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停的“奧數競賽”,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惡魔”嗎?

看點前兩天,外灘教育發佈的“校園內幕”一文引起了熱議。作者袁昊從學生的角度,審視了當下教育中的某些問題,深深震撼了人們,也包括在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任教的華偉棟老師。作為畢業於巴黎第六大學數學系的碩士,曾經在奧數競賽中過關斬將的學霸,華老師對於袁昊感受到的競賽壓力很理解,但也有“過來人”的視角和思考。下文中,華老師分享了自己對奧數的觀點,更為父母們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這週一,在外灘教育上看到了中學生袁昊同學的文章《小升初學霸放棄名校,近萬字長文揭露校園“內幕”》,深有感觸。一方面,他小小年紀就已經對人生有了這麼深的感悟和見解,讓我對零零後的年輕人有了更多的期待;另一方面,文章中提到的關於各種競賽帶給學生的壓力,也非常真實,讓我回想起自己曾經的歲月。

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奧數,大大小小的比賽參加了不少,獲獎無數,並榮獲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二等獎。憑著還不錯的競賽成績,在青春年少之際,我有幸背上行囊,去法國深造,成為巴黎第六大學數學系本碩連讀的畢業生(該校數學領域位於全球第4,僅次於普林斯頓、哈佛、加州伯克利、麻省理工)。目前,我任教於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負責IB數學的教學工作。

袁昊同學感受到的壓力和緊張的生活節奏,和我曾經的生活也有相似之處。同樣地,我也像袁昊同學一樣,因為競賽成績優異(奧數)而得到了升學上的便利。所以,我想我是可以和大家談談“奧數的利與弊”這個話題的,希望可以讓大家更加全面地去了解奧數。

被叫停的“奥数竞赛”,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恶魔”吗?

奧數那些“優點”

在袁昊同學的文章裡,因為參加各種競賽,他承受了莫大的壓力,所以他對競賽特別是奧數方面的看法比較片面,甚至有點偏激地將競賽比喻為“惡魔”。我理解他的感受,但是作為過來人,回顧曾經的歷程,我覺得奧數還是帶給我很多好處。

1、奧數給了那些在數學上學有餘力的孩子,一個更好的舞臺。

小的時候,因為喜歡數學,我在幼兒園就可以很快速地算出24點,可以算四位數加上四位數,總覺得數學就那麼點知識。小學的前兩年,在數學學習上也就稀裡糊塗地過去了,沒有驚喜沒有挑戰,直到奧數的出現,改變了我對數學的認知。

三年級的時候,開始跟著老師循序漸進地接觸奧數,被邏輯推理題裡的嚴密邏輯分析所吸引,被小高斯巧妙地推出等差數列公式所驚歎,為行程問題裡的你追我趕絞盡腦汁,我想說那是我小學階段最快樂的時光。我真的很感謝奧數的出現,給了我一個重新認識數學的機會,同時也讓我知道了學習沒有盡頭。

所以,奧數對於那些學有餘力,真心喜歡數學的孩子來說,是一片新的天地。奧數幫助他們升級了能力,讓他們對數學的認知更上了一個臺階。

2、奧數為將來更深一層的理科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眾所周知,思維能力是一個孩子的智力的核心。有什麼比孩子在小學期間,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鍛鍊更重要的事呢?

而奧數包涵了發散思維、收斂思維、換元思維、反向思維、逆向思維、邏輯思維、空間思維、立體思維等等二十幾種思維方式。

奧數是能夠快速有效、全面提高孩子智商的工具。奧數學習對開拓思路有著重要作用。奧數學習好的學生整個理科都會比較優秀,因為數學是理科的基礎,物理化學都需要數學這個基礎。

被叫停的“奥数竞赛”,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恶魔”吗?

奧數的那些“缺點”

不可否認,奧數在目前而言,還有一個現實層面的優點,那就是它對於升學還是有幫助的。但是奧數的缺點,也許很多人還沒有仔細地甄別過。

對於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三年級一直馳騁在奧數賽場上的我來說,也在離開這個舞臺後不斷地思索著“奧數”那些不為人知的缺點。下面我會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家分享一些奧數的缺點。

1、奧數是一把通往成功的鑰匙,讓我們不用中考高考,但是卻忽視了其他學科的學習。

這是一個發生在奧數班真實的故事。在一節語文課上,老師在課堂上分析一篇魯迅的文章。大家在下面看似認真地聽講,突然老師就講到的問題進行提問,結果第一位被抽到的同學起身後連書翻到第幾頁也不知道,第二位同學起身後悄悄藏起了放在桌面的數學題,直到第五位同學才終於解決了老師的問題。

在奧數的光環下,那些同樣重要的學科慢慢地變得不那麼重要,甚至於有些累贅,我們為什麼要學語文?我們為什麼要學英語?

