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国移动支付引美国追赶 支付系统将淘汰美国的银行?

俄罗斯《专家》杂志网站6月19日文章称,美国的非现金支付系统跟中国截然不同。在美国,消费者付账需要经过大量中间环节,相关公司通过抽取手续费便能赚得盆满钵满。显然,倘若同台竞争,美国人一定会败于中国人,因为中国的支付系统成本更低,使用更为便捷。

摩根大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指出:“围绕市场主导权的真正鏖战已上演,所有人都想成为领头羊。”

据报道,全球知名绩效管理公司尼尔森发布的有关非现金支付市场的权威报告显示,美国商家为接受信用卡以及移动支付,每年会付给银行和类似威士、万事达信用卡公司等支付服务商将近900亿美元,其中又以银行分得的蛋糕最为可观。

分析师预测,到2020年时,中国所有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将拿到此类费用的四成左右,倘若在美国也占据这样的份额,意味着银行将少收入近430亿美元。

此外,美国的银行也从自动取款机现钞业务上获利颇丰。倘若像中国一样,支付系统在很多情形下取代现金消费,那么美国银行势必会失掉这笔不可小觑的收入。

报道称,美国银行家很快便不必漂洋过海赴华取经、考察中国非现金支付市场的运作情况了。在201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一直在忙于跟美国的支付处理机构签订各类协议。目前,纽约许多出租车公司已开始提供支付宝结账的选项。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开始更为经常地借助支付应用来打理个人财产。支付宝早在2013年便开始向用户提供互联网货币基金服务余额宝。经过3年躬耕,2017年时,余额宝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接近2430亿美元。

文章称,开立账户对银行而言不啻为又一沉重打击,毕竟它一直都是用客户存款来发放贷款,获取丰厚利息收益。倘若美国消费者效仿中国,开始将余钱放在支付应用的账户中理财,那么银行又将损失数百亿美元,且不得不转而寻找更加昂贵的资金来源用于放贷。

俄媒:中国移动支付引美国追赶 支付系统将淘汰美国的银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