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傳統的風俗:戴柳、插柳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戴柳、插柳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戴柳、插柳

網絡圖片

戴柳、插柳是清明節傳統的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尤其以南方為多。如今清明節植樹的習俗,也是從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演變而來的。節日當天,人們有的是在門口或屋簷前插柳枝,有的在頭上戴柳圈,還有的地方女子頭上簪柳、男子身上配柳。

相傳此俗最初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神農氏。到南北朝時期,人們在元旦插柳枝,認為能避鬼。後來這種習俗活動轉到寒食節或清明節進行。此外,插柳還有記年祈壽之意,民間有諺語云:“戴個麥,活一百;戴個花,活百八;插根柳,活百九。”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戴柳、插柳

網絡圖片

相傳,清明節戴柳、插柳的習俗與介子推有關。

公元前655年,晉國公子重耳由於遭到其父獻公寵妃驪姬的陷害,被迫帶著一群家臣倉皇出逃,踏上流亡之路,這其中就有介子推。他們一路上風餐露宿,重耳飢病交加,氣息奄奄。介子推見狀毅然拔刀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熬成湯給重耳充飢,從而保全了重耳的性命。這就是歷史上“割肉奉君”的故事。公元前636年,重耳回國掌權,史稱晉文公。此時,他受到一幫大臣的曲意逢迎,一時間志得意滿,大肆分封。而惟獨介子推不求名利,不爭功名,作出了隱居綿山、獨善其身的選擇。晉文公知道後,急忙帶著大臣們趕到綿山尋找,卻始終不見介子推的影子。晉文公便命人放火燒山,只留下一條道路。一時間,風起火烈,大火綿延數百里。三天後,晉文公上山尋找,卻發現介子推與母親葬身火海。悲痛之餘,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名為“介山”,並把放火燒山介子推蒙難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全國上下家家禁忌菸火、只吃冷食。久而久之,便逐漸形成了寒食節。

據說,第二年,晉文公率領著眾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祭掃後,晉文公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戴柳、插柳

網絡圖片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驅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避邪了。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戴柳、插柳

網絡圖片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采薇》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情感,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