣魚網站詐騙

犯罪分子以銀行網銀升級為由,要求事主登陸假冒銀行的釣魚網站,進而獲取事主銀行賬戶、網銀密碼及手機交易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9、解除分期付款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專門渠道購買購物網站的買家信息,再冒充購物網站的工作人員,聲稱“由於銀行系統錯誤原因,買家一次性付款變成了分期付款,每個月都得支付相同費用”,之後再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誘騙受害人到ATM機前辦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續,實則實施資金轉賬。

10、重金求子詐騙

犯罪分子謊稱願意出重金求子,引誘受害人上當,之後以誠意金、檢查費等各種理由實施詐騙。

11、補助、救助、助學金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殘聯等單位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困難群眾、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短信,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救助金、助學金,要其提供銀行卡號,然後以資金到帳查詢為由,指令其在自動取款機上進入英文界面操作,將錢轉走。

12、引誘匯款詐騙

犯罪分子以群發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對方向某個銀行帳戶匯入存款,由於事主正準備匯款,因此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往往未經仔細核實,即把錢款打入騙子賬戶。

13、退款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淘寶等公司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短信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需要退款,要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14、

購物退稅詐騙

犯罪分子事先獲取到事主購買房產、汽車等信息後,以稅收政策調整,可辦理退稅為由,誘騙事主到ATM機上實施轉賬操作,將卡內存款轉入騙子指定賬戶。

15、網絡購物詐騙

犯罪分子開設虛假購物網站或淘寶店鋪,一旦事主下單購買商品,便稱系統故障,訂單出現問題,需要重新激活。隨後,通過QQ發送虛假激活網址,受害人填寫好淘寶賬號、銀行卡號、密碼及驗證碼後,卡上金額即被划走。

16、低價購物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手機短信發佈二手車、二手電腦、海關沒收的物品等轉讓信息,一旦事主與其聯繫,即以“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方式騙取錢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