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慶:匠心傳承木結構技藝|科技英才

科技英才⑧

劉偉慶:匠心傳承木結構技藝

劉偉慶:匠心傳承木結構技藝|科技英才

在現代木結構實驗室內指導學生。

談起木結構建築,

你或許在古鎮見過它,

也或者在江南的公園邂逅過它,

但對於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偉慶教授而言,

這些不僅僅是風景,

更是他孜孜不倦的研究對象。

從最初的結構減震控制、

複合材料結構研究再到現代木結構研究,

他和團隊的探索從未止步。

他認為,

從事科學研究,

既要有敏銳眼光選準研究方向,

更需要“ 一猛子”鑽進去,

有鍥而不捨研究的毅力。

◆ ◆ ◆ ◆ ◆

劉偉慶:匠心傳承木結構技藝|科技英才

劉偉慶

培育學科“生態林”

傳承木結構技藝瑰寶

劉偉慶的辦公樓掩映在一片翠綠之中,綠意盎然,靜謐清新。聊起木結構,他瞬間打開了話匣子,最早接觸木結構,在他記憶中還是2001 年。

那時,結構工程專業出身的他第一次到日本訪學。“日本木結構建築深深觸動了我。”在劉偉慶看來,這些日本木結構建築無論是結構受力、裝配化安裝、抗震防災能力,還是綠色生態,都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

木結構建築,在我國擁有輝煌歷史,在木結構營造法式以及技藝上尤其突出。他舉例說,位於山西省的應縣木塔,是世界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結構塔式建築,建於1056 年,67.3m 高,建築純木結構、無釘無鉚,這代表千年前我國就建成超過20 層高的木結構建築。

所以,讓劉偉慶心心念唸的是,如何讓我國的木結構文化瑰寶發揚光大,重返木結構王國的寶座。

他帶領團隊,嘗試將我國傳統木結構技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廣泛應用於現代建築橋樑中。“我們的研究堅持‘頂天立地’的理念,既要鑽研基礎研究,又要重視實際工程應用,偏頗了任何一方都不行。”貴州榕江游泳館、蘇州吳中胥虹橋等都是團隊的工作成果。

“木結構研究永無止境。”劉偉慶表示,木結構涉及領域方方面面,任何一個方向,就夠一輩子忙活了。不斷鑽研中,劉偉慶想找尋更多的可能。

“我們也要緊跟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挖掘新的研究方向。”在他看來,世界飛速發展,轉瞬就有變數,作為特別“接地氣”的學科,更要及時瞄準需求,找尋新方向。幾十年來,劉偉慶帶領團隊慢慢地培育了以“木結構”為“主幹”,研究方向涉及結構體系、節點連接、防火抗震、耐久性等方向為“枝丫”的生態林。

劉偉慶:匠心傳承木結構技藝|科技英才

在現代木結構實驗室工作。

團隊作戰鍥而不捨

耐住寂寞做出好成果

如果說,找準研究方向,需要科研工作者的智慧頭腦和敏銳眼光,那接下來的深耕,就要考驗耐心和韌勁。不斷探索中,劉偉慶和團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發展路徑。

“我們團隊作戰,不會單槍匹馬。”劉偉慶坦言,更多時候他和他的團隊更像一個訓練有素的企業組織,各自分工明確,發揮所長。“我們團隊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每個人都根據興趣愛好,選擇明確科研方向,而不是一窩蜂,看到研究熱點,倉促上馬。”在他看來,這樣的團隊更有助年輕人的成長。

他認為,早期加入團隊,先體驗團隊文化,有一定積累後,再根據自身興趣點慢慢找準選題,一步步引領年輕人開展科研。在“大家長”劉偉慶的團隊裡,每個人都能先找準自身方向定位,然後“一個猛子”扎進去,鍥而不捨開展研究。

作為學科帶頭人,多年的研究經驗讓他深深認識到,保持這種特色發展的重要性。“通過團隊作戰,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闖出一條學科特色發展之路。”他表示,南京工業大學在化工、材料、土木等領域有著良好的學科優勢,而他的研究未來也會向這些領域延伸,學科交叉,開拓新的特色研究。

“耐得住寂寞,最後總會做出好的成果。”如今,劉偉慶帶領團隊培植的“生態林”已枝繁葉茂。團隊項目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諸多獎項。今年,其團隊項目《現代木結構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還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劉偉慶:匠心傳承木結構技藝|科技英才

胡少偉和團隊進行科研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