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1994年10月14日,一部影史上前无古人的影片横空出世,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碎片化后现代的情节、话唠无比的冗长台词,一上映就引来了无数争议,但也最终获得了票房以及口碑的成功,这部电影便是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

两年后,山西某小城,一位本来想租部“带色儿”片子的16岁的少年误租了《低俗小说》录像带。他看晕了,“原来电影可以这么拍!”。当时的他并未料想到,将来会与电影产生深入的交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就在两天前,他刚带着弟弟看了一部叫《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电影。

三十年后,他成为这部电影导演的御用编剧。这位少年名叫李非,他是姜文导演新作《邪不压正》的编剧,他的导演处女作《命运速递》将在5月25日全国上映。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命运速递》,喊个没完

五月的电影片单中,有一部电影尤为夺人眼球——《命运速递》。该片由新锐导演李非执导,赵炳锐、吕晓霖等青年演技派明星撑场,引来众多期待,“叙事很酷”,“结构抢眼”之类的措辞屡屡出现在看过点映的朋友们的描述中。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用“彭罗斯阶梯原理”做出的海报视觉冲击力十足

《命运速递》,听名字像是一部特别商业化的电影,实际上耗资不过数百万,顾长卫等演员都是友情加盟。因为投资方的要求,剧本只用了两周完成。导演李非打趣说,对于职业编剧来说,一天两万字其实很容易。“李导可能以为所有人都是他自己。”在一旁的年轻编剧吐了吐舌头。

而这样的一部小成本电影,为何能在众星云集的五月突围,成为口碑大热的黑马之作,李非说,机缘巧合,命运速递。

1978年出生,太阳天平,上升摩羯的李非认为自己的前半生与片名相当契合:“命运就像是一份突如其来的快递,你甚至都不知道是谁送的,但无法拒收。”

如今的导演李非,曾经的头衔诸多:画画出身,开过广告公司,做过设计师,出版过长篇小说,做过编剧,当过演员。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半辈子误打误撞,不是歪打正着,都是正打歪着,每天都在跑偏。

李非自称“半生有幸,屡遇贵人”。他每从事一个行业,与之合作的,一定是业界顶级。2009年,刚过三十岁的李非作为设计师,和一位如今已旅居国外的著名艺术家合作,某个午后,这位艺术家突然问他:你文笔很好,你没想过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吗?李非说,我从小就想写小说。那你为什么不写呢?艺术家问道。

是啊,为什么不写呢?

当时的李非,住在草场地,在CBD建外SOHO上班。从那天开始,他每天下班,地铁转公交,穿过大半个北京,回到那间十余平米的民租房中,写下了自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喊个没完》。

他的人生因此发生了逆转。

半年后,《喊个没完》出版,爱与焦虑,责任与无奈,妥协与坚守在故事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书中的男主人公名叫“方南”,这个名字出现在李非后面所有的作品中。包括《命运速递》。

在《喊个没完》名为“少年有的是”的自序中,李非如此写道,“昆鸟有句诗:再也没有少年,再也没有少年们面向薄暮时分的郊区穷喊了……我要说:不,有的。我们永远少年,我们喊个没完。”

能拍电影,已经提前超越梦想

现在越来越流行“梦想”这两个字。李非导演显然对这两个字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对我而言,能做导演,能拍电影,早已超越了我的梦想。所谓梦想,就是之前想都不敢想。

用《命运速递》中的一句台词来说,“一切偶然都是必然,一切必然都是偶然”。李非进入电影领域,看似纯属偶然。2011年深秋,王府井大街上,李非被一个小姑娘叫住,。“大哥,想当演员吗?”

