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書?

夏沫星夜

其次,對於閱讀量不大,想要開始讀書的人來說,怎麼選書,選什麼書也是一個問題,一不小心就被推薦所謂的暢銷書。

那麼,該如何選書呢?這裡提供幾個我的選書思路供參考。

先聽一下聽書稿

這兩年,興起了一種新的讀書方式——聽書,不同於有聲書,聽書一般是在20-30分鐘的時間,把一本書最乾的乾貨以音頻的形式傳達給聽眾,同時還提供思維導圖,2000字左右的乾貨文字稿。

20多分鐘要徹底弄懂一本書可能不大現實,但是利用20分鐘時間瞭解一本書的核心觀點,作為選書的依據卻足夠了。

而且各聽書平臺對聽書稿的審核都很嚴格,聽書稿的質量一般都不差。此類平臺做的比較好的有得到,有書,新世相,喜馬拉雅,其中得到上線的書體量最大。決定是否讀一本書之前可以先去這幾個平臺找找聽書。

去豆瓣看評價

另外一個選書的途徑是去豆瓣上看簡介,評分,以及書評。

但不同於聽書,豆瓣上的書評都是作者自己發表,所以質量參差不齊,熱門書評其實也不見得客觀,但好在什麼書在這裡都能找到。而且看到一本好書的話,豆瓣上會有相關推薦,可以順著看下去。

從一本好書拓展開來

遇到一本好書,如果很喜歡,可以看看這個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書中作者推薦的其他作品,或者去豆瓣搜索相關推薦。

總之,根據自己喜好主動選書總好過各電商的暢銷圖書榜。

以上是我自己的選書途徑,供參考


達利皮

我有段時間也跟你一樣,覺得想要看點書,別說具體到書籍,就連到底想看小說還是實用書,言情還是武俠,漫畫還是科幻,連一個大概的方向都沒有。於是那個時候,上網,買暢銷書或者人家推薦就隨便買,買了以後發現很多不喜歡看或者看不進去。幾年以後包裝的塑料紙都沒拆開。所以,選對書,很關鍵,這兩年,不斷試錯也有些自己的小經驗。

興趣是最好的推動力,從日常生活裡發掘出來興趣

最最重要的還是發掘出想讀或者需要讀的書籍,都說了興趣是最好的推動力,不敢興趣的書,有時候不但不能幫助到自己,反而會挫敗自己看書的積極性。


可以從平常的生活中來發掘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平常看到電視或者網上推薦一個內容,引起了你的注意,比如你走到路上看到了一個有趣的植物,你腦海裡如果閃現出會不會有關於植物的書籍,比如吃貨有時候吃到街頭巷尾的好吃的就會想有沒有一本專門製作或者推薦小吃的書籍,比如我平常看古裝劇的時候,會下意識的去搜索這是什麼年代?主角是虛構的還是歷史裡面有原型,引起我會想要去了解那段時間的歷史。


當然,我這裡只是拋磚引玉,最重要的是,當你平常腦海裡面這些想法出現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它,然後記錄下來!!敲黑板!!記錄下來,很重要,人腦的構造註定我們人類是很善忘的,前兩天吃的晚飯都需要想很久,這些一閃而過的想法不記錄下來一定會忘記,一定會!這個時候你腦海裡面當然沒有確切的書名,就大概記錄個關於那方面的就可以,比如關於康熙年間的歷史這樣,這會為你之後找書提供幫助。

讓讀書變得有用起來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廚子想要提高廚藝,他可能就想要去了解廚藝書籍,一個旅行家,就會想要去了解旅行類相關的地理啊人文啊方面的書籍,你的工作是做銷售的,自然就會想要去了解關於營銷方面的書籍,最好是從你的工作,你想要去做的事情當中找出來需要讀的書籍。

這些書籍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你讀了之後,學到的方法可以切實運用到你的工作或者生活當中,你能切實的感受到收穫,如果讀的書還能對你的工作或者生活造成大的改變那就更好了。

看書+活用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拿我個人舉例來說,我最近想學習寫作,所以我看了很多關於閱讀和寫作類的書籍,因為學習寫作我需要看很多的書充實我的大腦,所以我首先學習閱讀,這樣我就能加快閱讀速度和效率,學習了閱讀方法以後我再看關於寫作類的書籍,速度快了我花的時間少了,效率卻也比之前提高了。我能感覺到切實的收穫,所以我對看書寫作這件事更加有動力起來。


