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的真因也許是我們已經習慣了讓別人告訴應該怎樣生活

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可以說是亂象叢生,限購、排隊、搖號、上調貸款利率、搶人大戰等等,一連串看似混亂的景象,讓我們每一個人不得不思考,高房價上漲也許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已經習慣了別人告訴該怎麼生活,我們在自以為義的生活了灌輸著別人的價值觀。

高房價的真因也許是我們已經習慣了讓別人告訴應該怎樣生活

由於房價的不斷上漲,剛需、改善、投資都迫不及待的把自家的真金白銀砸向房地產,需求也在這時持續上漲,房價硬生生的從幾千被推到了幾萬,甚至十幾萬。房子只會越來越貴,房價的漲幅永遠高於收入的漲幅,怎能不急於成功,辛辛苦苦創新創業,還不如炒房子來的快,成為社會的共識。

但房子歸根結底,僅僅是一套房子而已,這種並不創造什麼的財富增長是決定中國普通家庭財富高低,拉開普通家庭貧富懸殊的關鍵。長此以往,在城市化速率逐步走低的的大環境下,還拿什麼來保護和鼓勵創新呢?

高房價的真因也許是我們已經習慣了讓別人告訴應該怎樣生活

再來看看風險,有接近一半的債務都與房地產有關,而債務就是風險,事實上,這些風險更多的還是指向了高負債家庭。許多人苦熬一生,連同家庭成員的血汗錢一起,甚至連同他們的未來一起,轉換成房地產中既得利益者的暴利。

房子讓一部分人真的變得富有,也讓一部分人真的“貧窮”。一部分人拿走了紙面下的真金白銀,一部分留下了紙面上一串串不可思議的數字,我們被告知離富有越來越近,卻感覺離真實的生活越來越遠。

城市化就是要將人力資源擺在戰略位置,所以城市房價上漲也是必然,但是要發展大工業,引導大工業,就必須要算一算大工業需要的要素是什麼,算一算每平方公里承載了多少產值,這些產值需要多少人,而這些人需要的住房和生活設施又如何解決。如果任由高房價肆意,階層固化、沒安全、沒幸福、沒希望,終將會引來流動停止、老齡化程度嚴重的局面,到那時城市化的紅利還有多少。

在高房價、高負債的壓力下很多人好像就是忘了該怎麼活,也許我們已經習慣了讓別人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生活,也習慣沿著別人的拓板踩上自己的印跡,但也許我們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和選擇。

誠然,各大城市已經連續出臺多套政策來限制高房價,也提供了更多選擇和便利,如公租房、廉租房。隨著租房市場的不斷完善,在58同城上租房可以找到越來越多的安選房源,安全放心便捷,城市中各形各色的人們,無論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工作小有成就但仍舊不穩定的藍領,還是衣著光鮮追求品質的白領,在這個每個人都告訴你該怎麼做的時代裡,應該想想怎樣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高房價的真因也許是我們已經習慣了讓別人告訴應該怎樣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