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加坡與美國的關係幾十年來一直非常好?

杜達特洛夫斯基

新加坡與美國保持幾十年的良好關係,其實是極其聰明的生存策略,只有這樣才能讓新加坡擁有安全的發展環境,今天新加坡位居發達國家之列,美國對其保護是極其重要的。

新加坡也靠著與美國的良好的關係,遊走在國際博弈中,發揮重要的影響力,現在的新加坡是一個國際上一個不可忽視的小國,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更是如此,這也說明新加坡這個國家發展的極其成功,有名又有錢。

新加坡這個國家是一個典型的彈丸小國,面積只有7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卻高達500多萬,按理說是一個要啥啥沒有的國家,但就這樣的一個國家,卻是人均GDP超過5萬美元,GDP總量超過3000億美元經濟強國,比越南GDP總量都高,要知道越南可是人口超過9000萬,國土面積達到33萬平方公里一箇中型國家,算起來其他條件,新加坡在經濟上簡直高了越南不止一個檔次。

新加坡發展當然也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處於著名黃金水道——馬六甲海峽的咽喉位置,溝通著印度洋和太平洋,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路之一,新加坡作為坐地戶,可以坐地發財,但即使有了這樣的地利優勢,如果沒有好的配套制度建設,也不可能成為今天的新加坡。

新加坡這個國家本來是馬來西亞聯邦一個邦,馬來西亞聯邦在二戰後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獨立,但由於馬來西亞內部馬來人和華人的主導權的爭奪,馬來人對華人並沒有人口上的優勢,馬來西亞決定把華人人口密集的新加坡踢出馬來西亞聯邦,這樣的話馬來人就無人口優勢之憂,新加坡就在這樣情況下,於1965年被迫獨立成為一個國家。

新加坡獨立後,國際換十分兇險,畢竟一個彈丸之地,沒有大馬來西亞聯邦共同體的保護,而且還處於馬六甲海峽咽喉位置,很多國家對其都有覬覦之心,比如印尼就對於新加坡十分有興趣。但新加坡出來一位非常厲害的領導人,這就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也就是他奠定了新加坡經濟繁榮的基礎。

隨著新加坡經濟的發展,逐漸成為亞洲金融中心、航運中心,也成為二戰後為數不多屌絲逆襲國家,各項人類生存發展指數位居世界前列。而新加坡領導人李光耀並沒有滿足新加坡只是一個富裕小國,他利用高超的外交手腕,竟然在國際博弈中佔有一席之地,促成多次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並且斡旋很多大國小國的矛盾,為他們提供會談場所,而新加坡就是地位就是東道主。

特別在東盟中,新加坡多次隱隱約約以盟主身份出席會議,可見今天的新加坡早已經脫胎換骨了,以自己不具備的國家體量發揮巨大的國際影響力。因此新加坡知道緊靠美國,與美國保持良好關係是新加坡國際外交極其重要的一環,一直小心維護著。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


大正看世界

新加坡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島國,人口少、資源匱乏,身處惡劣環境下,其自身的政治影響力有限,但是新加坡卻能夠趨利避害,揚長避短,最終佔據東南亞的經濟中心地位。

這一切與新加坡以實際利益為基礎的對外政策密不可分。新加坡的外交政策簡單點來說就是大國平衡策略,它善於利用大國之間的矛盾,在夾縫中生存,並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為了生存,新加坡選擇地區外強國為自己提供全方位的保護。從建國初期的英國,到美國這個“善意的強權”——美國提供軍事保護。在美國的保護下,新加坡的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其作為東盟的創始成員國,積極參與區域之間的合作,現如今已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一員。

新加坡之所以和美國關係這麼好,主要是新加坡政府一直以來視美國為維護地區穩定的重要力量。並且美國與東南亞各個國家不存在各種糾紛,比如意識形態問題、領土主權爭端。美國長期以來為這些國家提供了公共服務,這不僅僅表現在促進經濟發展,還體現在維持地區穩定、確保海上航道安全等。

對於美國而言,雖然新加坡並沒有和美國簽署條約確立盟國關係,但它與美國長期以來戰略合作關係,已經超過了該地區的盟友——泰國和菲律賓。現如今的新加坡不僅為美國提供軍事基地,也為美國駐軍提供進入印度洋東部的重要通道。

