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鄭攀:志在巔峰 樂在攀登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郑攀:志在巅峰 乐在攀登

鄭攀,微泰醫療器械(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

相似的系統構架,相同的芯片技術,雷軍“架”了根天線,把它們拼成了手機,而鄭攀把它做成了智能胰島素泵的便攜式控制器。

同一年“下海”創業,兩條完全迥異的“泳道”。7年後,“小米”市場估值已達數百億美元,而鄭攀仍在為一座廠房奔波忙碌。

是對市場判斷有誤還是錯失起飛的“風口”?鄭攀笑著搖搖頭,登山者無所謂誰先到達頂峰,攀登的最大樂趣在於挑戰生命極致後的征服感。

抉擇:多重角色多彩人生

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Half Dome(半圓頂)是全球最大的花崗岩,高達1600多米,這是鄭攀登過的最高的岩石,“創業能有多難,大概不過如此?”

平均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已是鄭攀的生活常態。回到實驗室,戴上黑框眼鏡,擺弄起桌上散落的各種零件,又迴歸一個學者的模樣。

科學家、創客、董事長、“工頭”,哪個才是主角?“說不上來,一人分飾多角吧!”鄭攀笑著說。

浙大研究生畢業,考上省級機關公務員,兩年後又以全額獎學金赴美求學。2004年獲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SU)機械工程博士學位,進入硅谷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如果不折騰,生活可以繼續安逸下去。

“如果30多歲的時候就能看到自己70歲的樣子,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樂趣?”這顆躁動的心,註定他的抉擇不一般。

2011年,鄭攀碰上浙江團赴美引才,一聽杭州的創業政策,他覺得機會到了。“國內醫療器械市場很廣闊。”鄭攀找到自己的老闆DORE MARK先生,給他看西湖的照片,一頓“海侃”,把老闆也說得“心癢癢”,融到200多萬美元初創資金後,兩人一起登上飛往杭州的航班。雲端之上,他們盡情暢想未來。杭州城西未來科技城,成為他們攀登高峰的新起點。

創業:7年耕耘終有收穫

鄭攀的自信來自於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

鄭攀很不“服氣”,回國前他想好了:創業的主攻方向就是研發生產微型胰島素泵,打破歐美醫療器械巨頭在這一領域的壟斷,讓大家都能用得起高性價比的產品。

做醫療器械並不容易,要將機械、材料、電子等等綜合起來,“什麼都得會,像個‘雜家’。”鄭攀說,一套微型胰島素泵要把數百個零部件組合在一起,確保它們絕對安全運行。

三年研發,兩年臨床試驗。相比國外同類產品,鄭攀團隊自主研發的智能胰島素泵,體積更小,與普通火柴盒一般大,重量更輕而且無導管,可直接貼敷於皮膚,再加上獨創的智能控制器,能夠使糖尿病人血糖控制達到最佳化,價格僅為進口產品的1/3。去年,這一產品正式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批准,允許在國內上市。7年耕耘,終有收穫。

憧憬:做全球的“領跑者”

前不久,鄭攀在“朋友圈”裡曬出了一張創業團隊的“全家福”:站在新廠房的奠基石前,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迎著朝陽,眺望遠方。他在照片下感慨道:未來科技城的人才政策和大力扶持,使我們克服創業初期的困難,滿懷信心地開始進入快速成長期。

鄭攀和他的企業,是浙江傾力創造人才生態最優省的直接受益者。他至今還記得2011年登記註冊企業時,杭州下了一場大雪,杭州未來科技城園區專門派人陪他走綠色通道,一次性辦好全部手續。研發產品需要廠房,工作人員陪著他四處選廠房,一直到滿意為止。“還有像扶持政策兌現、人才公寓安排等方方面面,政府給我們辦了很多實事。”鄭攀一直心存感激,“扶上馬,送一程,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攀登路上我們輕鬆多了。”

如今,微泰醫療器械正處在發展關鍵期,原先3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已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產品生產急需擴大規模。這個時候,餘杭區又為他爭取到12畝土地,建設2萬多平方米廠房。

對於回國創業,鄭攀從來沒有後悔。“儘管國外在一些機制方面比較成熟、規範,但國內的優勢在於空白領域多,市場大,資金比較好找,尤其是有著良好的創業環境,綜合機會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