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最“怪”的墳墓?

張魚旦喜歡吃餃子

什麼才叫最怪的墳墓?

NO.3秦始皇陵墓算嗎?一座你不敢挖的墳墓!

秦始皇陵墓地宮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被挖開,其實在古代就曾經遭遇項羽的燒燬,赤眉軍也盜掘了秦始皇陵,黃巢也盜掘過,還有盜聖溫韜去過,可是都無一例外的被阻擋在地宮之外,哪怕是如今的時代,有著高科技,人們依然不敢輕易挖掘秦始皇陵墓,雖說怕沒有能力保護文物,但是更多的是擔心。

《史記》記載:秦始皇陵地宮中設有暗弩,還有陷阱,更有大量的水銀圍成的“銀河”護衛,誰敢進入地宮必是死路一條,所以沒人敢挖開地宮。尤其是水銀之謎,如果探測是真的,考古專家也坦言,一旦水銀洩露,方圓四十里的所有生物將毀於一旦。別說秦始皇陵墓了,就說說挖掘定陵時那些工匠,一個個擔心有機關,都不願做出頭鳥。所以說秦始皇陵墓的地宮算是比較怪的了,因為你不知道里面的秘密,所以不敢挖。

N02.武則天乾陵算嗎?一座你挖不動的墳墓!

乾陵是武則天和高宗李治的合葬墓,陝西省境內,可以這麼說,從武則天前腳進去後腳就有人開始盜掘,黃巢起義軍帶著40萬軍隊前去挖掘,因為挖錯了方向,主要是找不到墓道口,無功而返。溫韜把唐朝皇帝陵墓挖了個遍,就乾陵讓他顏面受損,他先後三次帶領盜墓賊前去挖墓,每次正要開挖的時候就是雷鳴閃電,最後終於嚇破了膽,放棄了。近代的軍閥孫連仲效仿孫殿英盜慈禧太后墓,帶著機槍炮彈前去,炸開了乾陵墓道口,進去後一股濃煙把幾個士兵燻死了,最後只能撤退。直到現在乾陵也沒有被挖掘,主要是梁山的地質硬,乾陵的神秘感也因為前面一些人的盜墓顯得更加嚴重。

N0.1成吉思汗的陵墓算嗎?一座你找不到的墳墓!

我們現如今直到的成吉思汗墓只是他的衣冠冢,他真正的墓地所在地根本無從知曉,恐怕就連他自己的後人都不知道了,這就有人要問了,一個皇帝的陵墓怎麼可能找不到?這就跟元朝遊牧民族的習俗有關了,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經常東奔西走,居無定所,因此先人的墓地在他們離開後會遭到敵人的挖掘,挫骨揚灰,最後到了成吉思汗這裡,他決定改變墓葬的習慣。

用一根粗大的楠木當棺材,屍入木中,用三條黃金箍箍牢,不搞隆重葬禮,直接把這根楠木秘密送往墓地。葬法非常特別,他們不起墳頭,下葬後還將平地恢復原樣,而後殺死一頭吃奶的小駱駝殉葬。祭祖時牽著母駱駝尋找。母駱駝在哪裡發出悲鳴,哪裡就是皇帝的葬地。可等那母駱駝死了以後,這座墳墓的具體位置也就沒人知道了。

其實中國古代奇怪的墳墓很多,比如包拯墓、曹操墓、龐統墓、秦公墓等,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羽評歷史隨時更新新的歷史知識。


羽評歷史

從考古發現來看,不存在什麼“怪”墳墓。連小說中描述的“機關暗器”,也沒有具體的發現。王陵大墓的防盜措施,也就侷限於修的結實。個別流沙墓,只能防小賊,對有組織的模盜墓依然沒有抵抗力。

對於活人來講,畢竟死亡是未知的,加之宗教和民俗的各種因果報應理論,將鬼魂描繪的很生動。也就促進了“事死如事生”的墓葬觀念。

古代沒有多媒體技術,大多數的事情都靠口口相傳和隻言片語的文字記載。每一個後來者,都要加上自己的想象去發揮。那些筆記小說也就越來越被認為是真實的。

舉個例子,傳為漢代劉歆著、東晉葛洪輯抄的《西京雜記》中,記載了幾個盜墓故事:

