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光谷”

19日,經報武漢市人民政府審定,武漢東湖高新區發佈《中國光谷2035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綱要》(下稱《綱要》),這是全國高新區、自主創新示範區首個發佈的面向2035的創新驅動發展行動綱要。

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光谷”

已形成“5+2”產業體系

武漢東湖高新區建區30年來,形成了以“光”為特色的“5+2”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具有光谷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綱要》明確了“一個生態、雙輪驅動、三條路徑、四大經濟”的總體部署。其中,“一個生態”是指構建具有光谷特色的全球創新創業生態高地。推動創新思想的高效激發、碰撞與交流,全面提升創新主體洞見能力,建成主體協同高效、要素自由流動、文化開放包容的全球創新創業生態高地。

“雙輪驅動”是指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相互協調、持續發力。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加強技術攻關,形成持續創新的系統能力;加快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與制度藩籬,統籌推進科技、經濟、社會治理等改革,最大限度釋放創新創業活力。

“三條路徑”是指實施企業創業成長、科技創新轉化、全球開放鏈接三大路徑。鼓勵各類創新主體在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等方面創新創業;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通道,增強內生髮展動力;堅持擴大開放,增強國際化水平,以全球視野推進創新驅動。

“四大經濟”是指大力發展智能經濟、網絡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經濟,推動產業交叉創新和跨界融合,培育戰略性、引領性、前沿性新興產業,打造世界級創新型企業,聚合高層次人才、資本、技術等創新要素,優化產業發展生態,打造全球新經濟發展高地。

年增創業企業超過2萬家

東湖高新區將立足光谷實際,瞄準發展目標,實施“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到2020年建成全球一流的高科技園區,成為全球創新創業網絡的關鍵節點,“中國光谷”享譽世界,實現“美國有硅谷、中國有光谷”的發展格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在光通信、激光、空間信息等領域創新水平躋身世界前沿,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0%。產業加速迭代升級,成為全球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高地,生物產業與智能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若干細分領域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為打造萬億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奠定堅實基礎。企業培育富有成效,年新增創業企業超過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500家。

第二步,到2035年綜合實力進入全球高科技園區前列,成為全球創新創業網絡的重要樞紐,基本建成“世界光谷”。光通信、新型存儲、空天信息等戰略領域創新水平全球領先,人工智能、精準醫療等領域形成競爭優勢,重點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科技創業和風險投資活躍度居全球前列,瞪羚與獨角獸企業大量湧現,培育若干世界級企業,形成充滿活力的企業生態群落,成為全球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

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光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