以我為例,其實也是在高中一次家長會後才開始重視語文。那次家長會後,老師和我媽媽直截了當地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你們家孩子數學很厲害,但是語文好像沒有學過一樣。”

這句話讓我受益匪淺,後來通過不斷積累,以及提高上課效率,才慢慢把語文這個“大窟窿”給補上了。雖然最後還是靠數學競賽解決了大學的問題,但是文學素養地提高,對我今後的人生很有幫助。

奧數確實可以給我帶來輝煌,可是當輝煌過去,我還是我,一個需要用“語文”和人打交道,一個需要用“英語”去給孩子們上學數學課的我。

2、奧數學習經驗並不適用於其他學科和大學數學學習

從小學到高中,由於一路直升,所以並沒有發現奧數學習策略的弊端。直到去了法國,面對高等教育的學習,才發現奧數學習和高等教育那完全是兩碼事兒。

首先奧數學習強調的是在最短的時間發現最短的路徑,並用最快的速度解決,講究的是瞬間的爆發力,就好比田徑比賽中的

“100米”跑。而大學學習講究的知識的連貫性和整體性,就好比“10000米”跑,誰更加踏實,誰就更加接近金字塔的頂端。

從小學到高中的奧數學習過程中,我是幸運的,基本上遇到了當時上海最好的奧數老師。他們從啟蒙到開花結果,給了我無數的幫助,甚至於在我自己教書的過程中,還可以在做競賽題時,想起他們的解題思路。

可是讓我非常慚愧的是,雖然掌握了老師們的知識精髓,卻始終沒有在本質上超越自己,這裡包括人格上的成長,學習能力的成長。

真正讓我有質的飛躍,其實是在大學學習的過程中。當時為了報某大牛(概率鼻祖柯爾莫哥羅夫的徒弟)的時間序列課,居然忘了自己本科主修的是數值分析,連基礎概率都沒有怎麼接觸過。

於是,為了能夠跟上其他的同學的腳步,我每天一放學就跑到圖書館,借閱書籍,邊理解每個概念的意義,又反覆論證每一個重要的公式,一天又一天,終於在一個月後,把時間序列之前所有的知識補齊。後來我這門課越學越順,最後以90分高分通過。

想起以前讀奧數的日子裡,每天都是期盼著明天老師會教什麼,再想想大學生活裡,不被老師的課所束縛,遨遊在數學的海洋裡,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會有這樣的體會。

總之奧數學習始終離不開老師的“教”,我們只是學會了如何將公式和知識運用到考試,從本質上並沒有提升自己。

被叫停的“奥数竞赛”,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恶魔”吗?

3、童年裡反覆地上奧數課,反覆操練奧數題,讓我們漸漸失去了對於學習的嚮往和憧憬

袁昊同學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為了上各種培訓班,課餘的時間,甚至是上課的時間都被安排地滿滿的。其實,初高中時的我,也幾乎是這麼過來的。雖然已經過去多年,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

週六早上、下午,週日早上、下午,都要去學習奧數,每週都是這樣的安排。對於奧數好的孩子來說,總是會有這樣的感觸:我都會了,兩個小時不過是機械式地做幾道題目而已;而對於奧數不好的孩子來說,總在想:又要上討厭的奧數課了。

可悲的是這樣的安排一週復一週,直到一個學期的終結。我們將一切的享受放置於腦後,鑽研奧數,不知不覺地度過了整個童年。現在看來,正是這段不尋常的經歷,導致了後來慢慢走向平庸

到了大學後,一切都變了,首先就是沒有了明確的目標。初高中的時候,奧數老師會明確告訴你,你只要奧數好好學,某某比賽得到一等獎,好的學校你隨便挑。相比之下,大學就變得模糊了很多,要畢業只要每門課都及格不就好了嗎?但是,大學生活究竟該怎麼過,其實心裡並沒有明確的想法。

其次進入大學後,很多孩子並不會懂得如何去做規劃。初高中的時候,你不要動腦筋,家長也會幫你安排好一切。奧數好,就多補補課,多刷刷題,爭取拿到高的名次直接報送。而到了大學後,很多人反而會很迷茫,從而耽誤了學業。

最後就是在外界的誘惑下,漸漸失去了往日學習的動力。“以前在奧數上吃的苦,我在大學裡一定要彌補回來”,於是在這種心態下,很多人將汗水和激情投入到了遊戲這個虛擬的世界裡。

相比之下我是幸運的,選擇了去法國深造。雖然沒有某些人的天賦異稟,卻在大學前兩年中,在法語理解以及非常嚴謹的數學夾擊下,認真踏實地學習,為後續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將本應接觸大自然,快樂成長的童年獻給了奧數,卻在最該綻放的大學裡迷失了方向,最終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凡人”。

4、讀奧數的孩子往往被給予了更高的希望

袁昊同學的文章為什麼可以那麼震撼?說到底就是大家對於競賽成績好的孩子有著太多不切實際的思維定勢。

以奧數來說,許多人覺得奧數好就一定可以成為數學家,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其實讀奧數的孩子也是普通人,只是邏輯思維比一般人好一點。橫向對比,就好像有的人天生對語言有感覺,背單詞過目不忘,難道就一定會成為語言學家嗎?又好像有的人天生對文學寫作很有天賦,文章常常被拿來鑑賞,難道就一定會成為文學家嗎?

