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荷蘭填海造陸史,荷蘭填海所得土地已佔其國土面積的20%

荷蘭堪稱填海造陸最悠久的國家。自13世紀以來,荷蘭人向大海索地近七千平方公里,約佔其現今國土面積的20%。其中20世紀時因急劇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總共新造了約2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須德海和三角洲兩大圍海造陸工程。

荷蘭圍海造陸原因,一者是國土狹小,人地矛盾緊張;二者是地勢低窪,易受海水侵襲。在1953年那場大規模的洪澇災害中,倒灌的海水沖毀了荷蘭五萬棟房屋,奪走近兩千人命。而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的三角洲地區的損失尤甚,由此舉世矚目的三角洲工程誕生。三角洲工程是把大海擋在外面,其兼顧抵抗強勁海潮、照顧航運和連接三角洲各島嶼的功用,是荷蘭人奇思妙想的結晶。而須德海圍海造陸工程早在20世紀上半葉就已啟動,並有條不紊的建設忙碌著,本文主要介紹的即須德海工程發展史。

圖說荷蘭填海造陸史,荷蘭填海所得土地已佔其國土面積的20%

須德海工程的地標性建築當屬那32.5km長的攔海大壩,這條頂部平均寬度將近90米,雙向四車道的堤壩硬生生的將三千多平方公里的須德海給圍了起來,並通過排鹹納淡使之成為淡水湖泊。此攔海大壩是大型擋潮圍墾工程的前提和基礎,當須德海被改造為內陸湖泊後,湖內窪地就被劃為數個墾區並分期開發。遵循著先修築長堤,再排幹湖水,最後開墾種植的思路,1926−1930年完成了對維林格梅爾墾區的開發,接著是1937−1942年的東北部墾區,後在1950−1968年又開發出東弗萊福蘭和南弗萊福蘭。以上四墾區共造陸兩千餘平方公里。

圖說荷蘭填海造陸史,荷蘭填海所得土地已佔其國土面積的20%

須德海成型於13世紀末,在此之前須德海地區因萊茵河出海北支艾瑟爾河的緣故而遍佈湖泊沼澤。後來大規模海潮湧進內陸,與低矮區的湖沼融為一體,故形成了北海的海灣——須德海。而那個荷蘭人修建的攔海大壩又使得須德海與北海相隔離,並最終演變為艾瑟爾湖。站在堤壩上俯瞰,一面是一望無際的海洋,一面是碧波盪漾的內湖,醉心奇特景色的同時亦萌生著對勞動者的無限讚歎。如今須德海大堤已成為連接荷蘭東北部和西北部的交通要道,圍墾出的艾瑟爾湖則可提供淡水,促進工農業和水產養殖的發展,而墾區間密佈的水網更是旅遊業和航運業勃興的載體。雖然圍海造陸可帶來誘人的社會經濟效益,但卻也隱藏著引發生態災難的風險。

圖說荷蘭填海造陸史,荷蘭填海所得土地已佔其國土面積的20%

須德海攔海大壩

因為由近海灘塗、紅樹林等組成的溼地系統是陸地與海洋進行物資和能量交換的重要場所。如果因圍海造陸而人為阻隔溼地,一方面會使陸地營養物質不能及時入海,造成近海地區以陸地營養物質為食的蝦、蟹、蚌、螺等海洋生物受到威脅,進而影響海洋食物鏈和漁業;另一方面,海洋能量無法通過溼地緩解就會不斷的積聚,一旦釋放就是陸地生態系統的災難。除此之外,溼地還有著降解汙染和調節氣候的作用。正是因為意識到了潛在的生態災難風險,荷蘭政府逐漸改變思路,或是退田還海,或是重新規劃墾區。早在南弗萊福蘭墾區建設階段,生態保護就已被擺在了重要位置上。該處墾區1/2的土地用於農業,1/4用於城鎮道路開發,餘下的均是自然保護區,包括湖泊、沼澤、蘆葦蕩和柳樹林,為珍禽鳥類提供棲息地和繁殖產卵場所的同時亦經歷著生態系統的自然演替。然最令生態學界關注的應是馬克瓦爾墾區。

圖說荷蘭填海造陸史,荷蘭填海所得土地已佔其國土面積的20%

馬克瓦爾墾區緊鄰阿姆斯特丹。其早在1975年就完成了堤壩工程,並進行過抽水作業。後來因為籌措資金等方面的掣肘,墾區建設遲遲未能有效開展。所以經過數十年的自然演替,此處成為了植物繁茂、動物門類眾多的溼地,並最終被荷蘭政府設定為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區,不再用於農業開發,此即荷蘭人對生態建設規律認識深化的直接體現。

荷蘭圍海造陸的歷史經歷了從居民自發、政府主導投資到注重自然生態環境建設等各個階段,對世界各地填海造陸管理機制的建設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