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啟動優化營商環境10個專項行動

山东启动优化营商环境10个专项行动

政務大廳“一窗受理”

今年8月底前,在省市縣政務大廳分類設置綜合受理窗口,推行“前臺統一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服務模式。

關聯事項“一鏈辦理”

9月底前,各市縣先行把分散在不同部門的事項,特別是量大面廣、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的事項按鏈條進行優化整合,將“一事一流程”變“多事一流程”。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完善政務服務平臺功能,優化再造業務辦理流程,推進辦事系統整合、數據資源共享,著力提升網上服務效能。

政務熱線“一線連通”

深化政務服務熱線整合,10月底前,除緊急類和專業性強的熱線外,其他政務服務熱線原則上全部實現“12345”一號呼叫、全天候服務。

貼心幫辦“一次辦結”

10月底前,在政務大廳試點開展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對一”貼心幫辦(代辦)服務,適時在全省複製推廣。

為了實現審批服務便民化、打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山東開展優化企業開辦、優化不動產登記、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營商環境評價等10個專項行動,實行一個行動、一套方案、一位省領導負責、一個牽頭部門、一個工作專班的落實推進機制。目前,10個專項行動已經啟動。

第1個是優化企業開辦行動。由省工商局牽頭推進《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的意見》(國辦發〔2018〕32號)要求由平均20多天壓縮至8.5天,根據有關方面的評價調查,全國企業開辦最快的省份只需要不到一天半時間。我省今年確定的目標是3個工作日內完成營業執照辦理、公章刻制、銀行開戶、涉稅辦理、社保登記等事項辦理,實現新開辦企業具備一般性經營條件。這個目標比國家要求的高一些,但是對標先進省份並不算太高。各市縣可以在省級統一部署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繼續優化流程,只要在合法合規的範圍內,能減的減,能壓的壓,實現企業開辦再提速。

第2個是優化不動產登記行動。由省國土資源廳牽頭推進。不動產登記是個大概念,從辦理情形上可以分為首次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註銷登記等,其中轉移登記又可以細化分為繼承轉移登記、析產轉移登記、存量房買賣轉移登記、贈予轉移登記等多種情況,需要根據不同情形逐一優化流程。在這方面,外省有很多先進做法,甘肅省詳細列出54項常用不動產登記事項,推行“最多跑一次”,浙江省杭州市僅針對轉移登記就細分出了12種不同的流程圖。我省今年將大力推行國土、住建、稅務等部門事項一窗受理、聯合辦理,取消無法律、行政法規依據的材料和環節,確保5個工作日內完成房屋交易、稅收繳納和轉移、抵押登記等相關事項。

第3個是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行動。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推進,推動項目立項、規劃許可、評估評審、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事項實施容缺受理、多評合一、多規合一、多圖聯審、並聯辦理、聯審聯辦,確保45個工作日內完成包括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在內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這項工作,部分市縣已經進行了很好的探索,比如煙臺市實行“容缺審批並聯辦理”,簡單項目27個工作日可獲取施工許可證,複雜項目32個工作日獲取;威海市實行模塊化審批,28個工作日內可獲取施工許可證。此次省裡推行45天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就要在項目落地時間、實際審批時間上見實效,真正讓企業得實惠。

第4、5、6個行動,分別是簡化水氣暖報裝、簡化獲得電力、便捷獲得信貸。這是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能直接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在以往的放管服改革中涉及的比較少,是我省的薄弱環節。這3個行動分別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及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山東銀監局牽頭,對有關服務事項進行全流程優化,簡化辦理手續、壓縮辦理時間。

第7、8、9個行動,分別是優化政務服務、推進信息共享、相對集中行政審批。這3個行動分別由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省編辦牽頭推進。通過落實政務服務“五個一”模式、信息共享、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改革,為各個領域的專項改革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第10個是營商環境評價行動。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推進,堅持結果導向結果評價,針對企業開辦和註銷程序、施工許可證辦理程序、獲得水電氣暖、辦理不動產登記、獲得信貸難度和成本、納稅服務、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等主要指標,建立具有我省特色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11月底前對17市營商環境進行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