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感知太極中的“沉”

沉”。甲骨文這樣表示:一條河,牛羊牲畜被投到裡面做活祭。牛羊被投入河水,撲騰,被水嗆,墜入深淵。太極的沉,也是下沉,但賦予的內容更豐富。

生活中的沉與太極中的沉有何異同?怎樣感知自己的沉?怎樣感知別人的沉?

背一個活蹦亂跳的孩子,和背一個睡著的孩子相比,前者輕鬆,後者沉重。因為前者他是活動的,後者完全處於放鬆的狀態,不用力,自身重量帶給扛的人很大壓力。太極的沉是鬆下來後,自己身體的沉。氣斂入骨,骨松肉沉,必須經過明理、苦練而得。

如何感知太極中的“沉”

在練功及日常生活中,都能夠體會到沉。練習樁功能體會沉。用太極身法,心靜,意到,氣到,沉感。身體上下對拔,重心在腳跟,腳跟及腳內側有受壓感。這種受壓,不是身體越下蹲越沉,是身體內部筋骨松,骨縫拉開,肌肉不帶力,下沉,是自身的重力。沉的前提是松。如松肩,收胸骨,肩胛骨鬆開,兩手如抱球在胸前,肘尖朝下,臂不用力,掛在肩上,手不用力,掛在腕上,自己能感到手臂的沉。儘自己所能使自己腰胯膝踝放鬆,同時脊椎骨上抻,身體被節節分家。沉在靜態較敏感,難的是,動態中的保持。當一個人練出沉勁,只一搭手,還沒用力,瞬間感到他手臂的壓力,很神奇。

沉,通過自身、別人能被感受到。那麼,沉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勁?練習太極為何要練沉勁?如何在推手、練拳中貫穿沉勁?

如何感知太極中的“沉”

沉勁如同物理上的重力。重力是由於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與重量成正比。常理上,一個人越胖,越沉,越難以被推動。但為何多人同時推一個太極高手,卻感到很難把他推動?一個人用弓步站、直立站,分別去推他,感覺如何?物理學上對重力的解釋是一個豎直的力。太極高手在被推的時候,松沉下來,重心下降,身體前傾,重力因身體前傾而在身體的前方,接力狀態,重心隨聽勁微調整不移圈外,並沒有丟中。一個人直立站,容易被推;弓步站,推著就費勁。普通人站立時的重心高,不穩,重心下降,則穩當。冬天人們彎腰曲腿,在冰上小心翼翼走,也是為了降低重心,不摔跤。太極的沉勁,是讓身體松沉下來,並非外形,是身體內部重心降低。是心靜體松,氣沉丹田,上虛下實,節節松沉,重心下沉,增加內勁。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習太極,必須練功力,沉勁是本,松是太極靈魂。練拳時,身體如同在水中,腳踩在地上,有阻力的感覺。如何使得練拳時有阻力感?我覺得,是松,是沉,是慢,是練拳時筋骨的拉抻,或許就是所說的帶著勁打拳。練拳帶有沉勁,能降低重心、穩固定式,使拳式保持正確姿勢,每一個招式便是一種活樁。反之,打拳不思考,內在的感覺會蕩然無存。

如何感知太極中的“沉”

沉勁是遵循太極身法苦練而得,身體本身的力是拙力,蠻力。推手中對方沒有松沉,僵滯點易被當支點推出。試想一下,推手中,你用一隻胳膊的力量去推,和用全身的力量去推,有何不同?當然是全身力量大。怎樣調動全身的力量?身體松沉下來了,推手中的沉勁,好比掛在牆上的一個包,你不論怎樣換接觸點,包的重力不變。倘若把人想象成一個包呢?推手時的接觸點為包的掛點,人沉下來,重力豎直向下,你和對方外形上看是用手推,實際掛在對方的是整體重量。理論上能明白,推手中能運用卻是另一回事,很難做到,須練松,才能沉。

太極講究心知不如身知。心不知,身更不知,故此先要明理。疑問仍有太多,仍需不斷感悟、體悟,慢慢修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