廣川王去疾。好聚無賴少年。遊獵畢弋無度。國內冢藏一皆發掘。不可勝數。其奇異者百數焉。為餘說十許事。今記之如左。

① 魏襄王冢。皆以文石為槨。高八尺許。廣狹容四十人。以手捫槨。滑液如新。中有石床石屏風。婉然周正。不見棺柩明器蹤跡。但床上有玉唾壺一枚。銅劍二枚。金玉雜具。皆如新物。王取服之。哀王冢以鐵灌其上。穿鑿三日乃開。有黃氣如霧。觸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初至一戶無鑰。石床方四尺。床上有石几。左右各三石人立侍。皆武冠帶劍。復入一戶。石扉有關鑰。叩開見棺柩。黑光照人。刀斫不入。燒鋸截之。乃漆雜兕革為棺。厚數寸。累積十餘重。力不能開。乃止。復入一戶。亦石扉關鑰。得石床方七尺。石屏風銅帳一具或在床上。或在地下。似是帳縻朽而銅□墮落。床上石枕一枚。塵埃朏朏甚高。似是衣服。床左右石婦人各二十。悉皆立侍。或有執巾櫛鏡鑷之象。或有執盤捧食之形。無餘異物。但有鐵鏡數百枚。

② 魏王子且渠冢。甚淺狹。無棺柩。但有石床廣六尺長一丈。石屏風。床下悉是雲母。床上兩屍。一男一女。皆年二十許。俱東首裸臥無衣衾。肌膚顏色如生人。鬢髮齒爪亦如生人。王畏懼之。不敢侵近。還擁閉如舊焉。

晉靈公冢甚瑰壯。四角皆以石為玃犬捧燭。石人男女四十餘皆立侍。棺器無復形兆。屍猶不壞。孔竅中皆有金玉。其餘器物皆朽爛不可別。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潤如新。王取以為書滴。

④ 幽王冢甚高壯。羨門既開。皆是石堊。撥除丈餘深。乃得雲母。深尺餘。見百餘屍蹤橫相枕藉。皆不朽。唯一男子。餘皆女子。或坐或臥。亦猶有立者。衣服形色不異生人。

⑤ 欒書冢。棺柩明器。朽爛無餘。有一白狐。見人驚走。左右擊之不能得。傷其左腳。其夕王夢一丈夫鬚眉盡白。來謂王曰。何故傷吾左腳。乃以杖叩王左腳。王覺。腳腫痛生瘡。至死不差。

這些故事讀起來很有趣,但現代考古發現並不能證實類似的情況。

又如漢代金縷玉衣來講,傳說中可以保持屍體的不腐,但兩千年後,我們看到的都是渣渣。

《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載:“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汙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 呂后都死了二百年了,屍體如辛追老太太那樣,能有性趣嗎?同類孫殿英士兵姦淫慈禧屍體也是被創作出來的。


幾葦渡

若論中國歷史上的怪墳墓,乾陵算得上是其中之一。

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之上,採用 “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效仿京師長安城的建制。乾陵中不僅有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夫婦(兩個皇帝)的合葬墓,還埋葬著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潤、章懷太子李賢等人。傳說乾陵裡埋葬著奇珍異寶無數,絕世珍寶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也在其中,在現今發掘的5座陪葬墓中就出土了各類文物4000多件,其中包括唐三彩、墓室壁畫等精美文物。神秘莫測的乾陵令人神往,多少人想一探究竟,但乾陵卻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沒有被盜的一座”(張永祥、胡然《乾陵考古五題》)。

一直以來帝王皇族的陵墓就是盜墓賊的最愛,漢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慈禧的清東陵等都沒能倖免,基本都被掃蕩一空。乾陵也不是沒有盜墓賊光顧過,據傳歷史上曾有三次大規模的盜乾陵活動,但因各種原因都未成功。