記得兩年前,我的同學們組織了畢業十週年的同學會,曾經在奧數上你追我趕,並肩戰鬥過的夥伴們再次相遇。除了少數同學還在讀博搞科研外,大部分人都走向了其它工作崗位。

有的選擇了銀行,有的選擇了金融,有的做了老師,有的做了醫生,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奮鬥著。當奧數故事結束的那一刻,一切又回到了原點,我們都需要像普通人一樣,去面對工作,面對生活。

奧數在我們的生命長河中,終究只是過往雲煙,如何能夠健康地生活,快樂地工作比一切都重要。

被叫停的“奥数竞赛”,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恶魔”吗?

給家長的建議

最後,我想給大家一些關於學習奧數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明確奧數的意義:提高孩子的思維,而不是擇校的敲門磚

適合學習奧數的孩子不多,現在我們去學習奧數多半帶有很功利的想法。據某個資料表明,真正有奧數天賦的孩子僅有5%,多數的孩子在奧數這個方面難以取得成就,以後也不會去選擇數學競賽之路。

我想在孩子才接觸到奧數的時候,家長心裡就該有數,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那些動輒七八個一等獎的孩子確實有,但只是極少數。

家長一定要端正心態,孩子在數學上能走多遠,首先由心態決定。現在的教育形式下,奧數好的孩子小升初確實佔優勢,但並不是只有這一條路可走,因此對待奧數也別如臨大敵,只是一門普通科目而已,能學好固然好,學不好,也無可厚非。

2、學奧數前,請讓孩子至少喜歡上數學

當家長們一門心思地想著孩子到底什麼時候要開始讀奧數比較合適,哪家機構奧數最強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可能孩子只是瞭解了數學的基本意義,其實根本沒有那麼有興趣呢?

記得以前我是先覺得數學有趣,有挑戰之後,再開始接觸奧數的,這主要歸功於父母的悉心教導。幼兒園的時候,爸媽就在我瞭解了四則運算後就和我比賽二十四點,讓我的數感迅速提高;又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就拋出了“三分之一加上六分之一等於幾”這樣的問題,讓我對數字有了全新的認識。正是這些細心地培養,讓我在學習奧數的時候,至少是不排斥的。

所以如果覺得小孩有天賦,就請先研究研究,怎麼樣讓孩子先喜歡上數學,然後再去接觸和學習奧數也不遲。

3、奧數的學習模式絕對不可以複製到其他領域

語文和英語的學習講究的是日積月累,物理和化學學習講究的是瞭解物體和物質的本質,每個領域的學習都有其特性,而奧數的特點是取巧,通過最妙的想法解決看似很難的問題。所以在生活中,家長們應該要始終了解不同科目之間的區別,做好對孩子的引導。

4、奧數學習中,理解遠遠比做對重要

做為一名高中教師,我很欣喜的是現在學習奧數的孩子越來越多,談到奧數總是頭頭是道,可是讓我失望的是奧數並沒有從本質上提升孩子的素養。比方說在講等差數列的時候,孩子們馬上會表現出自己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學過,可是公式呢,早忘了。

這裡我建議家長與其關心孩子平時奧數學習過程中,做對了幾題,做錯了幾題,不如讓孩子自己去複述學到的內容,以及推導過程,這樣對以後的學習會很有幫助。總有一天,奧數不再是簡單的答案上錯與對,而是比拼基礎和理解。

我的奧數故事,自從高三全國聯賽交卷子的那一刻,就已經畫上了不算圓滿的句號。而對於很多人來說,也許還正在進行中,寫下此文,希望對各位家長和正在經歷的奧數的孩子們有所啟示。

被叫停的“奥数竞赛”,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恶魔”吗?
被叫停的“奥数竞赛”,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恶魔”吗?被叫停的“奥数竞赛”,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恶魔”吗?

關注外灘教育

閱讀 3000+篇優質文章

被叫停的“奥数竞赛”,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恶魔”吗?被叫停的“奥数竞赛”,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恶魔”吗?

2018年的暑假

給學有餘力的孩子,一個更好的舞臺

點擊下圖瞭解購買

被叫停的“奥数竞赛”,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恶魔”吗?被叫停的“奥数竞赛”,真就是小升初道路上的“恶魔”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