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建廠3個月交付首架“阿帕奇”機身,這真的是印度?

9個月建廠3個月交付首架“阿帕奇”機身,這真的是印度?

在這個消息中,最值得關注的不是印度生產了“阿帕奇”的機身,也不是波音為什麼要把生產“阿帕奇”機身的工廠搬到印度去,而是生產了“阿帕奇”機身的這間工廠,也就是塔塔-波音合資工廠。

9個月建廠3個月交付首架“阿帕奇”機身,這真的是印度?

這間合資工廠佔地1.5萬平方米,有350名技術工人在這裡工作,而且是今年三月剛剛落成,僅僅用了3個月就完成了首架“阿帕奇”的機身,這間工廠本身的建造也不過只有9個月,效率之高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9個月建廠3個月交付首架“阿帕奇”機身,這真的是印度?

12個月就完成了廠房的建造以及首部機身的交付,這在整個印度航空工業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奇蹟”。對於塔塔公司來說,這件事代表的也不只是高效,更重要的是,塔塔公司也藉此成為波音AH-64“阿帕奇”項目中機身部件的全球唯一供應商,這個結論不免讓人產生“印度很快就掌握頂級武裝直升機全套生產技術” 的錯覺。

9個月建廠3個月交付首架“阿帕奇”機身,這真的是印度?

但仔細分析一下就知道這事不像印度想的那麼美好。塔塔-波音合資的這間海得拉巴工廠應用了印度當地的部分設備、員工和原料,但這間工廠並非由塔塔集團或印度國防研究院或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運營,而是由波音公司全權管理,想必無論生產規範還是規章制度,都不會與美國國內的工廠相差太多。

9個月建廠3個月交付首架“阿帕奇”機身,這真的是印度?

所以這樣看來,海得拉巴工廠應該不會像印度其他軍工企業的生產線那樣習慣性偷工減料,效率也會很符合波音公司的標準,再想想印度空軍隔三差五摔一架的慘況,就知道和印度軍工企業尤其是斯坦航空公司脫不了干係。

9個月建廠3個月交付首架“阿帕奇”機身,這真的是印度?

不過波音公司當然也不是去印度獻愛心的,真正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想將與塔塔集團的合資工廠整合進“阿帕奇”項目,將其作為整個“阿帕奇”項目供應鏈的一環,進而降低“阿帕奇”全機的製造成本,最終擴大外銷“阿帕奇”的利潤。

9個月建廠3個月交付首架“阿帕奇”機身,這真的是印度?

對印度來說,即使塔塔集團能把“阿帕奇”的機身生產甚至生產管理都一併收入囊中,也很難對印度國產直升機產生多少好處,因為現代武裝直升機不僅有機身,發動機、變速箱、旋翼、航電、武器這些更加複雜的子系統才是最大的難題,當然,這些系統並不在印度境內生產。

9個月建廠3個月交付首架“阿帕奇”機身,這真的是印度?

但話說回來,弄到堪用的子系統,對腰包鼓鼓的印度來說也不算多難的事,之前的“國產”的LCA“光輝”就是這樣:機身設計來自法國達索,發動機來自美國通用,雷達購自以色列,向俄羅斯買了武器系統。即使這樣,“光輝”至今的磕磕絆絆也有目共睹,印度真是本來想露臉,卻把屁股露了出來。

9個月建廠3個月交付首架“阿帕奇”機身,這真的是印度?

全世界目前真正有能力設計、製造並完善一架直升機的航空綜合體,兩隻手就數的過來,波音斷沒有將全套技術都交給印度的可能,只把會印度作為廉價零件的生產地,作為一個比較穩定的供應鏈。印度若是想擺脫這種窘境,也只有發憤圖強,自力更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