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創新短板亟待補齊

“在提升經濟發展效率方面,以往以銀行體系提供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系已然不適應今天經濟新動能的融資需求。”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在上週舉辦的金融發展與社會進步研討會上指出,隨著成本攀升、經濟結構和市場環境的變化,過去支持中國經濟增長的產業基礎已無法繼續支持下一輪經濟高速增長,中國如今必須要形成一大批有競爭力的新產業,其特點在於高附加值、高技術和高品質。在高質量的發展需求下,中國今天面對的挑戰即相當於很多發達國家曾經面對過的“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銀行發佈的數據顯示,到1960年,有101個國家屬於中等收入區間,但是到2008年,這101個國家中只有13個國家跨過去了,剩下的88個經濟體依然是中等收入經濟體,甚至變成低收入經濟體。

“因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率是很低的,難就難在創新,難在產業升級換代。”黃益平表示,“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核心是需要金融創新。”一是進一步推進市場化。二是融資結構需要適當改變。三是要注意規避市場化帶來的短板。

與此同時,金融業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的同時,也須在打好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社會與金融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孫國峰在會上表示,在服務經濟發展、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同時,金融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也逐漸成長為相對獨立的體系,會因追求盈利而產生順週期行為,從而催生資產泡沫。若資產泡沫破滅,則會給社會帶來巨大危害,導致社會財富的轉移和不穩定。因此,金融監管不能缺失。

在金融業面臨著巨大的金融脫媒挑戰的同時,也同樣有著運用金融科技實現自身轉型的機會。

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認為,相比較工業化、城市化時代,如今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促使金融服務更加普惠和深化,進而促進了社會要素資源的流動和配置效率,也促使價值生成形式和轉移形式的變遷。在這個過程中,金融與社會流動之間目前還存在社會最欠缺的東西,即信用體系的建設,而金融科技恰好可以為促進個人行為數據資產的累積與信用體系的完善提供有效工具。

京東金融研究院院長孟昭莉也認為,金融科技解決了金融領域中的根本問題,即信用機制大大改善了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在科技的支持下,我國風控領域有了顯著發展,並形成了穿透式監管等新的監管模式。

在明確了金融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關係與其重要性的前提下,對於金融業而言,如何從不同層面、不同領域,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在經濟轉型升級的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甘犁的研究,目前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一個重要因素,不是收入差距過大導致的社會不穩定,而是中國儲蓄率居高不下。在此情況下,增加轉移支付有助於增加消費,有效減小收入差距。因此,建立長期穩定激勵相容的轉移支付機制是中國減少貧困、縮小收入差距、促進消費增長和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