唐朝末年黃巢之亂時,攻入長安後,黃巢聲勢浩大的動用幾十萬起義軍,在梁山西邊挖出了一條40多米深的大溝“黃巢溝”,幾乎挖走了半座大山,也沒找到乾陵的入口,再加上唐王朝軍隊集結向長安發起反攻,只好放棄。殊不知是因為不知道乾陵坐北朝南的結構,挖錯了方向。

五代時的耀州節度使溫韜,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大盜墓賊,民國的孫殿英恐怕也要甘拜下風。溫韜利用在長安做官的七年時間,趁著戰亂,把唐朝共18個皇陵幾乎盜了個遍,《資治通鑑》中寫道:“華原賊帥溫韜聚眾,唐帝諸陵發之殆遍”。其實他也沒放過乾陵,但巧的是在乾陵遇到了奇異的天象,宋人程大昌《考古編》中稱,“史載溫韜概發唐陵,獨乾陵不可近, 近之輒有風雨”,人一撤就放晴的反常天象嚇壞了溫韜,幾次上山均是如此,只好作罷。

民國時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也曾挖過乾陵,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在梁山用炸藥炸開了三層條石,仍不知墓道深淺,忽然颳起龍捲風,飛沙走石,於是停止挖掘並重新填回了炸開的墓道口。後來建國後陝西地區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支持發掘的郭沫若來到乾陵聽聞了這件事,寫下了《遊乾陵》,其中一首寫道:“巨墳雲是舊梁山,山石崔嵬頗耐攀。南對乳丘思大業,下臨后土望長安。千秋公案翻雲雨,百頃陵園變土田。 沒字碑頭鐫字滿,誰人能識古坤元”。


國家人文歷史

說起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怪墓,其實還蠻多的,以下是我列舉的一些有名的怪墓:

龐統墓

說起龐統,看過三國演義或者其他三國題材類型的影視作品,肯定指導,龐統號稱鳳雛,是和諸葛亮齊名的蜀國有名的謀士;但是在建安18年的時候,隨劉備進攻益州之時,在落鳳坡的這個地方被敵軍射殺,因為亂箭穿心,死的有點慘,據史料記載是被葬在白馬關的附件大山中;當時掉落的血衣,被當地人撿起來,為紀念他,修建的墓葬中只放了,這件血衣,所以龐統的墓葬,也叫龐統血墓。


乾陵

乾陵建於公元684年,位於現今陝西咸陽潛縣區域,乾陵中埋葬有唐高宗,武則天等李氏皇族人群,墓葬內奇珍異寶無數,但是乾陵卻是至今保存完好的一個墓葬群,很是奇怪,不管是古代的唐朝末年也是想打開著乾陵還挖錯了方向,沒有打開,還是五代時期也嘗試盜取也沒成功,民國時期也想炸開著乾陵也沒能成功,所以很是奇怪。

王建墓

前蜀,五代十國時期的皇帝王建的墓葬,是古代少有的建立在墓地以上的墓葬;說起王建可能大家不是特備熟悉,但是五代十國時期在現今四川周邊,也相當於三國蜀國一個洲那麼大的領土的國家,號稱前蜀,在位時期遠離戰亂,偏安一隅,在偏僻的四川建立了一時的繁榮;也是現今保存比較完好的沒被盜墓破壞的墓葬。