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是有理由的

我上學的時候也喜歡看書,但是看的書都是一些近現代的小說,經典名著卻從未沾染,最近開始看名著,我的想法很簡單,這些書流傳了這麼久,既然大家都說好,哪一定是有它好的道理。讀一讀就算不能給我看得見摸得著的收穫,如果有時間看一看至少沒有壞處。總比刷劇或者尬聊要來的充實吧。

不過如果你沒有太多看書的習慣或者基礎,可以先從比較薄和易讀的書籍開始看起來。這樣不給自己太大壓力。

身邊的朋友或者加入讀書會

如果身邊有朋友也喜歡看書,可以問問他們最近都在看什麼書,這也是一個渠道。如果身邊的朋友都沒有什麼看書的習慣,可以線上或者線下加入一些讀書的圈子。根據大家推薦的書籍裡面去做選擇。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獲取一些書籍方面的資訊,幫自己找到自己想要看的書籍,二是大家看書以後可以一起交流,有時候聽聽別人看書的心得體會,可以幫你自己更加理解那本書。獲得更多的啟發。三是大家一起也比較有動力。

選書

通過這些步驟,選取到了書籍,也可以不用著急下單,可以先去豆瓣等平臺看看大家的讀書筆記或者評語,可以大概瞭解下書籍,或者去附近書店大概翻閱下,確實想買再購買。這樣可以避免買到不需要或者不感興趣的書籍。

另外,可以去當地圖書館,一般每個地區都有圖書館,是可以免費借閱書籍的,沒事可以去逛逛,翻翻看看,看得多了,也就能知道自己感興趣的是那類書籍了。


不管怎樣,興趣是推動看書的動力,不喜歡的書勉強去看只能打消看書的積極性。所以一開始,找到自己的興趣,挖掘出自己想要看的書籍這很重要。然後就是行動起來。


一點自己的小心得與你分享,希望一起學習進步。


nina徐

書的種類很多,內容大多都是相似的?題主你確定你要表達的是這個意思嗎……如果是,拜服!

書的種類確實很多,可是既然能分類,內容必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主題的書,每本書也會有自己的觀點,書與書的不同就像人與人的不同一樣,存在個體差異。

歪樓了……回到題目,如何選擇書?

題主說連自己想看什麼書都不知道,那麼最開始的步驟就先不要選書了。拿起你手邊能找到的書,不管是什麼,直接開始看!

從你閱讀的第一本書上,你會知道你喜不喜歡它。

如果不喜歡

你可能會有“我覺得這書應該是那樣的”的感受,如果有,恭喜你!可以去找你感覺上可能存在的書了。途徑可以是去論壇上提問,也可以是直接去網上書店搜索,或者去圖書館找。如果沒有這樣的感受,那就繼續讀你手邊的下一本書。

如果喜歡

也許你喜歡它的話題,那麼就可以做主題閱讀,尋找相似話題的書拓展開來。

也許你喜歡它的語言風格,那麼你可以找同一個作者的其他書來看。

也許你只是喜歡它的裝幀,那麼就找同系列的書好了,或者相似裝幀風格的書。

需要注意的點是,看書一般有三個目的:消遣、獲取信息、提升自我。根據目的的不同,選擇書的依據也會有所不同。

以消遣為目的:

閱讀起來輕鬆即可,能讓你感覺到愉悅的就是好書。途徑可以有網站搜索、找朋友推薦等等。

以獲取信息為目的:以你想要獲取的信息為主,比較明確。比如你想知道會計行業的基礎知識,肯定不會找一本《認識電影》來看。

以提升自我為目的:明確自己想要提升什麼樣的能力很重要,比如現在你不知道如何選擇一本書,那麼可能在閱讀上是毫無經驗的,提升閱讀能力就是第一要務。可以選擇的就是閱讀相關話題比較經典的書籍。比如《如何閱讀一本書》《深閱讀》等。

一點拙見。世界上愛讀書的人千千萬,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書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好~


傅小白有點黑

當然是根據此時此刻自己的興趣挑選書。

題主說不知道看什麼書,這裡有幾個小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線下找書

可以上圖書館,書城,書店或者書吧閒逛,泡一個下午,無論是什麼類型的書都翻一翻,慢慢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


