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將軍童貫名言——我是宣撫使,我不守土;你是知府,你才守土

兩路出擊,看起來符合我們的常規地緣分析。但這一次金國人的兩路出擊,實際上是一條絕後計,是要把北宋兩手捏住再揉碎的節奏。

我們先看完顏宗翰這一路,

這一路顯然並不好走,金人的戰略判斷是有失誤的。

山西方向上,防守太原城的,正是我們的老朋友,童貫。

逃跑將軍童貫名言——我是宣撫使,我不守土;你是知府,你才守土

童貫

童貫時任陝西、河東、河北宣撫使。所謂宣撫使,最早是朝廷設置的派朝官巡視地方的一種欽差大臣性質的臨時官員。早期宣撫使的職責較多,巡視災區,開倉放糧,治理水災的事都幹。不過到了宋代,宣撫使基本集中在軍事這個功能上,是由帝國中央選拔的,派往地方的統兵大員。當時童貫這個宣撫使權力非常大,而且在朝廷明面上賦予的權力背後,童貫混跡官場尤其是軍界多年,個人積攢的人脈也很多。

當時童貫童宣撫使的行政中心,就設置在太原。

童貫手裡的底牌,不僅僅是一座堅固的城池,還有他的親軍——勝捷軍。勝捷軍是童貫在負責西北戰事的時候,為自己招募的部隊,這支部隊的人數保持在幾萬人左右,而且戰鬥力也還是相當不錯的。

太原城,勝捷軍,朝廷的任命,強大的調動資源的能力。

這只是我們牌面上看到的童貫,實際上童貫本人並不這麼想。

童貫滿腦子都在想一件事——逃跑。

童貫之所以想臨陣脫逃,是因為宋軍一觸即潰,雁門關,石嶺關這些雄關根本擋不住完顏宗翰的鐵騎。短短不到兩個月,金軍連下朔州、武州、代州、忻州,一路殺過了忻定盆地,直奔太原而來。

這些年來,童貫雖然一直在帶兵,但無論過程還是結果,童貫一直混的風生水起。就過程來看,童貫保命的功夫一流;就結果來看,童貫打得贏的仗,都上報朝廷請賞了;打不贏的仗,只要能夠在述職報告中說成是打贏了,也都上報朝廷請賞了;實在打不贏,又彙報不贏的仗,童貫也都大事化小了。

但是金兵這次,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這一次分明就是要見血,要玩命來的。這跟之前的遼國和西夏相比,打的根本就不是同一類型的戰爭。

作為軍人,自有軍法伺候。所以童貫想不想逃跑是一回事,敢不敢又是一回事。而童貫之所以敢臨陣脫逃,是因為他知道就在東京汴梁的皇宮裡,他在藝術道路上的同路人宋徽宗也在這麼想,他們心有靈犀。

臨行之前,太原知府張孝純說:您走了,河東就丟了,河東丟了,河北也就丟了。童貫大怒:我是宣撫使,我不是守土的;你是知府,你才是守土的。(“貫受命宣撫,非守土也”《宋史.列傳.卷二百二十七》)於是,守城的領頭人變成了太原知府張孝純,還有童貫的副手王稟。

公元1125年,宋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初八,童貫倉皇逃出太原城。

十天之後,金軍的前哨部隊抵達太原。

逃出生天的童貫,直奔汴梁而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