雖然兩國也是有摩擦,但是共同利益決定兩國關係不會太差。


環球網

從政治史看來,新加坡是新時代或者當今典型的“城邦”式國家,與之類似的還有宗教類的梵蒂岡,中立的瑞士、文化支撐的奧地利。而這些軍事影響力薄弱的國家,自然需要通過合縱連橫尋求生存空間。


新加坡的建國空間在於包容開放

雖然馬來和印尼均不承認自己是伊斯蘭國家,但是其國教和絕大多數群體都是穆斯林,在這種空間之下,在宗教之間徘徊的群體以及尋求中立與包容的群體,形成了新加坡的建國民眾基礎,這也是新加坡成功“脫馬”的原因。在新加坡,穆斯林是可以與非穆斯林一同用餐的,這是新加坡包容的標誌,李光耀強勢推行的種族混合制度,和允許穆斯林一夫多妻制度,目的就朝著包容開放的方向。這種路線使得新加坡用英聯邦身份與歐洲交朋友,以穆斯林政策與中東交朋友、以華人群體與亞洲交朋友,朋友比一般國家多一些。


新加坡的騰飛空間在於親美親西

建國後弱小的新加坡為了尋求認同、生存和騰飛,緊緊抱住了美歐的大腿,加入英聯邦、高調擁抱美國,加上其在馬六甲海峽的天然位置,立即成為美歐亞洲貿易新的青睞對象,承接了大量貿易轉運和產業轉移的新加坡,自然成為了亞洲四小龍,更不用說,新加坡親美的態度,為美蘇冷戰贏得了新的西方支點,也成為亞洲與美歐溝通的溫和性橋樑,畢竟當時如果通過韓國和日本與美歐溝通,政治壓力外交壓力和輿論壓力都非常巨大。



只有親美一條道路

新加坡的繼續夾縫中生存,目前仍然只有親美一條道路,隨著東盟的團結崛起,馬來印尼等國的民族自強意識高漲,以及美國亞太戰略的重新調整,越南,緬甸等國親美勢力的抬頭,新加坡的話語權,都在逐步下跌,寵愛也在逐漸分散,在這種情況下,如若新加坡扭頭重回亞洲,那麼其此前的外交政策將揹負巨大壓力,如若其走到中立層面,那麼經濟貿易方面將失去優越的美歐支持,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小國只能繼續跟隨美國前進。只不過在美國四處沒朋友的當前,李顯龍的壓力,無疑在亞洲是巨大的。


七師弟

新加坡的國情比較特殊,國土面積狹小,是一個城市國家。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扼馬六甲海峽要衝,而馬六甲海峽又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可以說新加坡的繁榮與發達就是建立在地理位置的基礎上。


新加坡雖然經濟發達,但其並不具備自保能力,因為它是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在馬六甲通道上與周邊國家有利益之爭。再者,這一地區的海盜也時有出沒,所以新加坡需要藉助於外力來保護國家及通道的安全。鑑於美國的強大,當然成了新加坡靠山的首選。

新加坡自建國之初就一直奉行大國平衡外交戰略,一直在區外大國與區內大國之間走“鋼絲”,以此來維護其在東南亞地區的話語權,有時甚至是“小馬拉大車”。但新加坡在骨子裡是親美的,關鍵時刻它的外交天秤就會倒向美國,特別是在近些年。



雖然新加坡並沒有與美國結盟,但其向美國提供海空基地的行為已經說明其態度。當前特朗普有在全球收縮之勢,對此新加坡非常擔心,因為把美國留在這一地區是其外交的核心目標之一。


姜運倉

新加坡不僅是個小國,而且是“城邦國家”,自身實力較弱。有人說新加坡經濟很強,但是,新加坡不是以色列,以色列國土面積有2.5萬平方公里,新加坡只有719平方公里!以色列是戰爭立國,新加坡屬於和平立國,如果發生同等規模的戰爭,以色列能夠發揮除自身的優勢,打敗入侵者,新加坡卻沒有還手之力。