鬼使神差,李非被宁浩导演选进了新戏的演员培训班。从无表演经验的他,用一场沉默的离婚戏,让宁浩为其竖起大拇指。

不料临到最后,宁浩导演换戏了。演员没做成,李非却因此结识了演员赵炳锐。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俩人对于电影都有着狂热的执念,对于昆汀、科恩兄弟、姜文等这些他们喜欢的导演的作品,如数家珍,一拍即合。

多年以后,说起李非,赵炳锐的评价一如当初。“他这个人特别真实,特别真诚,还敢把这些内心最真诚的想法付诸笔端。很多人不敢这么写,但他就敢赤裸裸地在自己的文字中表达自己,这才是搞创作的人应该有的态度,这又不丢人。”

在赵炳锐的怂恿下,李非开始尝试编剧,在给别人写了好几个剧本之后,李非和赵炳锐坐在三元西桥的马路牙子上,喝着“大绿棒子”,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拍一部自己的的电影呢?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命运速递》就这样诞生了,李非执导,赵炳锐饰演男主角,请来了二人的好友吕晓霖担当女主角。“当时开拍的时候,其实没有太大野心。”李非的性格就是那种哪怕前路凶吉未卜甚至是虚妄,但全力以赴的人

“明知虚妄,全力以赴。人迟早会死,不还得努力活着,活好吗?”

终于拍了一个自己的片子,但拍完这个片子,李非活的更差了。因为超期,影片后期没钱了,李非和赵炳锐把各自所有的积蓄扔了进去,做完了片子。

此时,李非全身上下只剩下6000块,连住的地儿都没了。

就在这个时候,李非接到了FIRST青年影展创始人李子为的一个电话,“你这个片子可能会走到最后!”

叙事耳目一新 李非:我们不玩结构

《命运速递》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4小时之内的故事。欠债的北漂、讨债的小城青年、无戏可拍的女演员、独守空闺的怨妇、深陷困境的大款等等一众人等,在这一天,命运交集,五味杂陈。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影片采用非线性叙事,用各种碎片组成一幅“命运多米诺”般的拼图。因为这样的结构,李非老被人冠以“宁浩第二”的称号。很多影迷说,李非擅长“玩结构”。但李非自己对于“玩”这个字不以为然:

“电影表达的是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根据这个看法,找到适合的结构,“玩”从褒义上说,是对的,拍电影本来就应该有一个“玩”的心态,必须玩,争取玩的开心。但从另外一方面说,有点草率了。如果说结构特别就是“玩”结构,那感情真挚动人,就是在“玩”感情吗?这么说,是片面的。”

结构精巧是该片一大特色,但《命运速递》的优秀之处显然不止于结构,黑色幽默的剧情,琅琅上口的台词,并且利用这种风格来包容所蕴含的人物的命运,轻松诙谐之间,又掺杂着对人物命运的拷问,这才是《命运速递》的可贵之处。

FIRST青年影展突围而出主创皆获好评

“电影的质量往下走,但电影市场却越来越好。所有人似乎变得很着急,电影本身和名利沾的很近,想赚钱,无可厚非。但底线是尽力把片子拍好。”

李非这么说着,也在尽量这么做着。从成片来看,《命运速递》包括他在那的所有主创也都是这么做的。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第九届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整容不逊于任何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姜文率领包括严歌苓、鲍德熹、张震等在内的评委会给予《命运速递》高度评价,一举杀入“惊人首作”单元,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艺术贡献等四项提名,并为赵炳锐拿到了“最佳演员”的奖项。

电影节回来,继续为房租发愁的李非发现,命运再次改变。

严歌苓介绍李非认识了著名影视投资人娄晓曦,签约之后,温饱问题解决了。在严歌苓去往柏林前夕,李非郑重地说:严老师,谢谢你。严歌苓说:你别谢我,你应该谢你自己,谢谢你的才华。

更意想不到的是,李非获得了和偶像姜文合作的机会,成为姜文新片《邪不压正》的编剧,全程参与了影片拍摄。

姜文不止一次地说过“《命运速递》是我近几年看到最好的电影”,周韵看完片子,大加赞赏,说“每一个演员都是那么的出色”,并专门发朋友圈力挺李非,称“李非是姜文最想合作的导演!”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刘德华看过该片后也十分喜欢,专程约见李非,表达对影片的赞赏。

因为《命运速递》中的出彩表现,各位演员的演艺事业也开启了新的局面。赵炳锐接演了《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吕晓霖主演的《白夜追凶》成为年度话题级爆款。啜妮则参演了《我的前半生》等诸多热门影视作品。

李非的下一部电影《两只老虎》也在筹备中,将在2018的下半年开拍。

“人生就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你不知道是谁寄来的,不知道包裹里是什么,但你必须接收,必须打开,不管是好是坏,必须面对。

