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桶做的飛雷炮為何不炸膛?

軍事一點通

因為在炸藥包與拋射藥之間,會用一塊厚木板隔開,這可以保證汽油桶做的“沒良心炮”(飛雷)大多數情況下不會炸膛。

英軍士兵裝填李文斯拋射炮

“沒良心炮”,只是一個俗稱。這款武器正式的稱呼是飛雷筒、炸藥發射筒或者是炸藥拋射炮。這是一種用汽油桶等筒狀物作為炮管,利用薄壁拋射筒原理拋射炸藥包等炸藥的發射器。

“沒良心炮”最早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上尉威廉·霍華德·李文斯研製了一款用粗大的通氣管或大型汽油桶改造、焊接而成的李文斯拋射炮,該炮多用於發射化學武器及燃燒彈。從1916年開始,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它一直是各國最主要的化學戰武器之一。後來在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也使用了這種武器。1947年,兵工廠開始進行生產以供應前線(就是用廢舊汽油桶改造的)。

埋在土中的李文斯拋射炮

“沒良心炮”在使用時,一般都是埋入土中以吸收後坐力,桶口指向敵方,桶身與地面呈45度夾角以獲得最大射程。在使用時,會在桶的最底部,裝填黑火藥或威力較低的炸藥作為拋射藥使用。另外在需要拋射的炸藥包上,會綁上一塊圓形的厚木板,用來將炸藥包與拋射藥隔開。這個圓形的厚木板,既是隔離和緩衝拋射藥爆燃對於炸藥包的高溫、衝擊,也起到氣密、增加燃氣利用效率,以加大射程的作用。

而炸藥包上,則採用延時雷管。點燃導火索後,火藥爆燃的推力,將炸藥包拋入敵方陣地後起爆(炸藥包上的延時雷管到預定時間)。

解放軍使用的“沒良心炮”

這種武器很快在實戰中顯示了巨大的威力,逐步在解放軍中推廣。雖然利用汽油桶製造的“沒良心炮”威力巨大,但精度不高,安全性差,且由於汽油桶壁厚度不夠,只能一次性使用,射程一般也只有100至200米,一般用於進攻時進行大範圍轟炸。


鼎盛軍事

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黑火藥燃燒是碳的燃燒過程。所以黑火藥威力不大。就算是汽油桶做的,也不會炸膛。別拿古代紅衣大炮說例子,紅衣大炮火藥量大,而且口徑小,自然容易炸膛。而且油桶做的飛雷炮射程很近。口徑也比較大,密封性差。一般情況下不會炸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