新加坡這類“城邦國家”,最佳策略就是依附於大國,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在新加坡的周圍,能稱得上“大國”的,當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按理來說,新加坡只需要依附於這三個國家即可。但問題在於,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關係很複雜,兩者很難實現互信。同理,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也不能完全互信,都是由於某個特殊的原因。那麼新加坡為何不依附菲律賓?答案也很簡單,菲律賓也不能實現自主,美國長期在背後把持菲律賓。因此,新加坡選擇依附於美國人,成為美國的小弟,這是新加坡最明智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

新加坡所獲得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新加坡雖然很小,但是卻非常爭氣,在經濟方面“一枝獨秀”,讓周圍的大國非常羨慕。如果新加坡不依附於任何大國,而且與周圍的大國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這會帶來什麼後果呢?試想一下,在美國的校園裡,來了個非常瘦弱的土豪,他與所有人都格格不入,這個土豪恐怕會遇到麻煩。校園裡會有人覬覦他的財富,也會趁機給他製造不快,甚至可能合夥打劫,土豪兜裡的錢遲早落入他人之手。土豪最佳的自保策略,並不是刻意迴避這些麻煩,而是尋找這個校園裡的“老大”,請求他給予保護。這個“老大”就是美國人,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或者菲律賓,他們有能力欺負新加坡,但是他們都害怕美國人,也就不敢再欺負新加坡。新加坡可以說一句“後面有大哥罩著,你們看著辦!”

事實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這四個國家都被美國罩著,雖然菲律賓現在準備脫離美國的圈子,可想要完全擺脫美國的控制,還是比較難的。因此,新加坡既有美國大哥保護,周邊的大國也長期受制於美國人,即使有矛盾,也不會引發戰禍。假如新加坡脫離了美國的體系,和美國徹底翻臉,恐怕不用等美國動手,周邊的國家就可以直接幹掉新加坡。剛才說到,新加坡不是以色列,以色列具有不可替代性。在過去,以色列周邊的國家長期反美,美國也只能拼命支持以色列。對於美國來說,投資以色列,是個百分之百賺錢的生意,只要中東局勢不能被美國完全掌控,以色列就不會貶值。可是在美國人眼中,新加坡是可以被替代的,如果新加坡翻臉了,美國可以支持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這個小弟完全可以不要。

這就屬於造化弄人,以色列時刻面臨亡國之危,一刻也不能鬆懈。以色列雖然建成了發達國家,人均GDP也達到3.6萬美金,可是以色列周邊環境實在太惡劣,限制了以色列的發展。如果以色列和新加坡一樣,周邊沒有敵國,而且還有美國人罩著,以色列人的命運也就徹底改寫了。


圖維坦

新加坡的外交戰略在小國中是非常典型的。用一個形象化的描述來說就是:做一隻跟在大白鯊旁邊的帶毒的小蝦。具體怎麼理解呢?

首先,新加坡是一個小國,而且還扼守馬六甲海峽這個國際戰略水道。這一個條件就給新加坡一好一壞兩個現實:它的位置是那麼重要,很容易被大國控制;但也恰恰如此,這也是它吸引大國最好的砝碼。

其次,遠交近攻這個策略雖然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但是它從來沒有過時。很多人不理解,認為現在還談遠交近攻是不是太老土了。但是在國際關係中,這一點絲毫不過時,問題就是如何選擇和運用。新加坡是如此,越南同樣如此。對於一個身邊有一個大國的現實(新加坡實際上是兩個,西邊還有一個印度),小國最好的策略就是將區域外大國拉進來,互相制衡。自己則可以左右逢源。當然前提是你的有大國看得上的條件。對於新加坡來說,美國就是這個可以被拉進來最好的選擇。越南選擇的是蘇聯,蘇聯解體後則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選擇。

此外,新加坡自身也在加強國防建設。由於他的國土狹小,他的空軍訓練基本上是在美國完成的。

總的來說,新加坡和美國的關係,是基於新加坡自身的現實條件和對小國最有利的外交原則而形成的。


地緣分析君

在接受美國新聞頻道CNBC2017年十月份的採訪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美國和新加坡是一個非常良好的關係,它基於世界和地區的基本戰略一致性,以及多年來在經濟領域的深入合作,貿易,投資,防務和安全的暢通。“

李顯龍也強調了亞洲對美國的重要性,美國應該加深同亞洲的關係,繼續為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