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赛鸽比赛的减少,是时代的变迁还是~

长距离赛鸽比赛的减少,是时代的变迁还是~

一般来讲现在正规比赛的赛程是二三百公里,在赛鸽界不算长距离。我记得有那么两只鸽子:“巴蜀鸽王”和“巴蜀鸽后”。这两只鸽子之所以被我熟记,不是因为它们取得了多少次冠军,而是因为他们都有过超长距离的比赛史,“巴蜀鸽王”飞翔了2500公里,“巴蜀鸽后”飞翔了3000公里。这是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长距离赛鸽比赛的减少,不知是时代的变迁还是其他一些原因所致?

长距离赛鸽比赛的减少,是时代的变迁还是~

关于长距离赛鸽比赛的减少,我想到了几点原因:

第一,长距离比赛不刺激。

的确,短距离多刺激,你花1万块买10个环,早上放飞下午就知道有没有进奖,有没有赢钱。然后根据结果,立刻可以调整,有些心急的鸽友甚至会当场摔鸽子。长距离就不行了,当天肯定是看不到鸽子,几天十几天,那是常态,有的长距离赛事的鸽子,一个月后才回来。等待的过程如此漫长,又是如此焦急,多难受啊,还不刺激。慢慢的,玩的人就少了。

长距离赛鸽比赛的减少,是时代的变迁还是~

第二,飞那么远容易丢。

就像人一样,走得越远,走丢的概率越大。鸽子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和鸽子好不好没关系。而丢鸽子,无论是对养鸽人,还是举办比赛的公棚、协会、俱乐部来说,都不是好事。尤其是养鸽人,费尽心血训养的鸽子,最后丢了,经济损失是一回事,心痛才是最主要的。所以,大家觉得还是近一点好,比如700公里就比1000公里好,而飞500公里,当然又比700公里好。

第三,飞得快的才是好鸽子。

这点就有意思了。也就是说,长距离赛事,之所以玩的人越来越少,是因为很多鸽友觉得,赛鸽竞翔,比拼的就是速度,飞得快,那就是好鸽子,你别管人家这一次飞了多远。而那些飞了几千公里的,的确很感人,不死必归啊。但是,太慢了,平均速度和拖拉机差不多,那也叫赛鸽?

长距离赛鸽比赛的减少,是时代的变迁还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