事到如今,回想当初,李非如是说。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导演访谈】

“世界是主观的,好坏在于判断”

李非:科恩兄弟,昆汀,伍迪·艾伦,姜文,宁浩。我比较喜欢有幽默成分的电影,但底色是黑色的那种,所谓黑色幽默。什么样的人,就拍什么样的电影,电影体现的作者对世界的看法。

李非:也不能这么说,《命运速递》就很励志,看你怎么看。世界本身就是荒诞的,无序的,甚至黑暗。但我认为世界好坏在于人主观的判断,你着眼于亮面它就亮,你看黑暗的一面它就很黑暗。你要站高一点,就会发现亮面和暗面永远是同时存在的。

李非:当然是,都拍电影了还不够“我执”的吗?不“我执”还拍什么电影。“我执”不重的人没法创作,但创作的过程又是用来破我执的。电影跟这个世界很像,就是假相,是假的,虚妄的,明知虚妄,全力以赴。花很多钱,拍个片子,给人看,俩小时,散场了,如梦幻泡影,人生也是这样。迟早得死,但还是使劲儿活,还想活漂亮点,对得起这辈子。电影也是,肯定要散场,那就尽量拍好点,对得起这俩小时。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我不认为世界上真存在什么深刻的东西”

李非:我记得卓别林也说过一句类似的: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从宿命论角度说命运是注定的,但也是自己创造的,都对,一个道理。你自己创造了你的命运,结果形成了似乎早已被注定的命运。

李非:其实,我根本就没想那么多。我觉得这故事就应该这么讲,就这么讲了。老有人说我学谁,像谁。那就像呗。如果这样说的话,正常线性叙事的片子更多,那谁又在学谁呢?我自己本身对如何讲故事有的时候比讲什么故事更感兴趣。

我觉得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只要还有职业编剧和导演,我想对形式,对结构,对如何讲故事的探索就不会停止。

李非:我特别讨厌他们说玩结构,我没玩,我是认认真真在做结构。如果说要我和他们比较,我可能更童真更小孩子一些。你看钰坤的《心迷宫》,他关注的东西比较深,社会层面的。宁浩导演《疯狂的石头》里头有更多犯罪的元素和讽刺。我可能就更孩子气一点,这也是很多批评,说不太深刻或者太不深刻。我接受,说实话,我也不认为世界上真的存在有什么真正深刻的东西。我担心,我一思考,上帝就会笑。我就想讲这么一个故事,讲了,我不知道也不要在意它深不深刻。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谢谢你自己的才华”

李非:我挺开心的,这属于高度赞扬吧,希望能对得起这个评价吧。我入行是宁浩带我的,我没敢想是他第二,第三第四也没想过,我还是做李非第一吧。他们这么说,可能确实片子气质、结构等跟《疯狂的石头》有点接近。上次见着宁浩,我说我拍了一片子,人都说像《疯狂的石头》。浩哥问我,“像《疯狂的石头》丢人吗?”,我说“不丢人。”

李非:帮助太大了,一句两句说不完。简单说吧,姜文是我的偶像,能跟他一起工作,能看着他一天一天,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完一个电影,我觉得,这个对我的影响会是一辈子的。

李非:严歌苓老师就是那届FIRST评委。她对我太好了。拍完这个片子我兜里只有六千块,因为超支了,后期都是我跟赵炳锐两个人自己掏钱做的。人家拍电影挣钱,我俩拍电影倾家荡产。我当时租的房子都到期了,连下个月去哪住都犯嘀咕了。

歌苓老师可能一眼就看出我困难了,他帮我介绍签约了娄晓曦先生,一下就奔小康了。她回柏林前我去送她,我说严老师谢谢您,她说你别谢我,谢谢你自己的才华。

刘德华先生专门约着见过一次,他看了这个片子,很喜欢,聊了很多。合作的话,当然希望,我想肯定有机会会合作的。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李非:顾长卫老师因为和赵炳锐熟悉,我俩琢磨,四哥这个角色特别适合他。但他在那之前没给人演过戏,自己的戏都不串的,怎么办呢?我们想反正他老人家来不来在他,我们总得提吧,我们就硬着头皮请他吃了顿饭,不对,好像饭还是顾老师请的。我们就提出了,说,顾老师您看,我们这个戏,里头有个角色特合适您。顾老师第一反应是“啊?我行吗?”我说“特别行”,他说“那看时间呗”,就这么答应了。

