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海不是海,這是北京城內700年以前的古老水域,最佳逗留4小時


後海不是海,這是我對北京後海的最初瞭解。由於從小於北京很少有緣分,第一次去後海的時候自己已經三十有三。走進後海,真的才知道,後海不是海。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水。一片分不清顏色的水,在老家我們叫湖。這是北京城內700年以前元大都時期的古老水域。湖面上飄著一支支小船。岸邊行走著或者年輕,或者年長的人。也許他們就生活在北京,也許他們是京城以外的遊客。

沿著後海周邊的小路向裡走,會發現比你先前進入大門的人變的越來越多,當然有百年老店,有我在課本上先前沒有學到的東西。我感覺又年輕了許多。不是因為聞到了或者見到了先前沒有吃過的。

後海是老北京久負盛名的消暑、遊玩場所。藏匿在衚衕中的小吃,隨處散發著爆肚、滷煮、灌腸的味道,流竄著誘人的豆汁酸。這是別人筆下的後海。而作者所融入的後海卻是一個匆匆的過客而已。

小橋流水,江南人家,一碗清羹,一匙雅味。還有那些藏匿在衚衕中的小吃,隨處散發的爆肚、滷煮味道,流竄著誘人的豆汁酸…作者曾瞭解到這個後海也是文化和藝術的勝地,老狼,朴樹等明星大腕曾在這裡遊蕩,飲酒創作。放飛心情,後海真是一個藝術的勝地。

著名作家筆下的後海也讓這個海從此更加出名。作家黃離在後海散記中寫到:老北京的概念裡,我最喜歡後海了,即使人聲鼎沸的時刻,藏匿於高樓林立間的後海也算得上寧靜了。從鼓樓下車,穿過菸袋斜街,就到了銀錠橋。人在橋上,左手是前海,右手是後海。

關於後海的故事流傳的相當多。說是“海”,其實是一個巨大的人工湖,是舊時皇家獨享的一泓清池。後海地處北京市中心,距天安門僅有四、五站地,與著名的北海一水相連,與景山、故宮遙遙相對。

步入後海的小吃一條街,人開始多了起來。著名作家三毛曾這樣寫到到:後海最初吸引我的,當然跟你們一樣,必須是酒吧裡的各種啤酒和姑娘。穿過擁擠的人流,這裡幾乎是帝都中心惟一的一片親民水域。

這是站在銀錠橋上拍攝的景色。形形色色的人群在後海的街頭上川流不息。來來往往的人群中年輕人居多。

穿梭在後海內的中外遊客。有介紹說在後海遊玩的最佳時間是4小時,不收門票。

終於去了後海一趟,用相機記錄了片刻,也算是對自己到此一遊的一次心靈慰藉吧。後海不是海,是我想去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