呱聊

龐統墓,因為墓裡埋的不是人。

龐統,字士元,道號鳳雛,襄陽 ( 今湖北襄陽市 ) 人士,生於東漢靈帝光和元年 (178) 。

眾所周知,龐統曾一度與諸葛亮齊名,更有人戲言:“ 臥龍,鳳雛,得一人者便可得天下 ” 。

但在建安十八年的夏天,龐統隨劉備進攻雒縣,對戰中,龐統身先士卒,率眾攻城,卻不幸被守城的兵將用箭射死,時年只有三十六歲。

他死後,劉備非常痛惜,便將龐統厚葬。

但令人驚奇的地方則是,當時的龐統遺體,其實並未葬在墓中,墓裡躺著的,實際上只有一件血衣。

據史料記載,龐統攻城時,被亂箭穿心,但後人為了紀念龐統,直接把他的真身葬在了白馬關後兩公里的大山中,只有一個墳丘,連墓碑都找不到了。

而從他身上掉落的血衣,卻被人撿起來,然後在落鳳坡為龐統修建了一座墓,把這件血衣葬了進去。

也就是說,現今保存的龐統墓,不過是一座衣冠冢,裡面根本沒有龐統的遺骸。

這只是一怪,還有二怪。。

這座龐統墓,要在下了成都到綿陽的高速公路後,再穿過德陽市北黃許鎮,接著拐入各種公路後,直到看見兩旁的樹木變茂盛,土山也開始變小,路口處看到一間小賣部,上面掛著“白馬陽關”的招牌,那麼恭喜你,才真正來到了龐統墓的入口。。

還要再步行從這個路口走到盡頭,才能看到真正的龐統墓,褐色大門十分簡陋,單薄,一旁有文物保護碑,刻有“龐統祠墓”的字樣,於1980年所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可以說是相當的偏僻,但環境卻絕對是一流的靜謐。

雖然官方稱為“龐統祠墓”,但坊間根據典故傳說,亦稱其為:

龐統血墓


錢品聚

我們都知道,一般墳墓裡的棺槨都是埋在地下的。而五代十國的前蜀皇帝王建逝世後,

遺體卻在安放在地平線以上。以前稱之為“王建墓”,現在叫永陵博物館。它坐落於成都市撫琴東路這條繁華的大街上。

這個王建和他的前蜀政權,歷史上存在感並不強。王建本是唐朝大將,駐守四川。唐朝後期天下大亂,朱溫篡唐,王建趁火打劫就在成都稱帝,做起了春秋黃粱大夢。四川自古易守難攻,成都平原農桑發達,王建沒有逐鹿中原的雄心壯志,在四川過起了安逸日子。他還下詔檢討蜀漢先主劉備和武侯諸葛亮,說他們不應北伐,勸子民們多種桑樹多種莊稼,多生孩子多養豬。當中原梁唐晉漢週五代十國戰亂紛飛,王建卻讓成都的農桑更加發達起來,掀起了唐朝以後又一個經濟繁榮的小高潮,偏僻的四川倒成了一方淨土。

王建墓則是古今以來第一個將墳塋建築在地表之上的帝陵,平地起券,券頂上加蓋石板,壘封土成圓形,真是卓爾不群。現在的人們去看望他,倒是省力不少。這個皇帝算不得雄才大略,但也挺接地氣的,前蜀國祚三十餘年,百姓過得還不錯,滅亡時也比較輕鬆,沒有大的腥風血雨。後世的老百姓也不怎麼討厭這個皇帝,在六十年代當地百姓和專家還把這個墓保護下來沒受到破壞,王建一生沒有多大作為,卻是運氣比較好的皇帝,至今還能享受到後世尋常百姓的香火。


先啟歷史

△乾陵.乾陵是武則天與唐中宗合葬帝王陵墓,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十多里的地方。乾陵的主墓位於梁山上,陵墓的主神道向南延伸十幾裡,主神道穿過樑山南邊的兩個小山丘,梁山就像女性的頭部,兩座小山丘就像女性的乳房,彷彿這座山就是為女皇武則天而生的。

△董仲舒墓.漢朝名臣董仲舒的墓位於西安市城牆內南邊,陵墓南邊的道路叫“下馬陵”。一日漢武帝經過這裡時,為了表示對董仲舒的尊敬,特別下馬步行,於是民間稱這裡為下馬陵,由於陝西話中“下馬”二字與“蛤蟆”同音,所以幾經流傳,便被稱作了蛤蟆陵。

△秦莊襄王陵.這個位於西安市的鬧市區,其西邊是西安市的長樂公園,這座墓剛好位於一條市政道路上,但是因為此處有文物,所以一條筆直的南北方向的陵墓被攔腰截斷,只能繞著走了.

△秦二世墓.位於西安市曲江池以南,這座墓的怪異之處是,因為曲江現在的房價比較高,這座千年陵墓周邊現在全是房地產,而且價格還都挺高的,不清楚住在這座帝王陵墓周圍的民眾晚上害怕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