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古時濟南,華山被泉水環繞並與大明湖相通,乘一葉扁舟,便可由大明湖行至華山腳下,一路波光粼粼,時而炊煙裊裊,時而水鳥飛過,,宛若人在畫中游,好不悠閒、愜意,不久,這樣的場景會再現!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隨著華山湖全面開挖,華山有望在今年十一前,找回千年前的溼地和湖面,真正成為《鵲華秋色圖》中的“華不注”千年前濟南的“第四大名勝”即將重生!

最新進展:19個分區已開挖10個

這處通道旁是華山溝,目前華山溝北段暫時用土擋住,南段已經有水。華山溝繼續向南是已經對外開放的公園一期A區園林景觀,公園內外圈的環湖路已經基本形成。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19日,華山溝南側,挖掘機和渣土車都在作業,華山北邊大片區域已經開挖。

濟南城市建設集團華山窪生態修復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4月中旬,華山湖規劃中的湖面一半區域具備了開挖條件,進行了部分進場開挖。在這之前,華山湖只有約十分之一的區域能進行開挖。”

該負責人說,6月初,湖面所有區域都具備了開挖條件,約10天前,華山湖已全面進場開挖。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按照計劃,華山湖將爭取在今年十一前形成規劃的湖面。

目前,華山湖開挖按照規劃的湖面區域分為了19個區塊,同步推進。約10個區塊在開挖,剩餘的幾個區塊在完善混凝土通道和清理地面,做開挖準備。

目前景觀:華山歷史文化生態溼地公園部分開放

2017年10月開挖以來,濟南華山湖的挖掘工作一直穩步進行中。目前,華山歷史文化生態溼地公園已有大片園林和部分湖景開放。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濟南華山溼地公園已初顯型,有山有水有美景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華陽宮位於華山南側,是濟南現存最大規模古建築群,經過7個月修復提升,已於4月28日重新對外開放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據瞭解,規劃中華山湖水域面積預計270萬平方米,建成後的華山湖相當於5個大明湖,十月底前

華山湖全部湖區挖掘爭取完成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屆時,一起徜徉華山湖,體驗山水風光與歷史人文,重回“鵲華煙雨”勝境

未來規劃:重現“鵲華煙雨”勝景

1295年,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的一幅《鵲華秋色圖》讓濟南華不注(華山)名噪一時,在濟南乃至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激盪迴響至今,《鵲華秋色圖》與其代表的“鵲華煙雨”勝景,一道成為泉城濟南的城市標籤之一。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作為“鵲華煙雨”的重頭戲,華山湖的建設工作一直備受關注。

根據規劃,整個景區有65座橋樑,在濟南所有景區中首屈一指。

鵲華橋、煙雨橋設計方案已敲定,橋型分別為三孔橋和二十一孔橋,原長207米的秀澤橋則隨湖區北岸景觀一起有所調整,並對橋型設計方案重新優化。

鵲華橋

據瞭解,現大明湖景區也有一座鵲華橋,為五孔聯拱,橋長64米,橋面淨寬8米,是景區中最長的一座橋樑。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大明湖鵲華橋。

華山湖鵲華橋北接華陽宮、南接歷史文化區,採用三孔橋型設計後,橋樑高度和孔徑跨度都比較有氣勢,成為串聯湖、泉、山、觀的重要節點。

煙雨橋

而二十一孔的煙雨橋如長虹臥波矗立在華山湖上,成為一道新景觀。該橋橋長200米,橋面淨寬14米,孔數、長度超過了頤和園十七孔橋,將是濟南現景區中孔數最多、最長的景觀橋。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頤和園十七孔橋

未來華山湖建成後,市民可由環湖路從北、東、西南三座橋登上華山。

期待吧?今年10月份,《鵲華秋色圖》中恬靜而悠閒的水鄉風光即將重現

濟南華山湖全面開挖!重現勝景,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

溼地公園還將與小清河、大明湖、護城河、趵突泉等水系連通,構建水上泉城旅遊路線,在“齊煙九點”和“鵲華煙雨”涅槃重生的同時,搭起從濟西到白雲湖濟南溼地系統框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