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湛江上演一場非遺盛會,精彩節目吸引上萬群眾觀看


端午節這天,一場精彩的非遺項目匯演,在湛江市三十二小舉行。學生、家長、慕名前來的愛好者及相關人員,共計有上萬人觀看了演出。

開場的擂鼓表演展示了雷州半島“雷文化”的魅力。

這就是聞名四方的赤坎文章村簕古龍了,全身粘滿了植物,身上是簕古葉,頭部是菠蘿和柚子,還用樹菠蘿的果當牙齒。

村裡80多歲的老師傅為龍眼點睛。

隨後簕古龍隊開始了精彩的表演,可以看出他們舞得比較小心,畢竟這條龍全身都是植物。

湛江經典的舞獅表演,遂溪醒獅是全國非遺項目。

粵西的公仔戲,又稱鬼仔戲。多少人童年的回憶!

新穎的“舞燕獅”,有點像傳統的“舞鷹雄”,但前者更加輕鬆活潑。

70多歲的師傅在進行九節鞭表演。

赤坎的洪拳也是非遺項目,100年前為抵抗外來侵略者自強不息。

赤坎調順村的網龍,舞得生龍活虎。

赤坎的新非遺項目——金鉤月餅製作工藝。

吳川單人木偶的老藝人,技藝精湛,但傳承人只有他的兒子。

公仔戲的師傅遇到想了解技術的縱橫哥,馬上就傾囊相授,畢竟有興趣的年輕人不多了。時光如梭,傳承非遺項目,迫在眉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