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6)聪明的人为何喜欢独处?

为什么聪明的人大都喜欢独处?这是因为无法“合群”,真正聪明的人,有大智慧的人,一般人是达不到与之交流的高度、深度、广度、厚度的。

这里的“聪明的人”确切的说应该是“智慧的人”。二者略有差别。智慧的人有时表面看并不“聪明”,正是所谓“大智若愚”。

聪明的人之所以大都喜欢独处,原因如下:

1、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不容易遇到交流者。
(总6)聪明的人为何喜欢独处?

所谓“曲高和寡”,这类人是最佳诠释。太优秀了,普通人无法了解和理解其想法和感受。这类人往往很难跟普通人交流和往来,因为“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无话可说”,只能独处,自娱自乐。

诗仙李白曾经感叹: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斗酒诗百篇。嗜酒而豪迈的李白,一生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
(总6)聪明的人为何喜欢独处?

境界达到一定程度,是多么孤独啊!没有人可以在灵魂的高空相遇和相知啊!其中多数人不得不独来独往。其实他们多么能有个人能懂自己,能够把酒言欢,或者以水代酒畅谈人生……
(总6)聪明的人为何喜欢独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很难遇到“知音”的又一个原因。
(总6)聪明的人为何喜欢独处?​没人能懂或者懂得他们的人很少。这类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表现可能有些孤僻、清高、“

不合群”,不随众,不入流。

甚至可能有些“忧郁”特质。一般人也不喜欢跟他们在一起。因为很难遇到可以交流与“呼应”的人,只能选择独处。
(总6)聪明的人为何喜欢独处?

郭德纲和德云社的相声红红火火,一票难求。但是很多人说“郭德纲没什么朋友”,他自己说“性格内向”,电视台一同做节目的人说“

休息时间郭老师就在屋里看书,不出屋……”于谦经朋友们一起吃饭,但是不叫他,因为他不去。

有一次郭德纲说岳云鹏事交朋友的事,让他跟大家多相处。于谦说“这一点不随别人”。(潜台词:谁的徒弟随谁。)郭德纲差点一口茶水笑喷了!
(总6)聪明的人为何喜欢独处?

郭德纲曾说:“我就一个朋友,整个德云社能谈得来的人就一个,就是陶阳。就这么一个小玩意,我谈谈京剧什么的,他能懂。”

可见高层次的灵魂交流或者专业沟通,都是孤独的,知音难觅啊!

3、他们主观上认为一些交往和聚会,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主动放弃和拒绝“无用社交”。不参与,不反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别人看他们是“离群”,他们自己缺自得其乐。
(总6)聪明的人为何喜欢独处?

有些“智障儿童”,或者残疾人,可能也属于此类。上天让他们某些方面不完美,却在另一方面赋予他们超凡的灵性。

而有些人在舞蹈、弹琴或者画画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出超出常人的天赋异禀!

前些年春晚上,有个很火的集体舞蹈,叫做《千手观音》。节目一出来,非常非常受欢迎,令人赞叹!而更为令人震撼的,这是“特种语言学校”的孩子们完成的精美作品!

过去多少年了我都感慨于这个故事。而与之完全相同的是,我也曾亲身经历了一次同样文艺演出。
(总6)聪明的人为何喜欢独处?

在我女儿上初中时学了两年舞蹈。他们有一次参加本市电视台的少儿春晚,其中一个精彩节目就是《千手观音》。本市“特种语言学校”的孩子们表演的。当时老师在观众席的过道里给他们打手势指挥。很多观众都感慨的流泪!

4、有些发明家、科学家、哲学家、音乐家、文学家、诗人等,他们也大多喜欢独处。比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等等。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欢独处,成名前经常容易被人攻击或嘲讽。但是他们最后的成就做了最好的诠释。
(总6)聪明的人为何喜欢独处?

几十年前我国新诗歌兴起时,当时有位青年诗人汪国真,红极一时。

他曾经有首诗《孤独》:太阳是孤独的,月亮是孤独的,而星星却不计其数……

于是有人认为他孤芳自赏,写“诗”反驳和攻击他:蜜蜂是成群的,蝴蝶是结队的,而癞蛤蟆却是独来独往的……

但是孤独的诗人依然孤独的写着诗,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依然在成群结队的奔忙着……

(总6)聪明的人为何喜欢独处?


灵魂的触角无人能及,思想的高空缺乏呼应!喜欢独处的聪明人,有很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喜欢孤独的现代聪明人,杜绝无用社交的人,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做着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