2.在線商城找書

在網上的圖書商城,例如京東和噹噹,看排行榜或者熱門圖書,瞭解現在的人都在看些什麼書。閱讀熱門書可以更瞭解現代人的各種取向和想法,也可以跟朋友和身邊的人產生更多共同語言。



4.聽書

如果題主目前很難靜下心來看書,閱讀,可以選擇先聽書,後看書。讓自己先進入一本書之後,再開始閱讀,會比強迫自己去閱讀更好。


喜馬拉雅FM : 各種聽書


各種趣聞蒐羅

一直愛書,愛得痴醉。\t \t
  怎能不痴醉?人世間最令人怦然心動的音符,在騷人墨客的筆下得到了極致的凝固,凝固在墨跡斑駁的竹簡上,絹帛上,白紙上,凝固在讀者的耳畔和心扉。\t \t
  所以,我便願意置身於寧靜的書齋中,沏一杯清茶,與書相擁,任思緒在文字間遊走,任情感在文字間跌宕。度孔孟言,悟李杜詩,品東坡詞,賞愛玲章,積智慧之沙見文學之寶塔,感悟人生之真諦,豈不快哉?\t \t
  我愛讀東坡詞,不僅因為詞作本身筆勢起伏,高妙絕倫,字裡行間攜帶著令人震撼的力量,還因為東坡具有高遠博大的胸懷,經得起考驗,脫得出困厄!蘇軾是我心中真正的大家,他的作品使我的心靈漸趨於平靜、澄明和曠達。東坡告訴我,不論何時何地、出入沉浮,經世致用的抱負不可改,憐恤生靈的思想不可變,襟懷坦蕩的品節不可移,樂觀豁達的心性不可易!\t \t
  也愛讀梭羅,喜歡在寂寞的時候品讀他的《瓦爾登湖》。在夜闌人靜萬籟俱寂之時,這是一本令人神往的書,“語語驚人,句句閃光,沁人肺腑,動我衷腸”。梭羅說,他以一年中6個星期的時間,去賺取足夠一年的生活費用,剩餘的46個星期便可做他喜愛做的事。梭羅告訴我,簡單的生活欲求,才能使人心不旁騖、不覬覦,其精神世界可自給自足,寂寞著也快樂著。\t \t


  還喜歡讀席慕容的詩,聽她告訴我人生的真諦,聽她說:“每一條走過來的路都有不得不這樣跋涉的理由,每一條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這樣選擇的方向。”“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年輕只如雲影掠過;聽她告訴我如何發現美,如何享受詩意的人生。\t \t
  咀嚼魯迅的文字,會讓我有一種靈魂被掏空的感覺;聆聽三毛的傾訴,又使我感受到生命變得透明的快意;與羅曼·羅蘭筆下的人物進行心的交流,讓我體會到創造的快樂;還有卡夫卡和他的城堡,海明威和他的老人,雨果和他的聖母院......這\t \t
些文字化作縷縷清香將我包圍,我覺得這香氣是穿越時空飄然而至的,它使人涵詠性情,修持道德,給我精神的慰藉和靈魂的洗滌。\t \t
  書,沉澱下幾千年來世人的智慧,承載歷史,銜接未來。\t \t
  誰不願意在書的陪伴下愈走愈充實,愈走愈美麗?


俊穎jy

從問題中知道,題主有想閱讀、學習的念頭,不知道想看什麼書。那麼,我們首先要做的並不是選擇什麼類型的書籍,拿起你身邊能夠找到的書籍,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開始看吧!

不用擔心這個類型的書,是不是你喜歡的,當你看到它的那一刻,你會知道喜不喜歡。現在我們就喜歡和不喜歡來討論一下:

不喜歡的話

喜歡的話

閱讀有三個目的:消遣、獲取知識、提升自我,目的不同 選擇的書籍也不同。

以 消遣為目的,這類型的書閱讀起來相對簡單輕鬆,只要你閱讀的高興,覺得開心的就是好事。

以獲取知識於為目的,這類型的書選擇起來目的明確,如果你想知道閱讀的技術知識,那麼越多經典的書《如何閱讀一本書》需要看的。

以提升自我為目的,明確自己的想要提升的能力這一點很重要。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當然,每個讀書的人都有自己選擇書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