后来他特意拿出一天来拍这个戏,看到剧本后他一皱眉,觉得词太多,我给他拿了支笔,您要觉得词多就删呗。到后来删到不能再删了,然后他这个角色得说河南话,顾老师不会,得一句句教他,但他也背不下来。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找了本书,把词儿放进书里,看着念,最后呈现的效果反而非常好,你说的“文人气息”实际上是这么来的。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我现在早已超越了自己的梦想”

李非:每个导演都不愿意重复自己,每个片子想聊的东西不太一样吧,客观的说我也没认为《命运速递》是一个高起点,只能是一个起点。不管是被赞扬还是诟病,它不会构成我对之后拍电影的任何阻碍。

李非:我的梦想啊……(停顿)俗套的说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呗。这个世上喜欢电影的人很多,而把拍电影变成自己工作的人非常少。对我而言,做导演,能和那么多前辈合作,有机会去拍下一个或是下下个电影……我说句实话,早已超越了我的梦想。你放在五年前十年前,我压根想都不敢想。既然已经都超越了梦想,我就比较轻松了,继续写,继续拍,仅此而已。

李非:我觉得无可厚非,电影本身就是个躲不开名和利的事儿。我也想出名啊,特别想,因为名儿大了,话语权大,资源更好一些,就可以有更宽裕的预算,有好的演员,更大权限地去拍自己想拍的电影。赚钱我也想啊,我也想吃好点穿好点,我也有家人。这些年电影市场越来越好,赶紧挣钱没问题,但底线是把片子拍好,片子拍的太差,拿人钱,有点像骗子。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电影很多时候是为明星产生的”

李非:我个人没有过多去考虑艺术性或是商业性。第一,我认为只存在好电影和不好的电影,商业片有很多我喜欢的电影,所谓的文艺片也有很多我不喜欢的,没有高下之分。第二,本身电影就有两个属性,产品属性和作品属性,都值得尊敬。这个片子真的卖钱,那它的商业属性就有很大体现,如果这个电影在电影本体做出了探索与成就,也一样值得尊重。

但我一般不太考虑这些,我无非就是考虑预算成本,如果还是作者表达对话,尽量控制成本,如果更大众更市场的表达的话,也许拉到投资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在好莱坞也好,中国也好,很多都是基于明星。你看科恩兄弟,昆汀的作品,挺作者的,但他们后期的作品请的都是大明星,乔治·克鲁尼啦,布拉德·皮特啦,这些明星在这些导演的电影中,和在一些纯粹工业化的电影中表现出的气质和素质是不一样的,在一些片子中他们是明星,在另一些片子中他们是演员。

李非:对,是被误读的,我记得戛纳电影节好像是60周年吧,主海报就是玛丽莲·梦露,我非常尊重明星,我认为电影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明星产生的,很多电影佳作的光芒也就是来自于明星,你不能说有的明星不会演戏,或者这个演员特会演戏,但不是明星。

比利·怀尔德当年找梦露拍《热情似火》,那个时候梦露其实因为是抑郁症晚期了,很多时候在片中心情不好就走了,也可能一句词ng40次,很多人会提出质疑,而比利·怀尔德很有意思,他说我可以让我姑妈来演,她肯定不会迟到,也不会要钱,也肯定能把词背下来,更不会来了莫名其妙就走了,我姑妈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谁希望在荧幕上看到我姑妈呢?

李非:感谢,特别感谢。于我个人,于很多青年导演,FIRST功德无量。他们推出了很多青年导演,通过这个平台受到很多人关注,让更多想拍电影的年轻人拿起摄影机。我前段时间专门帮FIRST拍了一个短片,叫《干就干了》告诉真的想拍电影的人,拍电影其实没那么难,没有两百万,五十万也能拍;没有太好的器材,你用iphone也能拍。想三件事,第一是不是想拍,第二是不是能拍,第三是不是拍了。拍了以后,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别光想,得做。干就干了,干了再说。

李非:准备下半年开机,名叫《两只老虎》,绝对精彩,值得期待。这算广告吗?文/逆向行驶宇航员

导演李非:人生是一份无法拒收的命运速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