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人傷害的不是尊嚴,而是一種臉面,一種虛榮

快樂是這樣,尊嚴也是這樣。有人覺得,被人罵了兩句,自己就失去了尊嚴。實際上,能被人傷害的不是尊嚴,而是一種臉面,一種虛榮。真正的自尊,是內心的堅守,是實現了心靈自主之後的一份坦然。這種東西,不是人家罵兩句、打兩下就能奪走的。所以,不要認為沒錢就不能快樂,沒錢就沒有尊嚴。只要你有一顆向善的心,忘記自己的好多得失,自然就會活得快樂,也自然能夠活得有尊嚴。這時你所實現的,才是一種生命真正的尊嚴。好多大樹,它們在狂風中晃動了身軀,但根部仍然牢牢地咬住泥土,風住之後,它們就會像往常一樣,坦然,安住,好像啥都沒有發生過一樣。人也該如此。除了生命真正的尊嚴,生命真正的價值,其他的好多東西,比如虛榮,譭譽等等,都不過是一些記憶,是轉瞬即逝的東西,好也罷,壞也罷,你想留也留不住,所以根本沒有任何真正的意義。

生命真正的尊嚴,在於一個人有真正的嚮往。嚮往什麼呢?嚮往一種比自己更加偉大、比自己更加高尚的存在。當一個人對某種精神保持敬畏時,才可能嚮往它。最高的敬畏,不是一種奴性的心態,而正是一種嚮往,是一種智慧境界的體現。久而久之,你就會生起一種我們稱之為“佛慢”的東西,你會堅信自己就是佛,我與本尊無二無別,堅信只要堅持修行,就能擁有佛那樣偉大的人格。當你真正具備了佛那樣的人格時,你就跟釋迦牟尼一樣偉大。如果你不具備那樣的一種精神時,就必須對它保持敬畏和嚮往。你不能把佛當成朋友,因為你不會用所有的生命與靈魂,去向往一個朋友的境界,你更不會放下生命中所有的東西,精進修行,只為了擁有朋友的一種精神。當你把佛當成朋友的時候,你僅僅會欣賞他,讚歎他,但你不會想要變成他,這也就無法改變你的生命狀態,無法使你真正受益。

許多人看到佛家反覆強調慾望是痛苦的根源,就以為佛家智慧只有這麼一點點東西,這也是不對的。它只是一滴水,而佛家智慧則是一片汪洋大海。佛學是一種學問,更是一種精神。有的人,比如雷鋒、孔繁森等等,他們不信仰佛家,但卻擁有一種佛家所提倡的精神——利眾的菩薩精神。佛家認為,這些人也是菩薩。因為佛家是超越名相的。

《金剛經》上就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名詞性的東西,並不是真正的精神,看多少佛家經典,懂多少佛家的名相,也不代表你一定就擁有佛的精神。相反,只要具有利眾精神,在行為上利眾,就具有菩薩精神,不管他是不是形式上的佛弟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