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小時候過端午,有香包嗎

又是一年五月五,三天小長假大多時間人們都是奔波在來回的路上,至於過節也不過是個形式罷了,論端午還是小時候過的最帶勁。

你們小時候過端午,有香包嗎

上小學的時候,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開始動起來,提個小籃子跟在爺爺奶奶後面去池塘邊割菖蒲拔艾葉,往往在端午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會把艾葉種在家門口,等到端午前一天才摘下懸在門頭上。

你們小時候過端午,有香包嗎

小時候並不知道此舉何意,只記得滿堂都是艾葉和菖蒲的清香味,五月正值江南梅雨季節,家裡潮溼的很,家人總是將曬乾的艾葉置於火盆內,說是能去潮氣。

你們小時候過端午,有香包嗎

除了懸艾之外,每家每戶還會買上幾個粽子和幾盒綠豆糕嚐嚐鮮,雖然談不上有多好吃但是總算是有過節的氣氛。畢竟平日裡這些個不是常見的。

你們小時候過端午,有香包嗎

不光家裡人吃還往往要帶上幾盒送給孃家,在老家每逢端午總是會回外婆家,也算是約定成俗的。每到端午家裡總會給每個人添置新衣服,去之前換上新裝然後拎上幾盒綠豆糕和鹹鴨蛋,去的路上遠遠就能看到外婆在門口等著。

小學課本里有一篇關於高郵鴨蛋的文章,裡面描寫的鴨蛋實在是讓人口舌生津垂涎三尺,對於認知狹隘當時只有小學水平的我來說,總是以為家裡人給我的鴨蛋就是高郵產的。

你們小時候過端午,有香包嗎

最有意思的要數掛香包了,一到端午家門口總是會有個老爺爺推著老式的大槓自行車,車上掛著一大串的花花綠綠樣式精美的香包。

你們小時候過端午,有香包嗎

家人買下來給小孩子隨身帶著,但是總覺得香包的味道怪得很,所以很抗拒。就好像寶玉身上的勞什子一樣,終於有一天實在好奇揹著家裡人偷偷剪開了香包,發現裡面都是一些碎渣子,無味得很。

你們小時候過端午,有香包嗎

後來再也沒有帶過香包,門口也沒有老爺爺來賣過香包。家裡人也沒提,空前一致的把這個習俗忘記的一乾二淨。

你們小時候過端午,有香包嗎

不僅僅是掛香包,有的時候端午連回家都忘了。這節過的是越來越沒有味道了。

你們小時候過端午,有香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